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回家的路
2007-12-01许鑫
许 鑫
民族文化宫1977级讲解员相聚北京侧记
2007年10月15日,当年近花甲的阿岗站在北京西站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30年的光阴就这样清晰地刻在了他的脸上。30年前,这个29岁的藏族小伙子,带着家乡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肩负着民族工作的使命和重任,从遥远的西藏山南地区来到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为期两年的讲解员工作。此后,他始终没有机会再次来到民族文化宫,再次与当年一起来京的53个少数民族的其他59位讲解员同事们相聚。
来自海南岛五指山市的黎族同胞吉銮花,从家乡坐了4个小时的汽车到海口,再从海口乘1个多小时的飞机到广州,又从广州乘3个多小时的飞机到北京。
此时,还有很多他们当年的同伴,和他们一样,从祖国的各个角落,几乎在同一个时刻,一起赶赴首都北京。
他们此行为赴一个聚会,一个等待了30年的、迟来的聚会。
30年前,相识在民族大家庭里
1977年,是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转折的一年。10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国家正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为了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新中国民族工作成就,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决定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筹备《中国民族工作展览》。8月,阿岗、吉銮花等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少数民族青年,光荣地成为了“文化大革命”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首批讲解员。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积极投入到民族文化宫文化、宣传功能的恢复和《全国民族工作展览》的筹备工作中,并有幸参加了首都人民庆祝党的十一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活动。
在60名讲解员中,最大的29岁,最小的只有17岁,正是如花似玉的花样年华。他们将对祖国的热爱、对首都的热爱和对民族工作的热爱,都落实在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的生活里。工作中的他们任劳任怨、满怀激情,生活中的他们身着艳丽服饰、欢歌笑语。他们那活泼的青春身影、开朗热情的民族性格深深感染着民族文化宫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感染着每一位前来听他们讲解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的听众。大伙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宫男、宫女”。
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期间,他们得到了民族文化宫领导和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领导本着“民族文化宫应该成为培养民族干部的学校”的指导思想,专门安排李双喜、米翠银老师负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专门安排中央民族学院的老师给他们系统讲授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为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开阔他们的眼界,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根据当时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的指示,还专门组织他们去武汉、长沙、韶山、广州、南昌、井冈山、上海等地参观学习。
“这些博大的爱心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们注入了理论与知识的力量,也为我们后来的人生和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7级讲解员之一,来自辽宁省民委的金凤如是说。
让我们回家——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金凤,满族,1977级民族文化宫讲解员聚会的计划最早就是由她与保安族的马少青、纳西族的王福林、蒙古族的额尔墩等人发起的。“其实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大伙儿聚聚,想回家看看。”她笑着对记者说。
于是,截止到2007年的10月5日晚,一共有38位当年的讲解员,怀揣着相同的梦想和思念,来到北京,来到民族文化宫,开始了他们为期3天的聚会。短短3天的相聚时间,却让他们等待了漫长的30年。
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民族文化宫作了十分周详的安排。10月6日早8点30分,记者即随同民族文化宫接待小组有关同志以及38位讲解员来到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故宫博物院。
金秋十月的北京,已经略有寒意。可是1977级讲解员们的身上,却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情愫。或许是因为他们身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的原因,团队从一开始行动就吸引了太多游客的目光。很多外国友人纷纷拿出照相机,要求与他们合影。也有一些人向记者询问他们的情况。毕竟,像这样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大规模的参观团体,并不多见。我们的导游尹一凡,是一个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不少年头的小伙子。他告诉我们,这是他第一次为这么多不同民族的游客担任解说工作,他感觉很新奇,也有点紧张。一路上,他不停地向我询问讲解员们身着的民族服饰代表着他们属于哪个民族之类的问题。此外,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他会不会因为这次接待解说而上电视或是其他媒体。“目前为止,我只上过通州新闻”,小伙子憨憨地笑着。
在参观故宫博物院途中,突降小雨,可是讲解员们的兴致却丝毫未受到影响。他们三五成群,一路欢声笑语,在每一个景点处都招呼着照相留念。纳西族的王福林和黎族的吉銮花当年就是一对金兰姐妹,王福林回云南工作数年后辗转又回到北京,现在民族画报社工作。而吉銮花回到海南岛,从此两人不曾见面。这次相聚,姐妹俩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午餐会上,民族文化宫接待此次活动的有关同志带来了3位神秘的客人。神秘客人一出场,就迎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原来他们就是1977级讲解员们在民族文化宫学习工作生活期间的老师李双喜、米翠银、白玉英。大伙纷纷拥到他们面前,问道:“老师,您还记得我吗?”而老师们,则亲热地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拉着他们的手,回忆当年大家在一起的情景,讲起在一起时的故事。大家唱起《祝酒歌》、《常回家看看》等歌曲,把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一天的活动主要是参观游览,为了给讲解员们提供一个集体聚会聊天的机会,10月7日下午,民族文化宫专门安排了1977级讲解员相聚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民族文化宫这个大家庭,对曾经一起工作相处两年的同事们的思念之情。
民族文化宫主任董文良代表民族宫党委及全体工作人员对1977级讲解员们相聚北京活动表示由衷的欢迎,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民族文化宫的现状。
“民族文化宫真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家啊!”金凤告诉记者,“当时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的领导真是关心我们,乌兰夫同志不止一次地接见过我们,我们的玛依努尔还曾握过他的手;杨静仁同志多次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交流;黑伯理同志从家中给我们拿了一件皮大衣,为我们挡风御寒,这件皮衣,一直到我们离开民族宫时才还给他。”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温暖着1977级讲解员们的心。
金凤提到的与乌兰夫同志握过手的玛依努尔,在大伙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个扎着很多小辫,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漂亮姑娘。30年的光阴,并没有让她褪去一丝一毫的美丽,反而更平添了几分成熟的韵味。活泼依旧的她,在与大伙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大声地笑着,唱着,说着。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的恩和其其格,特意带来了她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念书的女儿、美丽的鄂温克姑娘阿丽玛。今年26岁的阿丽玛,已经出演了《李森传奇》、《王昭君》、《草原之子》等多部影片。大伙一看见阿丽玛,就说她和恩和其其格年轻时候一个模样。恩和其其格是鄂温克族,也是家乡鄂温克旗的第一位女兵。1975年,作为国家登山队的队员之一,她还曾经攀登过喜马拉雅山。1977年,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民委的推荐,她来到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讲解员。“在来民族宫学习以前,我对民族的概念并不清晰。两年多的学习工作,不仅教会了我很多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还让我深深体会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1979年春,恩和其其格回到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民委工作一直到退休。在民族工作战线上,她奋斗了21个春秋。
“我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呢!”在交谈中,恩和其其格兴奋地向大家讲述她离开民族文化宫之后的一些趣事。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恩和其其格等人作为鄂温克民族的代表,带着他们首次被国家民委立项的鄂温克民族体育项目“抢苏”(谐音)亮相,获得了大会的银奖。恩和其其格本人也在此次民运会上获得了“全国民运会道德风尚奖”。在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庆祝会上,恩和其其格带队参加了国庆盛大游行。1999年10月2日,恩和其其格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
作为鄂温克民族的精英,恩和其其格在民族工作中获得的成就太多太多。她坦言这些成就的基础都来源于在民族文化宫学习工作的那两年。同她一样,当年从各地、各民族选拔出来的其余59名讲解员,在回到自己的家乡后,无不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地将所学的知识奉献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30年的光阴悄悄逝去,当年的青年如今已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而民族文化宫,这个他们昔日的大家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国家全额拨款到经费自理,民族文化宫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都相应地改变着。而对于1977级讲解员们来说,不论民族文化宫怎样变化,都是他们心中那个唯一共同的“家”。在短短的三天聚会中,他们彼此思念的泪流个不停,亲热的话说个不停。回家,这凝聚了30年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