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降息对中国的影响

2007-09-29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36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降息危机

赵 磊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谭雅玲表示,虽然中国有自成体系的金融系统,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但更应该看到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这种态势对未来长远的影响。

为“扶助(美国)经济温和成长”,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至4.75%。这是自2003年6月以来,美联储首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

此前,美联储曾连续17次加息,使利率由1%一路升至5.25%——高利率导致的美国住房市场泡沫,冲击到房贷和金融市场,并在今年年中全面破裂爆发,演化成波及全球经济的次贷危机。

在年内,美联储还有两次例会,分别安排在10月30日至31日,以及12月11日。分析人士认为,这两次例会都有可能出台继续降息的信息。

FX168首席外汇分析师李骏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的一个重大背景就是次贷危机,降息是解决这个危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招。

“危机实际上在3月已经开始显现,起源就是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导致美元贷款利率增高,贷款购房者还不了钱,结果次级债危机爆发。为了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两个步骤,一是注资,二是降低贴现利率,但效果均不明显,所以才采取直接降息,以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防止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他为记者分析说。

但对于美联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降息则次贷款危机将继续发展,并更加严重;降息则要面临美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忧虑加剧、美元疲软加重的困境。

因此,美联储在其声明中也表示,通胀风险依然存在,仍需谨慎引导,认真应对——这被分析师认为是美联储对市场通胀担心的回应。

金融市场强势反应

但在金融市场上,美联储的降息声明就像对着火药桶开了一枪,全球金融市场立即作出上扬的强烈反应。

由于此次降息幅度超出了此前市场普遍认为的25个点的预期,消息对全球股市的辐射立竿见影,次日,美国三大股指大幅上扬,上涨幅度均超过2%。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收高335.97点,达2.51%,为200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43.13点,达2.92%,为2003年3月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纳斯达克综合股价指数同样冲高70点,涨幅达2.71%。

亚、欧市场同样是涨声一片:19日,欧洲三大股市主要股指全部上扬;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盘中升幅同样超过3%,并最高冲至3601.65点;香港恒生指数跳高逾1000点,收盘于25554.64点,突破历史新高,升幅高达3.98%。

在期货市场上,石油和黄金价格应声上涨,19日,国际油价创出新高,纽约12月期油价格上扬1.8l美元,报每桶82.38美元,20日达到82.55美元。纽约12月期金价格也上扬到27年来的最高位,每盎司黄金价格报735.5美元。

降息的决定也致使美元对世界各主要货币汇率下滑。降息之后,欧元对美元汇率由1.3885上涨至1.3957,一度上涨至1.3969,创1999年1月份欧元设立以来新高。

而美联储降息,当天就让人民币汇率攀升了近百个基点。

9月20日,美元对欧元比价跌至有史以来最低点,达到1欧元兑1.4美元,并使得美元币值30年来首次与加元持平。21日,人民币兑美元涨到1:7.5050元,比前一交易日涨了125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价创造了2007年以来的第60个新高。

对中国短期影响不大

但美联储的降息决议,对于中国而言并非一片欢欣鼓舞。此时,正值中国2007年内的第五次加息之声刚落。

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公告:2007年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此时,中国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还明确表示,“对抗通胀是央行的目标,央行重视并希望实际利率为正值。”这让业内对年内央行第六次甚至第七次加息的出台,开始产生浓厚的猜想。

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上,一直努力保持着中国与美国200~300个基点的利差水平。但是,美联储本次降息之后的联邦基金利率为4.75%,而中国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87%,中国和美国的利差空间仅为88个基点。美联储的降息让中国央行的下一步货币政策的执行,不免受其掣肘。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未来的货币调控政策将因美联储的此次降息而打乱部署。因为,如果央行为使实际利率为正而进一步加息的话,中美两国利差进一步缩小,再考虑到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将导致国际套利热钱的大量涌入,从而进一步推高国内资产价格。

不仅中国央行面临这样的挑战,亚洲各国的央行决策者们都将面临这样的问题。彭博新闻社9月20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对于韩国银行和印度储备银行来说,都面临着解决流动性过剩而造成的资产泡沫问题,而如果步美国后尘降息,那么会使流动性增大的情况更加复杂,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以及资产价格泡沫化。

但中国一些经济学者也认为,国际因素只是次要因素,中国央行是否加息与否还取决于国内是否存在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香港对媒体说:中国央行并未因中美利差的变化而感到压力。由于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因此“现在还看不到太大的影响”。

他表示,中国主要关注的还是国内的投资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当然,同时也会跟踪观察美国的利率问题。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影响,但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恶化,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影响。”FX168首席外汇分析师李骏对记者谈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与美联储此前连续17次加息相比,我们的次数远远要少,我们还处于一个利率周期向上的过程中。人民币利率上升还没有到见顶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与美国也没有可比性,我们房贷不是零首付,不大可能出现美国那样的房贷危机。”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谭雅玲则对本刊分析说,更应该看到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这种态势对未来长远的影响。

谭雅玲表示,虽然中国有自成体系的金融系统,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但目前的中国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美元挂钩,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势必会加大中国投资选择和投资资金流向的选择难度。因此,中国还必须谨慎看待当前的金融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降息危机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澳联储降息至1.75%破历史新低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降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