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的荣誉
2007-12-29刘念龙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11期
脖子的诞生,和动物的登陆过程基本是同步的,直到两栖动物才开始具有了脖子的雏形。动物登陆后,肺代替了鳃。肺和鳃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鳃可以直接暴露在水中,肺却要藏在身体深处。既然肺藏于胸腔中,而呼吸道的末端在头部,那么两者之间那漫长的呼吸道则被一些皮肤和肌肉包裹起来,由骨头支持。
于是,地球上的首个脖子就这么诞生了。它的主人是一只青蛙。
青蛙身上的脖子只不过是一个雏形而已,不仅超短,而且只有一块颈椎。纵然如此不起眼,但这条丑陋的脖子已经给了青蛙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能力。当然,如果它们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还需要依靠整个身体的运动。
爬行动物开始拥有了功能完善、形态各异的脖子,并且在背部都有一条由多个颈椎构成的支柱,颈椎之间由半活动的关节相连。恐龙们正是借助这个灵巧至极的脖子在陆地上疯狂地拓展地盘。因为头部能灵活摆动,它们可以捕食个头比自己大很多的猎物,可以取食高处的树叶,甚至可以在飞翔时保持头部平衡。
在恐龙的霸业中,脖子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爬行动物时期的脖子,已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让人满意了。即便如此,恐龙大家族还是没能敌得过自然的洗礼。除了那些缩小了身段的委曲求全者之外,恐龙们后来要么进化成鸟类,要么就只能在地层中熟睡N年后成为博物馆中供人“哇”的对象。不过,鸟儿们的活动范围更大,脖子也比恐龙的更为灵活,比如猫头鹰的脖子甚至可以旋转270度。
脖子在鸟类拥有飞行本领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鸟儿想拿到飞行执照,至少得满足一个条件:头要伸直。别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只有骨骼强健、肌肉发达的脖子才能经受得住地心引力的千锤百炼。这就是人们会喜欢吃鸭脖子的原因。
长颈鹿的脖子除了能让它们吃到高处的树叶,还是战斗的武器,雄性们在争夺配偶时会拿来撞击情敌。但给高高在上的脑袋也带来了难题:血液供应。长颈鹿的血压必须比其他哺乳动物高几倍才能把血液从心脏泵上脑袋,而同样的血压也会作用于腿部的,所以长颈鹿腿部必须用厚重的皮肤包裹才能防止血管破裂,这就是它们长美腿的生物学基础。
长颈鹿凭借修长细脖,完全可以成为动物界的美者。人类也没闲着,不过主角换成了女性,她们会毫不犹豫地尝试套上各式项圈。自然界的生灵们则要功利得多,比如鬣狗的脖颈背部长有长鬃,在遇到敌害或同类竞争者时会悚然而立,使自己身形显得更为庞大,虚张声势,吓退强敌。另外,在一些鸟类的求偶行为中,脖子的色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现在我们知道生命的控制中枢其实位于脑干的部分,也就是后脑勺下方的位置,在这里有呼吸、心跳和肠胃蠕动的控制中枢,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而生命基本中枢同身体其他部位的联系莫不通过脖颈来进行。所以说,在自然史中,脖子是无名英雄,不过现在或许我们应该称呼它为生命的快车道。这份荣誉,是它们应得的。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