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与激趣
2007-12-29黄毅
中国教师 2007年1期
新课程呼唤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因素犹如一颗颗珍珠蕴藏于化学新教材这块园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挖掘新教材中的文化艺术因素,联系实际,因材施教,采用巧引、激趣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很好。
巧用古诗,书写方程式
高中生对古诗都有一定的了解,巧妙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讲解和记忆有关化学方程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熟记这些方程式。如:
1.在讲述CaCO、CaO、Ca(OH)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我运用明代大政治家于谦著名的《石灰吟》讲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从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角度来分析。“千锤万凿”是艰辛采掘石灰石矿的真实写照,“烈火焚烧”是坚硬的石灰石锻烧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前提条件,“粉骨碎身”是泡制熟石灰,同时放出大量热量的真实描写,“要留清白”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生动写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在讲述用还原剂还原氧化铁冶炼生铁时,我联系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秋浦歌》进行讲解。“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我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研究,“炉火为什么会照亮天地?”这是因为炭和炉内的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由热而生光,在一定温度下,还生成了炼铁的还原剂一氧化碳。即:“红星为什么和紫烟乱舞?”原来是炼出来的熔融生铁通过出铁口往模子中浇铸时,部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