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市社会阶层体育行为研究
2007-12-26康瑞鑫
康瑞鑫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城市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当前黑龙江省城市社会阶层主要由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五部分构成。这五个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共同点为,普遍认识到体育所具有的健身、娱乐、休闲、交流等社会功能,并积极的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实现各阶层的体育目标;而在活动次数、每次活动时间、活动强度、主要运动项目、人际环境、空间环境、运动时间等7个方面则存在明显的阶层化差异。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市社会阶层;体育行为;特征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但要在物质上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更要在文化上提升人们的体育内涵。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供给体系还不能满足我国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物质和文化的需求。本文研究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特征,意在为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黑龙江省城市社会阶层的划分
本研究借鉴了“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与五种社会经济序位”和“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的理论框架,并在结合2013年黑龙江省城市社会阶层人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不同城市共计5000人为调查对象展开了相应研究。
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主要由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五部分构成,其中上层占调查比重的5%、中上层占调查比重的10%、中层占调查比重的30%、中下层占调查比重的30%、下层占调查比重的25%。这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表明了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分配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它打破了我国原有“一个社会两个阶级的结构格局”,使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分化发展也进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中。
二、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从调查对象中体育人口所占的比重来看,体育运动在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中的普及程度还是较高的,就算是社会下层体育人口的比重也达到了52%,这说明体育锻炼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不同社会基层的体育人口所占的比重来看,对经济资源占有的越多,体育人口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多。虽然上层和中上层体育人口数量不及中层、中下层乃至下层体育人口的数量大,但从各阶层体育人口所占的比重来看,经济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促进各阶层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从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体育行为在每周活动次数和每次活动时间上看,已经达到了目前我国专家和学者所界定的体育人口的标准。这其中社会上层、中上层和中层在活动次数和活动时间上最为频繁和时间较长,其他各社会阶层虽然在活动次数和活动时间上低于前三个阶层,但总体相差并不明显。第三,社会中层至社会下层的体育活动强度还达到了高强度。这一方面表明,城市各阶层体育活动的质量较高,不仅能达到健身的目标还呈现出一定的竞技对抗水平。第四,从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所从事的主要运动项目来看,虽然在项目的选择上各阶层有一定的交叉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但多数运动项目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社会上层和中上层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中还是有半数属于运动成本较高的小众项目。如,高尔夫、赛车、登山、滑雪等。社会中层和中下层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中运动投入成本较高的项目较少、多数为投入成本较少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健美操等。而社会下层所从事的全部运动项目则是不需要运动成本投入或运动投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篮球、足球、田径、广场舞、徒步等。这说明,对经济资源的占有已经直接影响到城市不同社会阶层对运动项目的选择。第五,从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基层体育活动中的人际环境来看,社会上层和中上层均是群体性活动,每一个活动群体人数在5~10人之间,而群体的成员不仅具有同等的经济水平同时还拥有共同的运动爱好。社会中层、中下层和下层则是由个人和群体性两种人际环境构成,其中群体性活动一般由5~15人构成,每个成员间的经济水平并不相同但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且每个成员也拥有共同的运动爱好;而在个体性活动中,人与人间的经济水平不仅差异显著,而且运动形式也不尽相同。第六,从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基层体育活动的空间环境来看,社会上层和中上层不受地域环境和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为达到健身与交流的目标,这两个阶层群体大都选择体育与服务设施完善室的外或室内体育场所,其时空行为轨迹最大已达20公里。社会中层因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体育场地设施的选择上一般要受地域环境和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一般选择时空行为轨迹一般在2~5公里左右的室外或室内体育场所。而社会中下层和下层,在体育场地设施的选择上受地域环境和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较大,一般会选择家庭或工作附近的室外或室内体育场所动进行体育,其时空行为轨迹一般在500米~1公里左右。最后,从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基层体育活动的时间段来看,社会上层、中上层和中层人群更愿意在周一至周五下午下班后的4:00~7:00或休息日的其他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而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人群更愿意在周一至周五早晨5:00~6:00或下午6:00~7:00以及休息日的其他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这表现出在体育活动时间的选择上,社会上层、中上层和中层人群相对固定,而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人群的体育活动要根据生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进而说明,虽然体育活动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水平依然是制约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人群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黑龙江省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其中共同点为,各社会阶层已经普遍认识到体育所具有的健身、娱乐、休闲、交流等社会功能,并积极的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实现各阶层的体育目标。而差异性主要体现为,在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的时间上,高阶层显得更为频繁、时间也更长;在体育活动强度上低阶层强度更高;在主要运动项目上,低阶层以健身性、普及性的运动项目为主,而高阶层融入了较多的消费水平较高的项目;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上高阶层以群体组织形式为主,低阶层以个人和群体的混合型为主;在选择体育活动空间环境上,低阶层以距离家和工作地点较近的、免费的、便利性的体育场地器械为主,高阶层则在高消费的体育场地设施上选择明显较高;在活动的时间选择上低阶层以早晨、晚上和休息日的其他时间为主,但随意性大并不固定,高阶层则以下午和休息日的其他时间为主,其活动时间相对固定。
参考文献
[1] 李丰祥.转型期中国体育需求特征、成因及未来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2004.7.
[2] 李京城.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式[J].体育科学 1999,(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