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大代表配“秘书”有利有弊

2007-12-29张镇强

人大研究 2007年11期

  据《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6月2日转《新京报》报道,2002年底,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正式运作,包括敖建南在内的5名业委会主任、副主任成了人大代表联络员。他们发挥着人大代表助手和秘书的作用。这是南山街道为解决人大代表不能专职而推出的一个创举。
  对于南山街道的举措,算不算创举,尚不宜过早定论。街道用意不坏,想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但还需要仔细权衡其利弊,分析其得失。
  此举的好处可能有二:一可加宽加大人大代表的工作面、工作量,提高效率,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方便选民表达意愿和要求;二可促进代表参政、议政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人大的整体水平。因为秘书或助理应由具有较高文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的人担任。
  但其弊端也可能更多,甚至上述两个好处也可能成为弊端之源。(1)配备秘书或助理,可能让代表产生过多依赖思想,疏于亲自问政,更少接触选民,只当秘书助理的传声筒,会出现更多名义上的人大代表。(2)由于过多依赖秘书助手的汇报和传递信息,代表无法更多地了解民间实情和选民的真实声音,参政议政会缺乏坚实的基础,不利于真实地反映民意和制定符合民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3)秘书或助理的政治忠诚度难以把握,难以防止他们利用职务搞虚假汇报和权钱交易,或架空人大代表特别是工农成分的代表,使人大代表这一职务变质,既害己,又害代表,更害国家和选民。(4)设秘书或助理,在相当程度上等于由他们代行人大代表职权,会在政界产生一大批新的“政治掮客”,形成新的政治利益集团来搅乱政局,使政治变得更复杂。(5)此举会大大增加公务开支。全国的人大代表总数,从中央到乡镇应该不下几万或十几万人,若普遍设助手,就会增加至少一倍以上的人员,不知要增加多少纳税人的钱。有专家提出,这些人的开支究竟由国家出还是人大代表出是个大问题。
  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南山此举弊大于利,不宜在全国推广。即使要推广,也应广泛征求民意,首先由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运行。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