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水携黄金“出逃”

2007-12-29王小伟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8期

  金,因为具有不易受到空气和水作用的极强的稳定性而广受青睐,先是被当作流通的货币,后又成为富贵、美丽和地位的象征,就一个国家而言,黄金储量也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金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而且绝大部分与其他物质掺杂在一起,因此不易获得。那么人工方法能否获取珍贵的黄金呢?数千年前就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了。17世纪时,练金术士利用锌元素置换出黄金,后来化学家又开始用氰化钠提纯黄金,包括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化学制取黄金的尝试。
  可是保存黄金更不容易。有一种化学溶剂叫王水,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3比1的严格比例配制的混合物,氧化能力极强,被称为酸中之王。硝酸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氧化剂,它可以溶解极微量的金,而盐酸则可以与溶液中的金离子反应,形成氯化金,使金离子离开溶液,这样硝酸就可以进一步溶解金了。
  以后可要对自己昂贵的金铂饰物当心了!由于金和铂能溶解于王水中,人们的金铂首饰在清洗时,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加工商用这种方法偷取,损害消费者的利益。2005年5月,山东淄博的一位女士将戴旧了的金戒指拿到一家首饰加工店整形,加工商承诺不仅将戒指整好,还免费清洗。几天后拿回家一测,这位女士却发现原来6.1克的戒指只剩下5.2克了,加工商便是利用了“王水剥金”的手段,将0.9克黄金偷走了。
  不过,王水携黄金“出逃”这个化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也并非都是坏事。玻尔曾利用它保住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1943年9月的一天,丹麦的反法西斯组织派人告诉玻尔一个紧急的消息:德国法西斯准备对他下手了!玻尔赶快收拾行装躲避。在收拾行李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他在1922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如果藏在身上带走,命运将相当危险;而如果丢下奖章,那它又很可能落入法西斯之手。焦急中的玻尔把眼光落在了一个试剂瓶上,他把金质的奖章小心地放入“试剂瓶”里,奖章便慢慢消失了。然后,他把这个珍贵的瓶子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离开了祖国。战争结束后,玻尔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个小瓶子还在那里。于是,他拿起一块铜轻轻放入瓶内,铜块慢慢变小,奇怪的是,瓶子里出现了一块黄金!玻尔把它重新铸成奖章,熠熠生辉!
  试剂瓶内装的正是王水。奖章放到里面的时候,王水将金奖章溶化了;而放入铜块以后,铜又把金置换出来。玻尔就是利用了化学上的置换反应。
  
  编辑/孙栎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