“危机补偿”机制效用
2007-12-29张经纬
人民论坛 2007年22期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hGoncq3cgcqdMKy3eCCFuw.webp)
上世纪50年代前半期,受国内外诸因素的影响,日本政坛经过保守和革新两种势力分化组合形成了自民党与社会党两党对立的“55年体制”。社会党代表劳工阶层的利益,自民党代表新企业家阶层的利益。在整个60年代,自民党与社会党的激烈对抗成为国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一时期日本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征。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多党化时代,五、六个政党同时并存,对自民党执政形成新的牵制和威胁。特别是田中角荣搞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社会、共产等在野政党的激烈批评引起了选民的共鸣。1973年的石油危机又导致了物价飞涨,使田中政权雪上加霜,抗议和罢工风潮此起彼伏。尽管政府采取了《稳定国民生活紧急措施法》,但到1974年初物价仍然大幅攀升。
经历过战争灾难的日本劳工阶层,一方面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希望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政策激进引起社会不安定或者经济发展提高不了生活质量都将引起他们的反感,这就是战后经济快速成长期百姓的普遍心态,对此谁把握得准确、谁应对得得当,谁就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支持率、赢得了执政资格。劳工阶层要求提高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春斗”和“秋斗”风起云涌,如何应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朝野各党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危机补偿”机制就是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这个机制简单地说就是在相关劳工政党未组阁、入阁的情况下,这个富人俱乐部政党主动出台一些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的分配政策,以换取选票和支持率,化解政治危机,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自民党必须谨慎处理分配性冲突,由此开始了日本的“福利时代”,日本的政局和社会也转趋稳定。1973年日本开始实施诸如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对昂贵医疗服务实行补贴、将自雇阶层的医疗保险从50%提高到70%、将养老金从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0%提高到43%等政策。7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保障支出占GNP的比重上升更快,虽然就绝对水平而言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相比仍然偏低,但由于日本更多地是通过初次分配促进平等,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收入分配是最平等的国家之一。
自民党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顺应普通国民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把左翼政党代表低收入群体说的话变成自己要办的事,既缓和了来自民众的社会压力,也打压了左翼政党的权力要求,民众从分配政策得到了实惠,自民党从分配政策得到了选票,这就是“危机补偿”机制的结果。(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