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07-08-09谭佐唏黄威
谭佐唏 黄 威
正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指出的,一个企业收集、管理及运用信息的方式,将决定这个企业的输赢。专利信息管理作为当代企业管理的基础项目之一,也是企业从商业战略高度规划和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发展中的企业,专利信息应当被作为中长期商业和技术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建立完备的专利信息整合、管理和运用体系,才能使企业持续获得和保持战略主动权。
企业专利信息的感念
我们注意到,大多数研究者所谈的专利信息,主要是指公开、公告的专利文献。对专利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也主要是指对专利文献的收集和利用。专利文献记载了包括申请专利的时间、申请人、发明人、技术分类、技术内容以及审查时所参考的相关专利文献以及科学论文等在内的相关信息,因此,被世界公认是一种最系统化的技术情报信息,而且被认为不仅是一种法律权利信息和技术信息,也是一种经济信息和商业信息。通过对专利文献的管理和分析,能够有效地协助企业确定研发主题和方向,避免重复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技术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贸易中有效地保护自身权益,了解掌握竞争对手的状况,适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策略。
然而对于企业而言,专利信息不仅只是公开、公告的专利文献,还包括内部的专利信息,例如,各个事业单位或者产品/技术部门的专利申请信息、各个产品/技术所申请的专利的信息、各项专利的实施、争议(被提起无效),许可、诉讼等信息。对这些内部专利信息的有效管理,是避免重复研发和申请专利、进行专利权维持或放弃评估、专利价值评估、己方与竞争对手的专利实力评价、专利用作竞争手段和商业投资等活动的重要基础。
因此,如果说对外部专利文献的管理是“知彼”的重要手段,对内部专利信息的管理则是“知己”的主要方式和来源。一个企业完整的专利信息管理体系,应当包含内部专利信息管理和外部专利信息管理,两方面均不可或缺。
专利信息的管理体系
专利信息管理体系中,“体”即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和人才,“系”指系统,包括方案和资料库等软件系统。知识产权是一项需要长期经营的事业。为有效管理和运用专利信息,企业必须建立专业管理团队对专利信息进行跨部门、系统化的管理和分析。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公司所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和人员的工作范围多局限于知识产权的申请、救济等业务,甚至相当多企业的专利管理组织和人员仅是简单地负责管理专利申请的外包工作,工作内容不仅缺少专业深度,更无法有效配合企业其他相关单位的活动,例如,产品研发,市场行销,生产制造、财会租税等,而使专利成为企业商业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工具。相比之下,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则具备了相对完备的专利信息管理组织。例如,佳能公司的11个知识产权工作部门中就设有专门的专利信息部,三菱公司将原属于专利部管辖的专利情报中心从专利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专门从事专利信息管理。而我国台湾的鸿海(富士康)公司则在深圳和昆山两地分别设有超过200人和100人规模的专利管理组织,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专利专业层次和丰富产业及技术知识、具备企业管理能力的人才,从事专利信息管理工作。
图1是一般企业专利信息管理方案的架构。作为一个完整方案,专利信息管理包括内部专利信息管理和外部专利信息管理两方面。内部专利信息管理首先反映在流程的管理,即专利从研发人员提案到申请过程再到获得专利权之后的各项流程事务的信息登记和管制,例如,提案单位/部门、发明人、专利提案所属的产品类别及/或技术类别、各项管制时间信息、提交申请、补正、修改及答复审查意见等各项程序信息以及文本存档、费用缴纳信息记录等。由于专利事务本身程序就相当复杂,当企业的专利数量进一步累积到相当大的程度时,专利的程序性信息管理就更为繁杂多样,如果更进一步涉及多国的专利,则程序性信息的管理就尤为重要。
当专利提案进入到申请阶段和授权阶段之后,内部专利信息整合的完善和专业程度将决定一个企业能否从战略的高度利用专利去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尤其是当一个企业拥有庞大的专利数量之后。内部专利信息的整合,首先是依照产业、产品、技术的树状类别划分,将内部专利作归类管理,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使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己方在不同产业领域、各项产品、各类技术上,各自拥有多少专利以及这些专利在各个国家/地区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并且,将产品信息与专利作进一步整合即将有关产品的制造部门、料号(型号)、量产规模、单价以及产品改进状况等信息纳入专利信息管理系统中,使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己方的每一项产品上都包含有哪些专利,以及各项专利都在哪一个产品上实施。此外,进一步将产品的市场信息纳人专利信息管理系统,即通过对各项产品的销售区域、客户、竞争厂商及其市场份额、产品等信息的了解,使企业清楚地掌握己方各项专利的市场覆盖范围,并在必要时将相关厂商的竞争性产品与己方专利进行比对分析,更有助于企业利用专利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专利的法律状态信息的管理,包括对专利争议(被提出无效)、专利许可、投资、联盟以及专利侵权诉讼和行政救济等信息的记录和不定期分析汇报,是企业进行专利维持/放弃评估、专利价值评估等活动的重要考量因素和评价依据。
外部专利信息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公开和公告的专利文献的收集、特征解读进而按产品/技术树状类别划分作归类管理。它包括专利监视、风险管理和应对方案3个方面。
可以看出,无论是内部专利管理还是外部专利管理都无法离开产品/技术树状图。产品/技术树状图是企业专利信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建立完备的专利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它按照产业领域中各项产品/技术的通行名称,分类标准,按大类(Level1)、小类(Leve12)、组(Leve13)、小组(Leve14)……进行类别划分,形成由不同层级类别构成的树状图。图2是某一通信领域厂商的技术架构树状图。
对内部和外部专利信息的管理,首先体现为专利的归类管理,即依据各项专利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将其归类至相应的“产品/技术树”中各项层级的产品/技术类别名下,从而形成企业的专利树”。以图2为倒,通过对该通信厂商的专利进行技术特征解读和整理,决定哪些专利可归入“运营商解决方案/移动网络/3G/wcDMA”,哪些可归入运营商解决方案/固定网络/光网络解决方案/端到端智能宽带综合传送网方案”。这样,在一个以企业产品/技术树状图为基础建立的专利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按任一层级的产品/
技术类别对专利进行查询、管理和分析,对各项信息整合与管理。
事实上“产品/技术树状图”也是企业实现对外部专利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的基础。外部专利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外部专利资料库,而目前常用的外部专利资料库一般是针对服务不特定对象而设置,缺少针对特定产业或技术的相关专利资料归类和分析。因此,企业的研发或专利部门在使用这些资料库进行专利检索时常感觉如同大海捞针,只能利用关键字、专利号、国际专利分类等方式进行检索。然而,由于国际专利分类(IPc)往往与各产业领域的产品/技术的通行名称、技术分类标准有相当大的差异,而且检索人员对相关产业、技术知识和检索经验各不同,以致对同一产品/技术特征所做的检索往往是不同人检索出不同的结果,检索结果的可信赖度往往受到质疑。因此,作为专利信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企业应当就所属的产业/技术领域、产品范围,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自有专利资料库。
自有专利资料库的建立,首先是按照国际专利分类中的大类及/或相关厂商名称,定期检索并下载专利文献资料,再由熟悉产业和产品技术知识并具有专利信息管理经验的人员,依照本企业的产品/技术类别划分,对每一项专利进行特征解读和归类。一方面,形成每一期专利公报简报供相关人员传阅,既可供市场和制造部门及时了解相关竞争厂商的专利动态,也可使研发人员从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将各期专利公报按所解读出来的产品/技术类别归八专利资料库中,可实现对不同专利种类、不同厂商和不同产业领域、产品类别、技术类别甚至具体到技术特征的快速查询、资料阅读、下载和具体分析。
专利信息的运用
对内部专利信息的运用,是建立在内部专利信息管理的“知己”基础上。内部专利信息的运用首先体现为专利作为商业战略资源和市场竞争工具的有效运用。通过对内部专利信息的整合管理,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整个产业中的专利布局态势,了解自己的各项产品/技术背后的专利保护力量,掌握每一项专利的市场覆盖范围,从而有助于企业从商业战略高度规划和利用专利资源。
其次,是在专利维持/放弃评估以及专利价值评估方面的运用。专利与产品、市场信息的整合管理,以及专利法律状态信息,都是专利评估系统中应当考虑的因素和依据。例如,经过无效程序而被维持专利权者,及/或许可他人实施者、加入专利联盟者、发生侵权纠纷者,通常属于较具技术价值或商业价值的专利,这些专利在日常管理中应当被特别关注和维护而不能被轻易放弃专利权。此类专利在许可、投资、联盟等商业行为中也应当考虑上述法律状态信息对其价值评估的增益。
第三,是对企业专利布局战略调整的运用。企业通过对内部专利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并与外部相关厂商的专利信息进行比对,了解相关厂商与本企业各自的专利资源覆盖范围、相对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信息,形成SWOT矩阵。利用这样的SWOT矩阵,可以指导本公司的全球专利布局、专利许可和交叉许可(相互授权),组建专利联盟、诉讼策略规划等行为。此外,通过内部专利信息管理,对提案部门、发明人及其产品/技术类别进行分析,既可以提供各个提案部门、发明人研发绩效的考评参考,也可以指导和调整各个提案部门的专利创新方向。
第四,避免内部重复提案申请专利。通过对内部专利信息具体详细至产品/技术各个类别层级甚至技术特征的分类管理,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专案提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确认本企业是否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发明创造在此之前已经申请过专利,从而避免企业内部重复提案申请专利。
对外部专利信息的运用,一般包括以下6种。
1专利风险检索
在专利申请或产品开发前,利用企业自有专利资料库对相关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和分析,以避免侵害他人专利权,也避免浪费时间与资金再重复开发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专利信息资料库系统,能够快到3~5天内完成相关主题的检索及分析工作并提交报告给研发部门。
2相关厂商专利分析
利用以企业产品/技术树状图为基础建立的专利信息资料库系统,可快速完成对相关竞争厂商的专利分析,掌握其专利布局信息,了解其技术发展趋势,据此设定企业技术和市场竞争策略。
3专利无效证据及公知技术收集
当企业对相关厂商的专利提出无效请求,或者面临专利侵权的指控时,利用专利信息资料库,能够快速地找到最相关的专利文献作为无效证据,或者快速找到可以作为公知技术的专利文献,从而利用公知技术进行不侵权抗辩。
4投资策略分析
专利信息的调查及分析,有助于企业选定适合的投资对象、技术来源或合作者并进行适当评估。而且,利用专利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析了解投资对象所具有的专利技术,评价其专利作为投资目标的价值。在技术移转和专利许可等行为中,利用专利信息管理系统对合作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地专利检索与分析,将有助于增加企业在技术移转和专利许可的谈判中获得对己方有利的筹码。
5绘制专利地图以追踪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整合特定产业/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企业可据此绘制专利技术演进图并判断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从而适时适当地调整产品/技术开发计划,决定产品研发的资源最佳分配模式,进行最有利的全球专利网布局。
6最新技术发展监视和学习
持续进行专利公报的定期收集、解读和分类,并定期提供给研发部门、市场部门进行传阅学习,有助于企业研发人员掌握新专利技术的开发动态,并正确利用专利的启发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同时也可激发研发团队新的创意,或者调整研发方向。另外,通过专利公报简报对专利信息的监视,可提供研发、制造、销售过程的专利预警,一旦发现与己方产品相关的专利公告或公开时,企业可及时就风险专利进行破解和回避设计,在必要时可及早对风险专利启动无效宣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