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品与文品

2007-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7年4期

  历史是人创造的,回看历史长河中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能给今天的我们很多的启迪。
  
  常言道:“文如其人。”意思是一个人的人品和文品是对应的,文品好人品就好。但实际上人品与文品大相径庭的人很多。比方说,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就是其中一位。
  司马相如初入仕途时曾任武骑常侍,也就是陪着汉景帝打猎的武官,一直也没有什么升迁的机会。当时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权倾朝野,在窦太后的支持下甚至还是问鼎储君之位的重要人选,于是司马相如找了个机会称病辞官,改投梁王做了个门客,写下成名之作《子虚赋》,此赋文采壮丽,只是究其底细,其实是在为梁王的“帝王气象”歌功颂德。
  司马相如虽然一赋成名,但随从梁王的这次政治投机却以失败告终。梁王最终在储位之争中败北并且暴病身亡,司马相如一无所得,只好返回蜀地故里。临邛县令王吉见他贫无生计,就邀他到临邛生活。
  临邛首富卓王孙请司马相如来自己家赴宴。司马相如端足架子,宴席酒菜上齐还不肯出现,直到县令亲自去接才“勉为其难”地隆重登场。他穿了县令提供的全套高级服装骑着县令提供的车马,引来一片称羡之声。
  酒至半酣,众人请司马相如弹奏一曲,一番推辞再请之后,司马相如才出手,将一曲《凤求凰》弹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事实上,司马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有个新寡的漂亮女儿叫文君,因此他这天的好装备可不是无故带上的,好曲子也不是白弹的。
  果然,卓文君立即对司马相如芳心暗许。司马相如遂重贿卓府奴婢,向卓文君示意。卓文君当夜就和他私奔回了成都老家。
  巨富大小姐卓文君到了成都才知道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的实际情况,当然大为失望。更糟的是卓王孙正为女儿私奔怒火中烧,跳脚曰:“这个丢人的丫头,我不忍心杀了她就是好的,给嫁妆门都没有!”
  司马相如虽然成功地煮熟了这锅饭,却没能得到卓家分毫财产,当然也大大失望。于是他与卓文君计议停当后又返回了临邛。到临邛之后,司马相如买了一间小酒馆,让卓文君当垆卖酒做起了酒家女。卓家大小姐卖酒,顿时成了临邛的头版头条。卓王孙颜面尽失,气得成天躲在家里不敢出去。终于迫不得已拿出了一笔丰厚嫁妆:僮百人、钱百万。将女儿女婿打发回了成都。
  靠卓文君的嫁妆当上富翁后,司马相如的好运气也接踵而至。汉武帝少年即位,偶然看到了司马相如的成名作《子虚赋》,顿时心向往之,当即召进京城,官拜中郎将。
  司马相如韬略出众,出使西南时政绩不凡,很得武帝赏识。卓王孙也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不再责怪司马相如当年拐骗女儿,而且立即“痛改前非”,将家产重新分配,卓文君得到了和兄弟一样丰厚的份额。
  司马相如以其文才政绩,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相当地位,不过既能引诱女子私奔,又能逼岳父给嫁妆,当然从政起来也不会是纯白无瑕。几年后就有人告发说他收受贿赂,于是被撤职闲居了一年才又被重新起用。吃了这次亏以后,他也懒得与公卿们过多来往,经常称病闲居。但文章倒是越写越好,他给失宠的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写了著名的《长门赋》。
  不过司马相如虽然劝别人夫妻和好,自己却常有二心。他一心想纳一名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是什么人啊,当初既敢私奔,又不顾一切当垆卖酒逼父亲就范,个性之强可以想象。她得知消息,虽然伤心态度却极坚决,写了一篇《白头吟》给司马相如:“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据说,司马相如看了此诗非常感动,立即打消纳妾的念头与卓文君和好如初。不过事实上,我们看懂这篇诗歌后就能明白,司马相如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回心转意,是因为卓文君的意思很明白:你要是起了二心,我绝不委曲求全,立马离婚。你是个大男人,当然也不在乎钱财——司马家的钱财都来自于卓氏,离了婚那些钱也与司马无关了。
  与司马相如类似的人后世还有一位元稹,元大才子也是文采斐然,但是人品比司马相如还糟。《莺莺传》是他的大作,里面假托张生崔莺莺之名,其实讲的就是他自己的事。张生崔莺莺并没有像《西厢记》所说的那样终成夫妻,而是男方在功成名就后便抛弃了女方,元稹甚至还夸赞说这是因为“张生”明白莺莺是个诱惑人的红颜祸水,因而痛改前非。实在是让人无语之至。其实原因很简单,唐朝重视门第,元稹为自己的功名考量,抛弃了“莺莺”,向士家大族求婚联姻了。
  元稹常写诗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光看诗实在很容易让人泪下如雨。可事实却是元稹在妻子重病期间便与名妓薛涛、刘采春诗词唱和,订下终身了。当然,薛涛和刘采春也被他涮了,妻子死后,元稹仍然继续联姻大族世家,留给涛、春的,只有几篇游戏之作而已。
  南唐时冯延巳可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词人,在中国词史上有相当地位,可惜此君人品也与文品不成比例,溜须拍马打击异己贪污害民,与其他四名权奸合称“南唐五鬼”。
  文品和人品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协调。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