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如一家
2007-12-29五丁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8期
宋开国宰相、首席谋臣赵普与宋太祖一家关系密切。按《宋史》的说法,简直就是亲如一家,古今罕见。甚至可以说,对赵匡胤兄弟而言,赵普“比亲人还要亲”。
在赵匡胤还未露出帝王气象时,赵普就认识他。陈桥兵变那天,赵普与赵光义代表众人去见“醉卧”的赵匡胤,人们认为他和赵光义“先知其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赵普显然都是赵匡胤一家最好的同谋。事成之后,赵普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职位不算高,但他实际的职权跟范质、王溥、魏仁浦几位宰相差不多。后来范质等人知趣地“让贤”,把位子让给赵普等宋太祖的心腹文臣,宋太祖立刻就“嘉纳之”。个性强悍的赵普能够在替补席上安安静静坐好几年,自然因为他跟宋太祖心照不宣:反正这位子也跑不出手掌心,早两年晚两年又有何妨?
赵普“既拜相,上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宋太祖、宋太宗兄弟遇大事,都很重视他的意见,因为赵普绝对是站在他们利益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两兄弟联袂雪夜访赵普,“烤肉论天下”,传为佳话。但赵普并不只拣好听的话来讲,他也经常提一些不那么好听的、甚至很刺耳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皆不可令主兵”,宋太祖起初不以为然,赵普就提醒他,倘若这几位也上演“黄袍加身”,该怎么办?宋太祖立刻就下了决心。宋太祖又打算任命符彦卿掌管军队,赵普苦苦劝谏,宋太祖不听:“我对彦卿那么好,他岂能负我?”赵普便顶了他一句:“周世宗对陛下您好不好?您对周世宗又怎么样?”把宋太祖噎得够呛。换了别人,岂敢这样直言不讳?
君臣两人的对话经常是这种风格:赵匡胤当皇帝后,赵普还老拿他没发迹时的不足之处说事,宋太祖不服气:“我们当时不都是一副土包子模样吗?要是那会儿我们就真有天子、宰相之相,人人都会找上门来,还用得着如此费力地打天下?”宋太祖觉得赵普学问有欠缺,就劝他多读书。这种谈话,确实更像亲人之间的唠叨。
宋太祖还经常半认真地拿赵普是个文弱书生这一点打趣。李筠联合北汉反叛,宋太祖亲自征讨,命赵普、吕余庆留守京师。赵普表示要随从出征,宋太祖笑道:“你这种体格,穿上盔甲能承受得住吗?还是老老实实留守吧。”有一回宋太祖突然造访赵普府第,正好吴越王钱俶派人送信和礼物,还未来得及收起。宋太祖看见,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是 “海物十瓶”,宋太祖说:“钱俶送来的海物,一定很好。”命人打开,结果发现瓶里装的全是瓜子金。赵普很紧张,赶紧声明自己并不知情。宋太祖倒没太在意,开玩笑说:“没事,你收起来吧。他还以为国家大事都是你这个书生说了算呢。”
虽然总的来说赵普对宋太祖忠心耿耿,但以权谋私,给自己捞好处的事他也做了不少,收受钱俶贿赂不过是其中之一,连私自侵占皇家菜地扩建住宅这样的事他都干过。这些事宋太祖不是不知道,但大都不加理会,对他极为宽容。
编辑/孙栎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