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成为噱头
2007-12-29陆安
中国教师 2007年1期
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目前正在逐步深化。课程改革之初,大家关注的主要是改革形式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很多教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上了。譬如,什么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为有效?这些都是课程改革中必然要遇到的难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探究中寻找着答案。
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了。一些学校,几乎每个学科,每节课必组织几次小组讨论与小组合作,小组学习僵化地成为衡量课堂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乃至唯一的标准了,全然不顾具体的学科特点,具体的教学特点和具体的师生实际。在这里,小组学习成为一种炫耀新课程理念的噱头,失去了其应有的内涵与意义。
按照小组学习的创始人约翰逊和斯莱文两位教授的初始观点,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不外乎有两个内核,即异质分组、角色扮演。我们如果追究一下其产生的基础环境的话,不难发现,它是以美国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为背景、以小班化教学为实验对象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当我们还处在密集型、大班额的教育发展阶段的时候,小组学习实施起来,便会感到无比的困难。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中国化,无疑是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我曾经听过一节历史课,课题是《大变革的时代》,是青岛44中滕云老师执教的。这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时期内容的常规课。她执教的这节课,突破常规、不落俗套的主要表现,就在于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了个性化的加工与改造,构建起小组学习的新模式。
整堂课共分为四大板块:速读——了解基础知识;精读——围绕问题思考;交流——互助解决问题;巩固——小组学习竞赛。
滕老师在简短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之后导入了新课。她说道:“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请同学们看书,自学一下,看谁能既准确又快速地理解书上的内容,把要点给大家说一下。”学生迅速进入默读状态,教室内寂静无声。七八分钟后,开始有学生举手要回答,表明读速较快的学生已经独立完成阅读任务了。随着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她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了,“第一小组,请派代表上来在黑板上写出你所记住的要点;第二小组的同学,从前到后,逐一进行口头回答,注意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但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三小组的同学负责批改第一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写的答案,第四小组负责评价第二小组同学的回答,看谁答的好。”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坐在教室后方听课的我,不禁被这种新颖别致的小组学习方式所吸引。学生们最后的回答,我无法逐一进行罗列和赘述了。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什么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这些课改难题,已困扰我多时,从这里,终于找到了些许参考答案。
在“精读——围绕问题思考”这个板块上,围绕重点内容都江堰,滕老师先后抛出了渐次提升难度的四个问题,“李冰为什么要在岷江修建都江堰呢?”“李冰究竟是怎样设计这样一个庞大无比的水利工程的?”“后人是如何评价李冰的?”“水,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如果说,前三个问题,尚与教材内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话,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依据所学内容却又不拘泥于教材,更加具有开放性,与时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不正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的落实吗?
我始终认为,新课程到来之后,观念的更新是最为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有了新课程新观念的武装,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决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否则,新课程的实施前景堪忧,好的经卷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的事例,早已屡见不鲜。
第三个板块是“交流——互助解决问题”。在以往的听课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数量的确不少,但一般都是单向生成的,即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僵化的问答形式,徒有课程改革的华丽外衣,却没有触及课程改革的实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面对的问题,来源于何方?对于课程改革来说,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尽管我们也承认,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目前还是相当困难的,教师在多数场合下,依然要扮演主要提问者的角色,但是,如果一堂课自始至终都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没有提出哪怕是一丁点问题的话,这种课堂的实效性就很值得怀疑了。在这节课的这个部位上,滕老师创造了一个让学生提问的空间。也许是考虑到学生个体恐怕难以提出什么有价值、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所以,她再一次借助了小组学习的形式。“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在刚才自主学习中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有哪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提出了诸如“商鞅变法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百家争鸣局面只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别的朝代出现不了呢?”“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不同呢?”这些问题积郁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如果教师不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其外显化、现实化的话,将来越累积越多,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一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的历史课堂,终极使命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对历史终身可持续的理智兴趣。随着现代社会信息获取手段的日益多元,日益便捷,互联网、图书馆等的利用频率会与日俱增。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狂潮,一个人,凭着个体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无法辨别出哪些知识信息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是有用的,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永远无法掌握人类知识信息的一小部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本质上不是技能的传授,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这些问题,开放色彩浓厚,对很多问题的回答,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不一定能得出统一的确定性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才使得学生摆脱了陈规的窠臼和教材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所思所想,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言说的权利,主体作用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话语权的平等,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更是我们持久追求的理想。
最后一个板块是“巩固——小组学习竞赛”。滕老师说:“我们基本学完了本节课的内容。下面,我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接下来的学习,采取新的方式——竞赛。先公布竞赛规则(略)。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自选本节课的内容,运用自认为最出彩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们经过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纷纷亮出了“看家绝活儿”。有的展示了画在白纸上的“我们的知识树”,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有的进行了情境设计和模拟表演,《商鞅舌战旧臣》,稚嫩却又形象的语言,反映了学生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认识、体验和感悟;还有的将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农耕,农业史上大革命”,“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琅琅上口,便于巩固。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迥然有异,让学生“活出最好的自己”,施展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历史,是课程改革形势下历史课的必由之路。
这节课,据我观察,滕老师自己的话语和活动并不多,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让给了学生。她不过是一个“平等中的首席”,在与学生积极的交往互动中扮演着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的合作与交流,内容充实,实效明显,从一个小小的实践层面,诠释了新课程新课堂中的小组学习。
(作者单位: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