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鸽
2007-12-29小白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8期
1914年9月1日下午1时,一只老鸟——玛瑟终于结束了它那漫长而孤单的一生,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千上万人丧失了生命,与此相比,这只老鸟的死显得无足轻重——本来也应该无足轻重。然而这件事却永远无法让人轻松地忘记,因为玛瑟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曾经遍布北美洲的总数达50亿的旅鸽。
如果不论是非,人类消灭旅鸽的故事完全可以列入人类最伟大的功业之一。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旅鸽数量之多,令每个见过它们的人震惊不已,令听说它们的人无法想象。在那些探险者、鸟类学家、小镇居民的叙述中,旅鸽迁徙的景象是壮观甚至可怕的。鸽群无边无际,遮天蔽日,当它们飞过时,城镇笼罩在黑暗之中,鸟类学家奥杜宾记载过:“整个天空都是鸽子。正午的太阳被遮住了,好像发生了日食。”鸽群全部飞过整整用了两天时间,其壮观和优美令这位目击者深感震撼。数亿只旅鸽一起振翅飞翔发出巨大的轰响如同打雷,而鸟粪像雪片一样纷纷飘落,弄得到处一片灰白。
新大陆的移民们一直在食用这种鸟。17世纪,人们甚至靠它度过了饥荒。它们太多了,来得又太容易,(有人写道,当鸽群飞过时,你随便往天上开一枪就会掉下几只鸽子。)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不大捞一把。有些人成了职业猎鸽者,追着鸽群边跑边打。更多的人充当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旅鸽迁移所到之处,人们都陶醉在杀戮的狂欢之中。人们创造了各种捕杀方法:枪打、拉网、立竿,无奇不有。猎杀的成果是惊人的,每年杀掉了1亿多只鸽子。有人曾吹嘘一天之内杀死一万多只旅鸽。这种杀戮几乎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人们无法处理堆积如山的鸽尸,就用它们来喂猪。
没有人认为这样滥杀会导致旅鸽灭绝,他们说什么也减少不了这种鸟的数量,或者说,一切都来得及。在旅鸽没有明显稀少时,为什么要改变我们的猎食方式和娱乐方式呢?
也许只是滥杀确实不足以令旅鸽灭绝,可是森林的减少却是致命的釜底抽薪。当人们发现旅鸽真的明显减少时,一切都已晚了。鸽子们似乎已经厌倦了无生趣的性命,对人类星星点点的保护和帮助丝毫不感兴趣。人工培育的努力完全失败。与此同时,零零落落的野鸽群还是伴随着零零落落的枪声。1900年,俄亥俄州最后一只旅鸽被猎杀。1904年,缅因州杀死了它最后的鸽子。1907年,加拿大魁北克得到了杀死最后一只野外生存的旅鸽的“殊荣”——到此杀戮总算告终了。
灭绝一个物种是一件大事,其直接和间接影响永远也无法确知。对于宇宙来说,生命的生生灭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有无数的物种灭绝了,现存的以及还未出现的物种也终将在某个时候灭绝。但“上帝给予,上帝收回”是一回事,断送在人类自己手里是另一回事,特别是50亿这么个大数目。
人们一直在猜测是什么样的天灾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可是100年前旅鸽的灭绝却是人类自己不借助任何外力独立完成的。这无疑证明了人类的伟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类的别的什么。我们几乎已经可以做到任何事,可是我们对不该做哪些事心中无数。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写过一种有趣的想法:世界位于某个交界点上,一步迈过,一切都将化为疯狂,酒杯稍加一点就会满溢,也许只需一滴;也许多一辆车,多一个人,多一个分贝……总有一个数量界线是我们不能越过的,可是没有人把关,甚至没有人意识到界线的存在。
自然就是这样,你可以无休尽地索取,杀戮,它一声不吭地忍受着,不会给你一点提醒与警告,一旦你越过了那条线,它就会在你面前土崩瓦解,让你根本没有机会忏悔和补救。
生命就是悬在这一根细线上:界线这边是50亿,那边是零。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