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健美操与舞蹈之间的运动技能迁移

2007-12-08宋晓芬曹竟成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1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技能

宋晓芬 曹竟成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浅析健美操与舞蹈之间的运动技能迁移

宋晓芬 曹竟成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以运动迁移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对健美操和舞蹈技术风格上存在的相同因素与干扰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寻求两者之间的积极因素,使得健美操和舞蹈的教学和比赛能够合理运用两者之间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

健美操;舞蹈;运动技能迁移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技能和运动技能之间的迁移是比较复杂的,既有直接迁移,也有间接迁移;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在健美操和舞蹈的教学中,如何利用运动技能的迁移原理,提高学生或运动员在体育课中和运动训练中,迅速接受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或者解决训练中出现的新困难,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运动技能迁移的概念及条件

1.1运动技能迁移的概念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以前所获得的动作经验,对新学习动作的熟练性掌握程度的提高或者下降。

根据运动技能迁移的效果,从动作迁移的难易程度、动作的相似程度、迁移的内容等大致可以把运动技能迁移分为以下几种:从迁移的效果区分可以分为阳性迁移、阴性迁移、零迁移;从动作的相似程度区分可以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以学习内容区分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此外,还有直接迁移、间接迁移、纵向迁移、横向迁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等。

对于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或运动员,再学习健美操,他所学过的技能对学习健美操都将产生正面的影响,这是一种正迁移,其影响是直接的,属于直接迁移;同时,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因此又是运动项目间的转移,即横向转移。

1.2运动技能迁移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产生的原因: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有些动作的基本条件相同,而且对某些身体素质的要求近似,如果学习者掌握了这些共同点,就掌握了某些运动技能的基本环节,当储蓄了这些技能以后,一旦又学习新技能时,其产生的新技能与原来记忆鼓内留下的原有技能发生接触,原有的技能被激活,并参与建立新技能,与其神经通路相联系,就会改变或者扩大原有的神经通路,从而对新技能发生影响。产生的条件:

1.2.1技术动作的共同因素

运动技能迁移的基本过程在于对新、旧动作的概括,从理论上对动作本质的详细分析,迁移范围大小与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两种技能之间有无共同因素及其共同程度的大小。

1.2.2对已有动作经验的概括水平

运动技能的迁移是把已有的运动经验具体化,并向新动作运用的过程。因此,已有运动经验的多少和水平必然影响到迁移的效果。通过运动技能学习掌握更多的运动技术,积累更多运动技能学习经验,对于新动作技能学习必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3学习的指导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要更好地利用迁移的规律,正确掌握所学技术动作,首先在学习的指导上。指导者要对学习的内容做出科学的安排,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并使学生把所学的技术动作与已有的知识和运动经验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动脑子思考,将所学技术动作和以往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总结出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2.4做好已有动作的归纳、整理工作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单个的、孤立的动作学习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学习到的新动作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旧有动作的基础上,有时候旧技能会促进新技能的学习,有时候会干扰新动作的学习,这样,我们就应该运用归纳法,把千变万化的运动技能,进行归纳、整理,把某些单个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找出其相似性,分类之后再进行归类,也方便与教学和训练。

2 健美操与体育舞蹈两者之间的运动技能迁移

2.1二者的动作结构相似

舞蹈动作是健美操发展的基础。舞蹈动作形式多样,它的许多动作都与健美操中的动作相似,如:舞蹈中的大踢腿、跨跳等一些难度动作,健美操中也有,这属于两种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迁移,即横向迁移;同时,它又是两种非常近似的动作之间发生的一种动作迁移,因此,又属于近迁移。另外,健美操的动作强调刚柔结合,以刚为主,动力性是健美操主要特征。而舞蹈中又分为许多种类,如国标舞中的牛仔舞、斗牛舞等,幅度大,变化快,节奏分明,刚劲有力,与健美操动作的特点相一致,北京平四、华尔兹等一些抒情性强的舞蹈则舒展、流畅、柔和,与健美操的柔劲相一致。因此,两个运动项目之间可以互相迁移。

2.2二者的特征相似

它们都是人体造型艺术,具有形体美的共性,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以身体为主要表现工具,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人体运动。它们都能充分表现出运动员的平衡、协调、柔韧的动作美及完整的艺术表现力。

2.3二者的基本姿态形式及表现力相似

舞蹈基本姿态、形态的要求概括为:沉肩、挺胸、立腰、立髋、夹臂,形成挺拔的躯干姿势。立颈,收腭,两眼平视有神,形成正确的头部位置。直膝、绷脚,形成舒展有力的腿部线条。基本手位准确、手臂线条流畅,形成优美的手臂姿势。舞蹈的表现力要反映其内涵,把观众带入故事中去,用表情、动作、形体来感染观众。

健美操动作“正确性”表现在头部、躯干、四肢的基本位置和身体姿势,形态及动作的路线、方向和部位,立坐、蹲、跪、卧等基本姿势,走、跑、跳、跨、踢的基本动作到位程度和准确性。健美操“美”的表现为动作舒展挺拔、优美大方、流畅和谐,并富有动感美、韵律美、力度美、健康美、青春美、表现美。表现美即表现力——运动员通过自己的活力、热情、技巧及外貌吸引和感染他人(观众)。因此,舞蹈的基本姿态、形态表现力,实际就是健美操“正确”和“美”的所在与基础。所以说,两者之间在此方面存在动作技能的迁移。

2.4两个运动项目竞赛组织都受一定的规则限制

体育舞蹈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体育舞蹈的音乐不超过4.30min。比赛场地长23m,宽15m。比赛按音乐节奏配合、身体基本姿势、舞蹈动作、旋律的掌握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舞步等方面评定运动员的成绩。视比赛规模设5~9名裁判员,按国际评判标准规定的基本技术、音乐表现力、舞蹈风格、舞蹈编排、临场表现、赛场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

而健美操可以分为团体赛、女子单人、男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和六人。成套动作的时间为1.45min,有加减5s的宽容度;它的比赛场地长和宽都是7m;此外,健美操比赛对运动员的外表和着装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头发必须梳系于脑后,不允许使用悬垂饰物,女运动员必须穿紧身连体衣,男运动员可以穿分体的背心和短裤或连体衣,但背心的前后不得开口。

2.5两个运动项目在编排方面相似

第一,两者的成套动作必须遵循其形式美,充分发挥个人的特点。第二,两者都必须在遵守竞赛规则的前提下,把规则所要求的规定动作编排在成套动作中,然后根据音乐的特点及自己的特长动作编排。第三,两者都是将单个动作和单个动作连接起来,按一定的方向线路,根据场地大小和时间合理地连接。第四,两者的编排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编排。第五,两者都有不可忽视的重复、再现。因为两个项目的比赛选手虽然都占有空间形象,但是不可能像“雕塑”一样永远静止在那里尽人观赏,就算是造型动作也不是静止的动作,只不过是很慢或很快的动作,为了使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的动作形象和“敬意”留在观众和评委心上,重复再现手法同样不可缺少。

2.6音乐贯穿于两个运动项目的始终

两个运动项目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中的音乐高低起伏,快慢不一,舞蹈中的舞步不是单纯地随脑子的意念而转动,它还要听命于音乐的节拍,运动员和学生可以通过音乐伴奏培养节奏感,使自己融入音乐中,并根据每个舞步处理好节奏,同时,音乐节奏的快慢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情绪。而健美操的音乐更趋于节奏鲜明强劲,旋律悦耳动听,热情奔放,并且所有的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1)在健美操和舞蹈的教学或比赛中,教师应当注意两者之间运动技能迁移,在充分利用正迁移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加以认识。

(2)运动技能迁移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健美操和舞蹈在教学时存在运动技能迁移,但至今还没有文章依据运动技能迁移的分类对两个项目的基本动作教学之间的运动技能迁移进行详细的归类,建议今后应对此进行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1] 杨锡让.实用运动技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76.

[2] 朱鹏屏,王小梅.古典芭蕾训练体系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54-56.

[3] 邓希翎.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52-53.

[4] 邱建钢.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64-66.

[5]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 肖光来等.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杨威,袁水海.当代国际标准交谊舞教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OntheMotorLearningTransferbetweenAerobicsandDance

Song Xiaofen,Cao Jingcheng

(P.E.Dep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Xuzhou,221008,Jiangsu,China)

Based on the motor learning transfer principl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mon factors and disturbing factors between Dance and Aerobics.It aimed to find the active factors so we can use the positive motor learning transfer in the teaching and races to get th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sport results.

aerobics;dance;motor learning transfer

2006-11-06

宋晓芬(1982-),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劳动技能up up!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