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大学生年度人物”徐伟,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快乐经
2007-06-30释舟然
释舟然
2007年1月18日,他被评为“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之一。他就是天津工业大学2002级学生——徐伟。徐伟说:“虽然我是贫穷的人,但贫穷中也有快乐。”
他沉着冷静,有人落入冰窟时,他不顾自身安危,奋勇救人。他说,舍己为人是快乐的。
他上学用的是助学贷款,但他婉言谢绝了100元的困难补助,他说,把补助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吧!
家长提出提高家教费,他谢绝了。他说,我做家教只是为了维持生计,再说家长们挣钱也不容易……
救人的快乐
2005年12月27日,天空阴暗,北风凛冽。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生们正在紧张复习,准备期末考试。下午4时许,校内的泮湖上传来了一阵急切的呼救声——“救命呀!”“有人掉进冰窟里啦!”
天津工业大学2002级学生徐伟正经过湖边,听到呼救,他没多想,立刻循声拔腿向出事地点冲去。
泮湖面积不大,水却很深,只见两个少年正在冰水中挣扎,其中一个只剩下一只手露在水面上。刚冲到冰窟旁的徐伟来不及多想,急忙俯下身子,一只手紧紧抓住冰窟边缘,一只手用力去拉落水少年。突然,冰面再次开裂,徐伟和旁边的另一个少年掉进刺骨的冰水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境,徐伟不顾刺骨的寒冷,咬牙艰难地将三个少年分别托出水面,并沉着地帮他们扒牢冰面,嘱咐他们别动,然后,他自己双手紧紧扒住冰沿,用力往冰面上爬,刚刚探出上半身,不料“哗啦”一声,冰又塌了,他再次陷入湖中,双手和胳膊多处被划伤,鲜血直淌。
徐伟强忍疼痛对三个吓呆了的孩子说:“别害怕,坚持住!我一定能爬上去,一定能救你们!”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爬上去!救出三个孩子”。徐伟游到一块较硬的冰凌旁,深深吸了一口气,奋力一跃,爬上了冰面。
这时,又有一些人闻讯赶来救人,但周围冰面开始摇晃。为避免再出现危险,徐伟冷静地告诉大家:“不要过来,把你们的木棍递给我。”利用这根木棍,他将三名少年一个一个从冰窟中拉上来。三个少年得救了,徐伟却筋疲力尽地瘫坐在湖边,衣服上结满了冰碴,脸色早已发青,冻得说不出一句话……
事后,有同学问徐伟是否想过后果,万一自己也搭进去怎么办?徐伟告诉他们没想那么多,如果不去救,我的内心一生都会不安的。徐伟说:“珍惜别人的生命,其实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舍己为人是快乐的。”
自立的快乐
徐伟来自农村,家境贫困,但他从小就很乐观,是一个充满快乐思想的青年。
2002年10月4日,是天津工业大学2002级新生报到的日子。很多新生都是被家长陪伴着、簇拥着,在报到处跑来跑去的也都是家长的身影。但徐伟却是孤身一人,背着两个简单的小包来报到。“我要申请4年的助学贷款。”徐伟直接向学校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当时,徐伟的哥哥在读大学,妹妹在读初中,在家务农的父母没钱,徐伟身上带着的2000元是父母东挪西借为他筹措的。除去自己的住宿费、书本费外,只剩下500元。
可徐伟没发愁:学费解决了,剩下的不就是生活费吗?开学没多久,徐伟便省吃俭用地买了辆自行车,拿着地图串遍了天津的大街小巷,因为他想熟悉自己将要生活的城市,也想为勤工俭学奠定基础。他一个人举着“家教”的牌子,站在天津繁华的商业街上。面对路人好奇的眼神,徐伟硬是站了大半个上午,终于谈妥了自己的第一份家教。
在找活过程中,徐伟曾领受过各种眼光,有鄙夷,有怀疑,也有冷漠,但是这一切的目光并没有影响他的信心,徐伟相信通过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没有什么丢人的,他告诫自己坚强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
徐伟除了申请助学贷款,他没有再开口向学校和家里要过一分钱。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他是靠着自己的奖学金和家教挺过来的。按照学校资助困难学生的办法,徐伟每学期可以拿到100元的困难补助。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期末,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王丽清老师通知徐伟领取补助。可徐伟婉言谢绝了:“谢谢老师,我已经办理了助学贷款,把补助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吧!”
徐伟做家教代的学生成绩提高很快,家长为了表示感谢,主动提出提高辅导费。他却坚持原来定的一个小时10元。即便在他兼职最多的时候,3个家教工作一个月不过600元的报酬。“我做家教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为了维持生计。再说家长们挣钱也不容易。贫困生要自立自强,不能做钱的奴隶。”
作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徐伟,已被学校保送2006级免试研究生。他说,等到自己研究生毕业并且工作后,争取用一年的时间还清助学贷款。“我不能总是欠着国家的钱。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贫困生需要这笔钱。”
徐伟觉得生活上的贫穷并不可怕,精神上的空虚才是最大的贫困。徐伟说:“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想,我的条件挺优越的,我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学校随时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等,用得越充分,就越富有。”
学习的快乐
“我的家庭很贫困,我觉得贫困的家境不丢人,我们不能选择家庭,但是可以选择人生。蹉跎时光、荒疏学业,这才是一名大学生最没法向社会交代的事情。”徐伟说。所以,尽管生活的压力不小,可徐伟从来没有为此耽误过学业。他对学业的钻研程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
四年来徐伟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数一数二。他每天按时起床,早早地到教室自学。下课后,别人都去休闲放松,他又准时背起书包,到自习室去了。上课时,他永远坐在前排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认真地听课、记笔记,不放过老师的任何一句话。
徐伟善于思考、富于创新。一次课上,徐伟突然举手说,教材有错误。同学们一片哗然:“课本居然有错误!”老师也很吃惊。课下,师生们研究了半天,发现果真是错了。还有一次,老师在讲磁场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电场和磁场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为了验证老师的这句话,下课后,徐伟尝试用电路里的戴维宁定理去计算磁场里的一道题目,发现计算出的结果是一模一样的。为了探索《万年历》中闰年闰月的计算方法,徐伟自学难度极大的离散数学,为了弄清楚一个知识点,他把1969年至今图书馆里的英文文献全部查了一遍。
徐伟在学习上的那股痴劲,多次成为同学们的美谈。一天,有位同学问他一道题,当时,徐伟没有做出来。过了几天,他远远地看见那位同学就兴奋地喊:“我做出来了!”“我做出来了!”那位同学瞪大了眼睛不知所云。原来人家随便问一下,而他这几天一直在考虑那道题目呢。
有同学调侃说,谁跟徐伟在一个班级就别想偷懒不学习。徐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负责记录课堂考勤。如果发现有同学没来上课,课后他会笑着用不经意的聊天方式问清楚原因。每天早早起床后他会叫醒爱睡懒觉的同学,督促他们上课。要是有哪位同学学习成绩落后了,他就经常拉他去上自习,陪着他写作业、做练习。“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对徐伟有意见,认为他是个学习委员就自以为了不起。由于理科比较难学,等到了考试的时候,同学们才发觉徐伟的执著对他们的帮助太大了。”徐伟同宿舍的一名室友说。
付出的快乐
每天下课回到宿舍,徐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宿舍还有没有开水,没有了,他就会把所有的暖瓶打满热水。每次他去打饭,都会问问宿舍的同学要不要帮忙带饭。
有时徐伟看到有的同学洗完衣服晾在水房里好几天不管,徐伟就悄悄地把晾干了的衣服收回来,分别叠放在他们的床头。
2004年寒假,同学们都准备买票回家,徐伟也是好不容易才买到了一张回安徽老家的票,心里很高兴。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发现同班的一个女生愁眉苦脸,一问才知道,这位女同学家有急事,却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徐伟主动把自己的车票让给了这个同学。当别人问他“你怎么回家”时,徐伟笑着说:“等过几天学生潮过去了,车票就好买了,只不过是晚回家两天而已嘛。”后来大家才知道,他在火车上站了14个小时才到家。
徐伟就是这样,他觉得帮助别人会很快乐,会讓他有一种满足感。
周围的同学新东西很多:新衣服,新鞋,新手机,新MP3……很多同学都尽情地享受着大学的美好时光。
而徐伟,三年多的时间里,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简单的,然而,徐伟并不羡慕别人。自己的新衣服不多,迄今为止最贵的一件衣服是199元的羽绒服。那还是在救人以后,原来的棉衣被冰冷的湖水泡得湿淋淋的,他不得不买这第二件冬衣。而那双被冰水浸泡过的皮鞋还在继续“服役”。除了一双已经破旧透风的球鞋外,徐伟已没有其他可以替换的鞋子了。听说要给贫困灾区捐衣服,徐伟主动捐了好几件,除了身上穿的以外几乎都捐了。
周围的很多同学早就有了手机。徐伟的手机是到了大三下学期才买的。周围的同学都说不好找他,徐伟就用自己的奖学金买了一个便宜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和发送短信,再没有其他功能。
在冰湖里救人时,徐伟手机掉到水里坏了,被救学生的家长给他送来了1000元,还要给他买个新手机。而他却把家长给的1000元捐给了天津市联合助学基金会,并在信封上写着:请交给那些更需要的人。第三天又急忙通过老师告诉家长:“手机已修好,不要破费了!”有人说他傻,但了解徐伟的人说:“徐伟这样做在大家的预料之中,他虽贫困但更重情义。”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徐伟朴实、谦和、自强、自信。如今,因为救人的义举,鲜花和荣誉纷纷向徐伟涌来,徐伟依然是原来的徐伟,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会这样做的,正好让我赶上了。”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