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切片
2007-10-11朱唤民
朱唤民
近日调研,随堂听了一节高一新授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教学行为相当典型,值得我们深思。仔细观察学生课堂思维现状,分析学生的思维效果,我们感到,高中语文课堂要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确实是任重道远。
现截取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并做简要评说,以期获得解剖麻雀窥斑见豹之效。
【片段一】上课初,教师板书课题、介绍背景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是饮誉世界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
(教师大约用了4分钟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两人的友谊,马克思逝世的情景,等等)
【点评】
这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他相关材料了解多少,教师一无所知;能不能改换一种新颖的介绍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教师也未作深入思考。教师只是在传统的轨道上,演示着自我的预设。学生熟知套路,显得无精打采,已有的知识积淀未被激活,对未知的知识也不感兴趣。学习稍有主动性的学生,记录了一些零散的信息,大部分学生处于思维的封闭状态,依赖教师的讲授,依赖教师的板书。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写作讲究“凤头”,可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却索然寡味,怎么能激活学生思维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要在语文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的新需要与原有的认知之间产生冲突,从而诱发其思维的积极性,摆脱思维的依赖性。
【片段二】检查学生预习效果
为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有关字词读音、词语书写、病句识别、修辞运用的4条选择题,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自读题目→齐声回答问题→教师稍作提示”的思路,完成了课文基础知识的检查。
【点评】
为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语文教师要经常进行字词等基础知识检查。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是花了一番工夫的,将课文中常见的易错字词组合成选择题,比如“悼(dào)词”“纷繁芜(wú)杂”“嫉(jí)恨”等选例很典型,应该说是有实效的。
可是,该课堂却未达到预定的效果,因为听课者明显感到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断通过幻灯展示各类基础知识,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大声回答,看起来热热闹闹,其中“南郭先生”却大有人在,学生自读中的大量问题被虚假的“繁华”所掩盖。学生通常来不及思考或者根本就懒得独立思考,只是随大流,打哈哈,因而造成思维的缺席。这种齐声回答的训练方式,是最典型的思维“大锅饭”。如此长期训练,只能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独立性,形成盲目的趋众思维习惯、浅表思维习惯。
齐声回答的方式,小学阶段偶尔使用尚可理解;高中生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思维空间,教师不能堵塞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而在有形无形中培养一些“南郭先生”。
【片段三】重点教学课文第三段
1.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材料,一定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下面我们再来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下语法分析,来进一步理清句子的层次。(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打出语法分析)
3.朗读文段。
师:(学生正在观看、思考)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点评】
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教师设计了以上3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意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其思维并未迅速随着教学情境的切换而随之转换。
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时间来保证的。一般而言,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思考时间如果偏短,学生的思维必然无法展开与深入,势必失之于肤浅散漫。这样,学生就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教学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这堂课上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不“冷场”,试图给听课人留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印象。其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必刻意追求表面的热闹紧凑,因为必要的“冷场”往往是学生深入思考的体现,此时无声胜有声,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稳定、很活跃。教室不是剧院,课堂不是舞台,不能单纯追求紧凑热闹,高中课堂更需要理性,需要深刻。那种冥思苦想、深入探究,可能正是高中课堂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总之,教师应该设法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深入思考的空间。
【片段四】师生答问
(学习第二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师: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
生: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方面,理论的和实践的。
师: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
生:有,“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生:领起下文。
师:这一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又起作用什么呢?
生:承上启下。
……
【点评】
几乎所有的教学高手、名师都十分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有时,一节课就那么两三个问题,却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课堂上生成了许多精彩的答案,教学常常在这种精彩纷呈中让学生得到锻炼提高。
可是,在教学现实中,课堂提问还真是问题不少。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意性大。教师常常注重内容的预设,而不注意问题的设置,张嘴便是一个提问,信手拈来也是提问,并不考虑提问的时机、方式、角度。
其实,对于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的高中学生,教师不断提出这种几乎没有多少思维量的问题,学生脱口而答,只是表面热闹,并没有多少价值。学生的思维只是一种动嘴不动心的“浅表思维”,甚至是“虚假思维”。学生在这种浅表化的理解中学习,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一旦遇到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便哑口无言,束手无策了。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因此,语文教师既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更要有精心设计问题的艺术。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营造主动、深刻、创新的思维场,追求积极的深度的思维文化。为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以防止提问肤浅烦琐与思维缺乏深刻性。
【片段五】课堂争论
(学习第六段)
师:“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是什么用法?
生:第一个表示插入语,第二个表示解释。
生:两个都表示解释。
生:我同意第一个表示插入语,第二个表示解释.
生:是表示插入!你们说得都不对!
(学生的争论渐趋激烈,声音越来越高,一时教师无法控制局面。约2分钟后争论渐渐平息,教师对所争论的问题也没有阐明主导意见,问题遂不了了之)
【点评】
无序无效争论,在现今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
争论并非多多益善。辩论是思想的交锋,关键在于“用心”。课堂争论是教学民主的体现,也是新课改所追求的,更是十分难得的学生思维训练的契机,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把握。
以上争论,看不到学生严密的思维、独到的解释,纯粹是比声音比激情,这种没有价值的争论破坏了学生缜密思维的氛围,容易滋生肤浅武断的思维习惯。
另外,教师在争论中如何发挥作用也需要认真思考。教师在学生无序争论中失去了应有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遗憾的。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对问题的理解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但必须自圆其说。我们更应该提倡学生通过缜密的思考发表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以自己的独到的理解、机敏的教学智慧引领学生,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首席”而不是“旁观者”。
【片段六】语言品读
(学习第8小节)
师: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都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怎样理解“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生:(思考片刻)表明马克思善于战斗、勇于战斗。
生:表明马克思轻视敌人、蔑视敌人。
师:(总结)马克思对敌人的“毫不在意”,当做蛛丝“轻轻抹去”,表明他对敌人的极端蔑视,体现了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生:(主动回答,但声音较小)也可以表达马克思对自己追求的革命理想的执著。
师:(斜视学生)不要再瞎引申了。下面我们来看……
【点评】
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来很有思考价值,本应通过充分讨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老师对教学的组织过于拘谨,“不要瞎引申了”,一语道破天机,或许是怕学生的无法预料的分析影响教学进程,也许是怕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难以让自己判定正误,于是便强行掐断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幼苗。
事实上,学生在座位下悄悄回答的那一答案很有道理,“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确实表现了马克思在蔑视敌人的同时,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一种韧劲、一种执著。这一答案,应该说是拓展了教师的理解,表明该生思维开阔,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精彩生成。只可惜教师的一句话,给已经闪现的思维火花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所以,语文课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开拓性。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常常陷于单一价值观念的传输,总是想引导学生“想教师之所想,做教师之所做”;如果从多元思维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调整课堂,就可能对于那种闭塞狭隘的教学方式有一种省悟与突破。
【片段七】最后约5分钟,学生思考练习
师:请同学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书面完成两条思考练习题。第一题,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指称变换了多少次,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第二题,把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说成是“简单事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刚刚开始思考,教师便开始点拨)
师:回答这一类问题必须回到课文中,从具体的语言环境找答案。
(学生查阅课文、思考,教师又做点拨)
师:经典作品的用词都是非常精当的,大家要仔细推敲。
(学生继续思考,教师继续点拨)
师:回答“简单事实”的效果,要注意前面的“规律”“繁芜丛杂”等词语,还要注意“简单事实”后的冒号,等等。
(学生紧张思考、书写,教师再做点拨)
师:回答问题的语言要简明扼要、要言不烦,有的同学语言组织得拉杂,反而掩盖了回答问题的要点。
……
(合计:学生思考练习5分钟,教师不断在学生中巡视,不断进行口头提醒,共达6次)
【点评】
教师的反复提醒可能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源于对学生的不放心,或者是长期包办代替所形成的一种惯性行为。这种惯性折射出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它往往以下意识方式呈现,教师本人通常不会对此警觉。
仔细想想,学生训练共5分钟,教师的提醒有6次,有些提醒实际上是不着边际的。在不断的提醒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被干扰,不断被冲击,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时间都难以保证,怎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呢?
语文课堂应该留有“空白”,这种“空白”并不是学生思维的空缺,恰恰是学生完整思维的黄金时段。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能有效地调节好教学的节奏,该讲时泼墨如注,让学生思考时则惜语如金,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与深度,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产生思维的持续力,不能将学生带入思维的“深水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语文课堂要追求有效,首先是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思维文化氛围,要从学生围着教师思维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面转向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力激发学生有效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思维的天堂,让课堂不断爆发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弥漫出有效思维的文化氛围。
进行教学现场与学生思维状态的分析,目的是探求语文教学有效思维的实施途径。这种有效思维应该是教学容量与节奏的和谐统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是班级集体与学生个体的和谐统一。
构建语文课堂有效思维文化,语文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能为学生创造宽松思维的良好氛围;还要善于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用直观的直觉的语言文字构建学生形象思维的大厦,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的心灵沟通。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创设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氛围,在对话中感受思维的力量,分享思维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同理,真正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有效思维的天堂,一定是弥漫着一种浓烈的思维文化氛围的阵地。
江苏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