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迷失的音乐课

2007-12-04

西部教育参考 2007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教学内容新课程

关 萍

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是新课程音乐教学的一个根本原则。

音乐综合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它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地进行音乐学科综合教育,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然而,当观摩完一节节热闹非凡的音乐公开课后,我们不得不反思:这还是音乐课吗?它是否偏离了新课程的轨道而陷入了音乐课大综合的误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去探讨、了解、评价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历史、地理、物理等领域的问题,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音乐教学内容之上,使音乐教学内容本身成了点缀和陪衬,有悖于音乐教育的属性。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捉迷藏》的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唱完这首歌曲后,用大量的时间来组织歌词创编比赛,学生在热闹的文学语言环境中结束了本堂课。音乐课成了语文课,让非音乐性或泛音乐性的教学内容充斥课堂,泯灭了音乐的学科特点,冲淡了音乐艺术本身的鲜明个性,从而改变了音乐课的学科性质。

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学科特征作为该课程存在的支撑点,也就是说音乐课要姓“音”不能姓“杂”,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必须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绚丽多彩的音乐形式为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诸多关系。

一、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不能单纯强调情感、态度或知识、技能中的某一方面,而割裂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只关注兴趣的激发,而忽视音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不能在课堂中回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避乐谱的学习,回避演唱、演奏技能上的练习和指导。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和教材缺乏深入研究有关。这些教师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和整合教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善于在人文主题中提炼知识,不善于在单元结构中整合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渗透知识。我们所说的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的第一位,并非否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所以不能把二者人为地对立起来。“知识与技能”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样教”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音乐知识与技能在学科中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许多音乐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够清晰,备课时缺乏指向性、达成性设计,教学内容过杂、过乱,知识无序,鲜见有机的组合与连接,教学形式与方法过于注重外在的花哨,与教学内容脱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忙这,一会忙那,活动缺乏目的性,执着于一些根本不需要的形式并乐此不疲,一些直接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去讨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也让学生去创编。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设计,因为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在音乐课程目标上,而音乐课程目标则具体地体现在音乐教学目标上,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与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高水准的音乐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下所隐含的教学意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现代媒体与传统手段的关系

在信息技术运用无处不在的今天,多媒体走进课堂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多媒体只是用来辅助音乐教学的工具,如果盲目依赖多媒体,无论什么类型的课,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岂不是牵强附会?比如教师运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却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教师能够现场进行的范唱却要录制成光盘在电脑中播放等等。这种过度依赖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割裂了音乐课堂特有的师生纽带,而且使师生关系被僵硬的人机关系所取代。

音乐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产物,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素质教育下的音乐学科教育还有很多值得研究讨论的课题,但在当前进行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必定能收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累累硕果。

猜你喜欢

音乐课教学内容新课程
喜欢的课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