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可平:民主政治的三条路线图

2007-09-29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36期
关键词:增量公民民主

“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早在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及其领导集体积极推进以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经验,力未来中国民主政治探索有效的推进路径,近日,《北京日报》以长篇篇幅刊载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图》。

俞可平总结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政治模式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可称之为“增量民主”。

俞可平认为,按照增量民主的理论,旨在推进民主治理的重大改革,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取得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支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改革应当最大限度地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不能违背现有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新的政治利益。

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将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及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他特别指出,所有政治改革都必须有利于維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而是现代的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政治改革将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

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題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

在此基础上,俞可平描绘7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向前推进的三条路线图:以党内民主带动杜会民主、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由更少的竞争向更多的竞争推进。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在执政党自身。从这一点上看,俞可平路线圈的核心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确立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首次提出推进“党务公开”。此后,一系列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如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逐步落实,党代会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也逐步扩大。

这些在原来“路径依赖”下产生的新的民主“增量”,不只是对“存量”的简单数量增长,其不断累积的结果。无论是否有可能达成俞可干预言的突破,但至少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积极稳妥的路线。

猜你喜欢

增量公民民主
研发信息的增量披露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吗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促进学校“增量”发展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