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也是一种压力
2007-12-29童馨儿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7年3期
周五的英语口语课上,当老师第三次提问陈晓明时,许多同学开始在下面讲起了小话,还发出不怀好意的嘘嘘声。陈晓明惶恐不安地站起来,圆满地回答了问题,再一次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可他的脸上丝毫没有喜悦的表情,反而十分不安,坐在椅子上始终不敢抬头。
下课的时候,陈晓明从抽屉中取出水杯喝水,冷不防一个男生故意跑过来,哗地一下把陈晓明的水杯撞到了地上,水倒了一地,陈晓明的衣服也被淋湿了。陈晓明愤怒地抬起头来,那男生装作歉意地说,呀,不好意思,一个没小心。不过晓明同学是个十分优秀的好学生,肯定不会为这种小事情生气的啦。周围的同学见状,都在一旁暗自嘻笑。
陈晓明低下头,默默地拾起了水杯。又撕了张纸,默默地擦拭衣服。
陈晓明是这个学期刚转到这所中学的这个重点班来的。班上优秀学生很多,但陈晓明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占住了前三名的位子。这样的好成绩让各科任老师发自内心地对他表示欣赏与疼爱,但同时也为他招来了许多同学的忌恨与冷落。而他不善言辞,对同学的蓄意冷落只懂得默默承受,不知如何改变。
陈晓明从小跟随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童年过得很是孤单,爷爷奶奶的话少,他也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见到生人就脸红,一句话憋很久也说不出口。一进城,陈晓明就被城市的广阔新奇吸引了,他心里很是兴奋,但始料未及的是,同学们对他这个插班生似乎非常排斥。他很伤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不愿与他们发生争执,尽量避免与他们交谈,哪怕在上学的路上偶遇,他也会逃也似的避开。他以为这样就会息事宁人,却没想到,他的这些行为,反而让同学们觉得他既骄傲又清高,更加疏远了他。
老师对此一无所知,尤其是班主任,对这个优秀的学生十分宠爱,不仅让他担任了班长一职,还有意无意地在一些事上对他网开一面。比如大扫除时让他去准备演讲稿;体育课时抽他去练习英语口语……他很感激老师,但他更清晰地感觉到了来自同学们的不满。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练习本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找不着,硬起头皮问身边的同学,同学冷淡地说,没看见。结果他一转身,发现练习本就躺在一米之外的地上,一个同学走过去正好踩在本子上。瞬间,他所有的委屈都爆发了,他冲上去抓住那同学的衣领,两个人恶狠狠地扭打在一块。
老师闻讯赶来时,同学衣服被扯坏,十分委屈地哭了。老师呵斥那位同学,不好好学习,就知道打架。同学不敢哭了,抬起头来,怨毒地瞪了他一眼。
他觉得很孤单,突然不愿意去上学了。他害怕去学校,他害怕同学们冷漠的眼神。他一直在网吧里呆到天黑。傍晚回到家里,才走到楼下,就看到焦急的父母和班主任正在等待他的归来。一看到他,母亲忍不住就哭了起来,晓明,你跑哪去了,你让我们急死了。父亲跟着吼道,书你不好好读,野哪儿去了?啊?
他突然嚷起来,我不想上学!我不愿意去学校!我讨厌他们!讨厌他们!他冲进自己的房里,砰地关上了房门!
陈晓明呆呆地坐在桌子前,心里真想大哭一场,他自己也知道,这样的逃避不是办法,他不能就此中止自己的学业,可是,面对如此情形,他该如何是好呢。
心理解析:
晓明性格内向,从小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障碍,面对新的人际关系他更是束手无策,老师的宠爱成了他难以负荷的重担,来自同学们的冷淡让他对上学产生了恐惧感。
支招:
1. 主动与同学交谈,真诚袒露自己的心扉。热诚帮助同学,也试着请同学给予你帮助,适当的时候扮演“弱者”的角色,建立良好的互助友爱关系。
2. 多参加集体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3. 放松心情,学会微笑,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