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策略的研究述评
2007-12-08邱达明邱祖建
邱达明 邱祖建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
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策略的研究述评
邱达明 邱祖建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
以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国外关于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并对国外有关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如何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看法,为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锻炼干预策略,推动我国大众体育锻炼活动提供有效的途径。
体育锻炼;干预;策略
1 锻炼干预的策略
1.1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
干预也被称为健康教育,一般将锻炼视为疾病防治或健康促进行为,其目标定位于认知变量的改变[1]。Dishman研究表明[2],健康教育对大众锻炼的坚持性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它却能增长健康知识、影响锻炼的态度及信念、帮助不积极的个体参与锻炼活动。此外,健康教育也可以提供具体的锻炼组织及其锻炼活动的信息,这对锻炼新手尤为有益。健康教育在锻炼中的应用包括:健康检查和健康风险评估、大众媒体宣传活动。
1.2行为管理(BehavioralManagement)
行为管理方法包括许多应用策略,其中的刺激控制、强化控制和意外事件处理协定都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派之上的。这些策略源于传统的行为改变和认知行为变化疗法,旨在研究锻炼行为的因果关系。锻炼的前因、结果与目标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直接而且具体的 ,或者是象征性的(如:高中时的保龄球奖品、游泳比赛的照片)。
1.2.1刺激控制(StimulusControl)
刺激控制法即控制产生行为的环境,包括应对先前的状况或者提示(如,下雨的天气预报是决定改变室外跑步计划的提示),它们能够促进行为或行为决断。前因可以是认知的、生理的、外在的。刺激控制包括目标行为的明显提示和竞争性行为的微弱提示,其中,竞争性行为的活动会妨碍目标行为的进行。当人们重复目标行为时可以强化锻炼的提示。
1.2.2强化控制(ReinforcementControl)
锻炼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期望的结果(结果期待)。但是离行为的期望结果越远,动机的作用越小,也就需要更多直接外在或直接内在的奖赏来支持个体行为。强化控制指通过在行为之中传达某些积极的东西来增加目标行为的频率(积极强化)或是避免某些消极的东西(消极强化)。积极强化在锻炼中运用得更加普遍。一个积极的强化或者奖赏可能是内在的(行为的直接结果,通常为情感的或是认知的)或外在的(对行为的明确强化)。增加或保持规律锻炼的内在奖赏表现为一种满意感、成就感、自尊的增强或肌肉的放松;外在奖励有获奖证书、T恤衫、赠送券等。强化可包括在目标行为之中或行为之后提供奖励。锻炼的消极强化表现为,在恢复过程中减少心理应激以促进伤病愈合。
1.2.3意外事件处理协定(ContingencyContracts)
意外事件处理协定(行为协议)是指使用强化策略来应对特殊行为的一种方式。协议包括双方认同的行为结果的评价标准、目标行为、时间范围等。此外,协定需要第三方作为见证人。书面协议是一个针对双方的规范性约定,它的好处在于使个体能参与到具体的计划中、可随时参考评价标准、协议的期限能促使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
1.3认知行为改变技术
认知行为改变技术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认知行为改变的对象为个体,旨在教会个体掌握认知和行为技能以改变现状,并促进和维持行为的改变。它结合了许多强化控制和刺激控制的特征,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决定、自我控制、目标设置、自我效能加强和预防复发的训练。
1.3.1决策平衡(DecisionalBalance)
决定或决策平衡方法来自跨理论模型,是活动者记录所期望的行为改变结果的一种行为策略。通过该过程人们可意识到新行为的益处,并设法去寻求帮助来避免或应对未来的消极影响。评价锻炼的代价与获益对于个体考虑是否采纳锻炼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该策略可发现个体未考虑到的锻炼的益处,还可识别促进行为改变的潜在因素。
1.3.2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自我监控策略起初被用于戒烟和其它健康行为改变的活动中,它是通过对指定的目标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来识别目标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作为一种评价程序,自我监控的目的在于收集有关目标行为的信息并评价干预的有效性。在锻炼行为中所作的成功与失败的尝试都被记录和检查,记录每天或每周的经过,通过专家对行动记录的定期评价可以获得积极的反馈并且有助于目标的监控。自我监控的信息可帮助人们甄别最佳锻炼时间,比如把晚饭推迟1 h以便下班后进行锻炼;作为一种发现规律锻炼中出现失误的原因的策略,自我监控还对那些已经参加活动的人们非常有用;他们能够确认阻碍或促进锻炼的原因,并根据强化的特征来检查锻炼的结果。
1.3.3目标设置(GoalSetting)
目标设置是促进锻炼行为变化的一个有效策略。为达成目标,个体需展开一个生理、心理的综合测试。锻炼测试能够为设计安全且个性化的锻炼计划提供基本的健康信息,这可能减少身体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肌肉疼痛或损伤。当锻炼者把他们的测试结果与标准值或过去的记录相比较时可以强化动机。另外,重复测试还可为调整或者修改目标提供反馈信息。
研究显示,灵活、特殊的目标与能力、价值观、应变能力是相联系的;个体的需求比一般的、非专门的目标更加有效。短、长期目标相结合比单一的长期目标更有效(Kyllo and Landers 1995)[3]。
1.3.4自我效能的加强(Self-EfficacyEnhancement)
自我效能是决定锻炼坚持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自我效能可由4个主要因素影响:成功经验、社交示范、语言劝说以及对心理/情绪反应的解释。
对能力的自信影响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效果,加强自我效能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成功的经验来实现。社交示范可表现为优势模仿和问题求解模仿。研究发现,榜样的情况与本人相类似更有利于产生模仿行为。优势模仿表现为让人们观看某人成功完成任务的过程;问题求解模仿则显示某人完成某项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但最终还是成功了。加强自我效能的锻炼干预就是使用优势模仿,如让参加者观看相似特征的个体从事各种水平的活动的图像资料等。
语言劝说是指来自某个重要权威人物的鼓励/支持可以加强自我效能。及时地使用语言劝说以及有关锻炼行为的专门反馈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强化,来自可信信息源的反馈则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对心理情绪反应的不当解释会妨碍自我效能。比如,锻炼新手经常对正常的锻炼生理反应(呼吸和心率加快、出汗、肌肉感觉)感到焦虑和不适,干预策略是通过提供和解释锻炼者正常的生理反应信息来增加自我效能。
1.3.5预防复发(relapseprevention)
预防复发最初应用于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高频行为,预防复发的基本干预方式包括识别高危状态和发展有效的应对策略。高危状态是一种对人们维持行为改变的自信产生威胁的情境,多表现为与锻炼相冲突的事件或状况,如吃零食、饮酒、过度劳累、吸烟等等。锻炼复发的前兆是厌烦、缺乏时间、懒惰、休假和生病等(Simkin and Gross 1994)[4]。
1.4基于社区的干预
目前有很多因素引诱人们久坐不动,比如电视、自动化设施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肥胖症增加。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已全面地应用在组织(社区娱乐中心、学校)、环境(规划自行车专用车道)和社会(家庭干预)中以促使行为的改变。但是,一些经济实用的途径,使得传统的临床干预方法变的无所适从。
运用媒体宣传来改变身体活动行为的方法正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熟,多数人认为报纸、电视和收音机作为大众媒体可以用来促进身体活动。新型的通信工具——网络和E-mail以及交互型个人协议式电话——可大范围内支持个体身体活动的干预。使用新媒体的缺点是对于那些可能处在身体不活动的高风险期的群体的作用有限,而且也许他们比其他人更不易接近新技术(Marcus et al.1998)[5]。
2 总结和展望
体育锻炼行为与个体的其他行为一样,受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国外有关改变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的研究,我们看到,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尚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一,传统的干预没有提出锻炼行为的周期和动力机制,干预研究着眼于完成行为改变的策略并测量随后的身体活动水平的改变,使用工具一般都没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第二,没有研究通过确定是干预改变中介变量还是中介变量改变目标行为来检验干预的构想效度。第三,将来的研究应注意锻炼行为理论的效度以及干预构想效度的检验。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的人文背景提出适合我国社会环境的锻炼干预策略的指导方针:尽量提供更多、更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供人们选择;可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各种行为管理方法和认知行为改变技术,让锻炼者掌握一些方法来加强和监督自己的锻炼活动;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来促进大众体育锻炼行为的开展;加强我国大众体育锻炼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1] Janet Buckworth & Rod K.Dishman.Exercise Psychology[M].Human Kinetics.2002.
[2] Dishman,R.K.,and J.Buckworth.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A quantitative synthesis[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6,28(6):706-719.
[3] Kyllo,L.B.,and D.M.Landers.Goal setting in sport and exercise:A research synthesis to resolve the controversy[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5,17:117-137.
[4] Simkin,L.R.,and A.M.Gross.Assessment of coping with high-risk situationfor exercise relapse among healthy women[J].Health Psychology.1994,13(3):274-277.
[5] Marcus,B.H.,N.Owen,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using mass media,print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1998,15(11):362-378.
AReviewoftheStrategiesofInterventiontoChangePhysicalActivityBehavior
Qiu Daming,Qiu Zhuji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27,Jiangxi,China)
This paper have been introduced som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exercise behavior by litera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puts forward some ideas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es on strategie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the ways to do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n our country,provide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promoting the mass sports in our country.
exercise;intervention;strategy
2007-06-30
邱达明(1970-),男,江西万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锻炼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