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馈效应

2007-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7年7期

  我们总想知道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到底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也许,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他的方法,也许并不一定适合你。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也许我们还是需要重新回到大家都适用的那些老方式里。
  心理学家罗西博士和亨利博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第一组学生的测验结果每天都会告知学生,第二组学生的测验结果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个星期。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仍旧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个星期。
  结果,除了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展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后来,又有一位心理学家布朗做了类似的实验,他的结果与上面的实验相同,不过他又补充了一点就是,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
  反馈原理其实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作“反馈效应”。
  反馈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地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有一套习题集是附有答案的,我们一边做题,一边核对答案,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我们做错的题目,从而印象深刻。相反,对于那些做对的题目,我们也会更加有自信。
  不过,我们都知道,分数只是一次测验的结果,并不能永远代表你的水平,所以,如果一次成绩很差,不要丧失信心,如果取得了高分,也不要骄傲。反馈效应是让我们见到我们的不足与优势,从而加以修补与发扬,而不是让我们止步于此。
  
  编辑 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