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奴如虎

2007-12-29杨晓鹤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8期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名篇《永遇乐》词云:“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就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他率兵北伐,灭掉鲜卑族所建立的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刘裕的另一大成就,是使司马氏“禅让”给他。
  刘裕跟刘备一样,苦出身,但血统高贵,从小有大志,并且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年代。他在镇压孙恩、卢循义军的过程中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楚王桓玄打算篡取帝位,派人打探各方口风,刘裕很谦逊地回答说:“楚王勋德盖世,取代微弱的晋室正是民心所向,有何不可呢!”因此桓玄篡位后没对刘裕下手。哪知刘裕早已暗中策划铲除桓氏,他的盟友包括何无忌、刘毅、孟昶、檀凭之、诸葛长民等人。
  灭掉桓氏之后,晋安帝给刘裕升官,刘裕却说什么也不干,表示要回老家去过低调的生活,安帝动员诸多大臣敦劝,又亲自跑到刘宅慰问,刘裕这才接受任命。一年后同样的场景再度出现。等刘裕北伐成功,灭掉南燕慕容氏之后,“百僚敦劝”的煽情戏更成了保留节目,时不时就要搬演一回。
  与此同时,最早的那帮铁杆盟友情况发生了变化,何无忌、孟昶等人或者败死,或者自杀,幸存下来的刘毅、诸葛长民等人对刘裕的不满则激化了:一起流血流汗,功劳凭什么都算到你一个人头上?刘毅自恃功高,又有不少人支持,言行不免骄狂。刘裕不动声色地先把刘毅的重要党羽拿下,然后打着天子的旗号前去讨伐,尽诛刘毅及其同党。他又放出话来,说诸葛长民一贯贪淫骄横。诸葛长民对左右说:“杀掉彭越之后,就轮到韩信啦,大祸将至啊。”他非常不谦虚,把自己比作韩信,这让刘裕很不高兴。他把诸葛长民找来谈话,许多话是以前不可能跟诸葛长民讲的。诸葛长民放下心来,高高兴兴打算回家,这会儿早已埋伏在后面的丁旿等人跑出来,把他一顿暴打,当场致死。丁旿是个非常骁勇的大力士,所以当时流传一句话:“勿跋扈,付丁旿。”意思是,千万不能骄横跋扈呀,要不然落到丁旿手里,那就有你的好果子吃了。
  刘裕怀疑宗室司马休之也是不谦逊分子,先把他侄子谯王抓起来,让他处理。休之请求废掉谯王,刘裕不干,将谯王和休之的儿子下狱赐死,然后又打着天子旗号前往讨伐。他写密信给司马休之手下的韩延之说:“我把人交给休之处理,是希望他能表现出‘公正’,可是他竟然一点儿不谦逊、不惭愧,想放过亲戚,这真是天地不容。我受命西讨,目的只是他们父子。你们这些人要想清楚自己的选择,否则大军一到,刀锋是不长眼睛的。”韩延之回信说:“承蒙您亲率戎马前来教育我们,可我们实在不知您的来意。看了这封信,才知道一点原委。谯王因小事被抓,都上表要求废除王位了,然而您还嫌他们不‘谦逊’!这只能说是‘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想不到‘谦逊’的刘公居然是这样一个人,天地所不容的,在彼不在此啊!”刘裕看后叹息一番,仍然率众进讨,休之只得逃到羌地去。
  既然跋扈的、骄横的、张狂的都死的死、逃的逃了,剩下来独享胜利果实的当然只有一个最谦逊的刘裕。晋安帝越是要给他升官,他就越是推辞,安帝没办法,就只好封他更大的官,于是刘裕就在不断的推让中做了相国、宋公,受九锡之命。安帝死后,恭帝即位,进刘裕之爵为宋王,过了一年多,想再升他的官时,发现已没有更大的官可给,只好下诏禅位,并解释说:“灭掉桓玄之时帝位就该是刘公的,他太谦虚了,才让我们司马家又多坐了近二十年的江山。今日之事,我心甘情愿。”刘裕这次当然更要展示美德,多次推让,但晋恭帝已搬回原来的琅琊王府,群臣又一起上表苦苦劝进,他怎么推得掉呢?
  刘裕登基后,封晋恭帝为零陵王,第二年九月这位前皇帝去世。晋帝终于让出位子之后,估计心里会有一阵真正的轻松,跟这么谦逊的人演这么漫长的戏,挺累的。
  
  编辑/孙栎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