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家与发明

2007-12-29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11期

  古往今来,不少作家也是发明家,作家的发明,与纯粹的科学家的发明有所不同,纯粹的科学家,更注重迎接智力挑战的激情,而作家的发明常常体现一种浪漫又务实的生活热情。
  唐代才女薛涛,是一位最有争议的诗人,因为她才貌双全,且曾是官妓之身。
  她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居住时,用乐山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用井水再掺以云母粉,制成一种红色信笺,哄动一时,文人们都以得到“薛涛笺”为荣,而大诗人元稹大概是收到“薛涛笺”最多的。
  薛涛42岁时与比她小10岁的元稹发生“姐弟恋”,后来元稹离开薛涛,不断另觅新欢,薛涛却痴情不改给他寄去“薛涛笺”,在她《寄旧诗与元微之》一诗中,就有“长教碧玉深藏处,总向红笺写自随”的表白。
  可惜“薛涛笺”的制法早已失传,只留下一段风流雅韵让人追想。
  如果说唐代的薛涛是很有“小资情调”的女诗人,那么清代的李渔则是一位“小资情调”泛滥的男作家。
  李渔发明过一种“花床”,他在床柱上钉三脚架,设托板,板上春供兰花,夏设芙蓉,秋放海棠,冬置蜡梅,缺花时就放龙涎香、佛手与木瓜、香楠。他要“花香入梦”,说在将醒未醒之时,“忽嗅蜡梅之香,咽喉齿颊尽带幽芬,似从脏腑中出,不觉身轻欲举。”
  李渔的《闲情偶记》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而且相当超前,比如他发明一种神奇的暖椅供冬天使用,这种暖椅集读书、写作、睡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而且相当节能,让身子暖和一整天,也只需要小炭四块;而到了夏天他则发明了一种凉杌,他让木匠做了个长方形的柜子,四周的缝隙都以“油灰嵌之”,防止了漏水之后,灌进冰凉的井水,再盖上薄瓦(薄瓦以江西、福建生产的为佳),坐上去,“其冷如冰,热复换水”,这样,一种类似空调的凳子就诞生了。
  李渔苦于冬天在外上厕所的不便,曾发明过一种室内厕所,“当于书室之旁,穴墙为孔,嵌以小竹,便遗在内而流于外,秽气罔闻,有若未尝溺者,无论阴晴寒暑,可以不出户庭。”这种发明,说简单也特别简单,但是关键是在这之前,在自己住的房子里大、小便,是所谓的“正人君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当然就更谈不上实施了,这样,也只有像李渔这样的离经叛道者才敢想敢做。
  李渔擅长设计,他曾在客厅周围画满山水、树木、花草,然后在画上的松树枝上(实是墙壁)上凿出小孔,插入铁架和拳曲的树枝,铁架上养鹦鹉,树枝中蓄画眉,来访的客人起初把鹦鹉、画眉当作画中之鸟,待鹦鹉、画眉飞动鸣叫时,他们无不“色变神飞,诧为仙笔,抵掌叫绝”。
  现代作家林语堂曾经十分欣赏李渔对窗子的设计,他曾评价“李氏(李渔)的发明中,在我看来,当以窗户的制法最为杰出”。
  从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一书来看,他的浪漫不输李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更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家。上世纪40年代他发明了中文打字机,却让他差点倾家荡产。
  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说她父亲“自从23岁起就梦想发明一架人人无须受训练就会打的中文打字机”。为了这个梦想,林语堂动用了几万美元的积蓄,但仍不够,向他的出版商赛珍珠借钱,结果却被一口回绝,林语堂与赛珍珠绝交后向银行贷款,又向朋友借钱,总共花费12万美元,才生产出他的“明快打字机”。
  因为战乱频繁,没有一家公司肯投产,而这架耗尽林语堂几十年心血的打字机,在搬迁过程竟被不识货的人当垃圾丢掉了。
  但30年后,计算机时代开始,林语堂研发的“上下形检字法”和键盘,被台湾神通公司采用为计算机输入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林语堂也可以算是今天计算机中文输入法的老前辈了。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林语堂的这种“异想天开”不理解,说如果把发明打字机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创作,不知又可以写出几部文学名著了。
  编辑/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