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功夫”漫谈
2007-12-29赵红珍
中国教师 2007年9期
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很深的“功夫”,我以为,以下这几个“功夫”是做好班主任不可或缺的。
一、教功
班主任首先是负责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教学是其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功夫,更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首先要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了解每一部分知识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意义及其作用,才能轻松自如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知识联结点,才会有目的地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在讲课时做到“深入浅出”。其次要了解学生。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各自不同,而相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又有差异,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再次要研究教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模拟课堂教学法。此外,学科教学的内容中也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可以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听功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做到“四听”:一听学校意见,二听任课老师意见,三听学生意见,四听家长意见。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倾听学生的呼声最重要。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aAnoCAHqNCweTeF1aGzHeA==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经常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三、说功
作为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做学生德育工作的班主任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的语言首先是要求简洁。出现偶发事件时,切忌长篇大论,拖泥带水。要惜话如金,以片言明百意,言尽而意有余。“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顿悟,从中受到教育。其次,语言要准确。另外,要有愉悦性,力求妙趣横生而鞭辟入里,幽默雅致而不失高贵矜持的风度。否则,教师疲惫、学生无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师的语言要有语言家的用语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感情丰富集于一身”。
四、写功
作为班主任教师要不断积累自己的工作素材,不断反思,撰写研究总结。
教师的职业角色多样化,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他还担当着研究者的角色。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鲜活的个体,教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很重要。
班主任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1.教育日志;2.教育案例;3.教育叙事;4.学生心理研究;等等。
五、学功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班级工作中也会不断面临新问题,班主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变化,班主任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且要善于学习。
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仅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工作的需要。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学生对学识渊博,工作上精益求精,教学艺术高超的班主任非常敬佩和遵从。班主任治学严谨、锐意进取的态度,对班级的学风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终身受益。
二是加强相关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实践知识丰富多彩,知识更新换代也层出不穷。拘泥于掌握一门专业,教好一门课,已不能满足班主任职业的要求。面向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要求班主任必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会启迪、开发、创新。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指导班主任工作,并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在教育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多面型、全能型发展。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体制不断改革及其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不断更新和变化,知识的更新换代也日益迅速,我们班主任将会面对许多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我们要认真探讨新的教育方法,需要有研究精神,不断深厚自己的教育功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技能技巧、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学会分析、钻研、思考,更要学会探讨、总结和研究,针对自己所从事的不同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套符合新时期教育实际的经验。因此,班主任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仅要做足这些“功夫”,勤练这些“功夫”,还要学习掌握“新功夫”。
(作者单位: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