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对话,追踪郑和的航迹

2007-06-14吴长荣

航海 2007年5期
关键词:船队郑和西洋

吴长荣

上世纪90年代,我有幸跑了几年大远洋,涉足五大洲;特别是经常航行在东南亚和东非一带,我对郑和七下西洋有所研究,所以跑了不少郑和船队曾到达过的古港口,如印尼的南旁港(揽邦港)、泰国曼谷、新加坡(淡马锡)、印度的坎贝港、科伦坡(高郎务)、肯尼亚的蒙巴萨(慢八撒)、沙特的吉达港(秩达港),多次经过霍尔木兹(忽鲁谟斯)海峡等等,都是郑和下西洋重要登陆港或航经处,所见所闻,历历在目。

(一)印尼南旁港联想

1996年11月11日,我们工作的四万多吨油轮“东利”号,从沙特在红海的延布港装油,驶进了印尼苏门答腊(苏门答刺)东南的“沙鱼咀”南旁港,与爪哇隔巽他海峡相望。这里就是郑和海图上所标示的“揽邦港”,港阔水深,是天然良港,但仍未建码头,所有巨轮“皆于海中驻泊”,现有多艘几十万吨的巨型油轮驻泊作油库,“惟驾三板于各处来往”。现建有一条狭长的木质栈桥码头伸到海湾中,便于机动三板船接送船员上下油轮;这里“天气长热如夏”,多雨水。海湾中卖水果的小舟非常特别,很像“中”字形,中间一竖为小舟身,左右两旁为两根毛竹管,前后两横为两根粗竹,约有十厘米粗细,将小舟与左右两根粗毛竹扎在一起,左右这两根粗毛竹在海中的浮力,足以保证小舟平衡而不倾覆,跑遍五大洲,第一回见到,既原始又科学。

我们晚上乘小“三板舡”去岸上小镇购物,清真寺播放着古兰经的诵读声,可见当地居民信伊斯兰教者不少;商店多华人,“凡在市卖物皆是妇人”,这些华裔很多会华语。市场多水果,有香蕉、椰子、甘蔗、石榴等。汽车站有现代的大巴士通附近的巨港(旧港),约个把小时即可到达。

巨港非常著名,郑和下西洋时称为旧港或三佛齐、佛林邦等。明初广东人陈祖义犯法后,举家畏罪潜逃到此,聚众作海盗几十年,劫夺客船财物,并自封酋长,建立武装。

永乐五年,郑和二下西洋,返航至此,遣人招抚,陈诈降,是夜,陈率众匪来劫宝船;郑和事先已得到情报,及时指挥迎战,一举围歼海盗五千多人(可能夸张),烧盗船10艘,获7艘,生擒陈祖义,解京处斩,为民除害,保障西洋远航的畅通。今天,我望着这南旁港湾,昔日就是郑和庞大船队经常驻泊的港湾,这62艘宝船可能常常来此操练备航,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我估计约有88米长),最少可装三千多吨,气势何等雄壮!郑和航海图可佐证。

1993年12月31日,我们工作的十三万吨油矿两用船“巴西胜利”号从巴西装铁矿去北仑港,由于马六甲海峡水深限制,改由爪哇的龙目海峡北上,过泗水、三保垄等海面。我眺望着两岸的两座活火山,虽不喷发,但响声隆隆。想当年(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船队航行至此靠岸,正值爪哇东、西王交战激烈,获胜的西王以为郑和是东王请来的救兵,竟一轰而上,误杀170多人,郑和大怒;真相大白后,西王请罪遭罚,被令赔偿黄金6万两;到1407年9月,郑和第二次下西洋至此,西王无力赔偿,得到永乐帝谅解免除,以示友好。想当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经过这一带海域,浩浩荡荡的船队真是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二)暹罗——泰国曼谷机场遇麻烦

我国古书上称泰国为暹罗,至今还有泰国米被人们称“暹罗米”。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到达暹罗和王都,随行者马欢的《瀛涯胜览》里对暹罗国有详细而生动的概述,其中如:“国中为僧尼极多,僧尼服色与中国颇同,亦住庵观,受戒持斋……下民买卖交易,一应钜细皆决于妻……”由于现在泰国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经常运“航空油”去泰国,所见所闻可印证上述描写。被称为佛国的泰国,家家门前有小佛亭庙,社会上僧尼极多,可能规定儿童象服兵役似的必须去当几年和尚、尼姑;各处的寺庙都金碧辉煌,僧人众多。普通僧人斜披袈裟,也是米黄色,或打坐诵经,或洒水扫地。去市场购物,多为妇人主持、议价、结账、收款等,男子则开车,动手搬货。经商开店的华裔很多,泰国人对我们很友好。1992年第一次到泰国是拉差港,晚上登岸游玩,返回时迷失方向,一位青年华裔用高速快艇将我们免费送回船,一生难忘。

曼谷建有纪念郑和的三宝公庙,我很想去看看。1997年4月,我们工作的船运油到泰国梭桃港,我独自一人“放船”经曼谷回上海,同去的小兄弟们一个月前已回上海,代理派车送我北上去曼谷,未进市区便见到一条沿海的高速公路在拓宽为双向12车道,从高架上看曼谷河,一片繁忙,泊满轮船,装卸货物的隆隆声不绝于耳,想当年郑和统率着200来艘宝船和二万多船员来此进行水上贸易,肯定也是一片繁忙。我一路上留意市里众多的庙宇,希望看到纪念郑和的三宝公庙,手中抱着照相机随时准备抓拍!可惜没能如愿。

代理把我送到北边的廊曼国际机场便开车走了,而我却遇上了麻烦。当我进了这座泰国最大的机场,过了安全门,海关官员检查我的护照、海员证与机票,说我出关有问题,而我的洋泾浜英语又差,“毛门特”他叫我在一旁等一会,便拿着我的海员证走了。我非常着急,非法出镜?担心了半个多小时,才来了一位会些华语的官员,出示了一张英文出关表格,要我重新补填,我逐项填写,最后签上拼音与中文大名,官员也逐项与我的海员证对照后,“OK!”我急匆匆走进了一间候机室,室内已有三十多位旅客,唧唧喳喳说着上海话,阿拉阿拉的,他们也是搭这班东方航空公司班机回上海,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三)马六甲海峡与马六甲兴起

新加坡,昔日郑和称为“淡马锡”。我曾由于工作的船到此修船或补给机会,约十次光顾该港,观赏它的繁华。在几年的远洋航行中,多次经过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每每经此,白天高楼大厦便映入眼帘,夜里从很远的海上,便可看到新加坡的灯光将夜空映得红红的,在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先生光临前,大批华人早已在此拓荒,使之成为一大商埠。郑和庞大的船队也来此贸易,然后西进马六甲(满刺加)。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古老的城港,这里的口岸便于宝船停靠,郑和特地出资发展,建设马六甲城,在此建有官厂(仓库)和双道栅城,存放金银财宝和货物;下西洋的宝船返回时也在这里等候聚集,伺机回国,所以它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补给地和整合地。每每经过马六甲,我们遥望此城,西北长长的老岸山坡,联想到它至今还保留着当地百姓纪念郑和的“三保庙”、“三保山”、“三保井”等等。

我们工作的船经常进出马六甲附近的巴得生港,距马六甲港近百公里。看到马来人至今还是老风俗:“饭用盘盛、手撮而食”。很多居民从事渔业,在马六甲海峡里捕鱼为生,这条海峡是世界上海盗最猖獗的“黄金水道”,海盗武装日趋现代化,机枪快艇,手机通讯,行动迅速,劫船杀人,无恶不作。我们每次夜里经过海峡,船上探照灯不停扫射海面,船尾挂满照亮海面的工作灯,七八支水龙喷射着水柱壮胆,艘艘海轮如此,成为海峡中壮丽的夜景。而船员们还是胆战心惊,草木皆兵,对讲机里也常传来他船的惊叫声:“船长,海盗登船了!……”

想当年郑和船队经过这里,气势非凡,威风凛凛,早令当时的小小海盗们“闻风丧胆”,龟缩在众多的岛屿里。

(四)到科伦坡,多想去看《布施碑》

当我们顺着海峡向西北航行,经过槟城,到达苏门答腊西北端的亚齐海面,便可看到一座形如帽子的孤立岛屿。它就是帽岛,又名龙涎屿。岛形优美,也很别致,给人印象深刻,这座标志性小岛与海峡里众多的岛屿差异很大。这里便是明朝时期东、西洋的分界处,其西为西洋,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洋东边。那时,郑和船队从这里继续西行,到达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的“高朗务”(科伦坡),郑和不但在此留下了闻名的《布施碑》,还在此进行了一场自卫战。

1996年10月15日,东利轮从延布港装油去印尼南旁港,当月27日驶进科伦坡港补给燃油,该港有两条人工防波堤组成,郑和那时至此虽也泊于此水域,但不是港而是海。我向东对着科伦坡市区眺望,但无法登岸去科伦坡博物馆一睹永乐五年郑和在此所立的《布施碑》。当时他赠给锡兰佛寺大量的金银财宝与佛器,并立碑纪念,《布施碑》以汉、波斯、泰米尔三种文字刻成,是上世纪初发现的,并移至博物馆。郑和此次布施影响很大,尤其是锡兰山国国王认为明朝太富有了,便怀有贪婪之心。

永乐七年,郑和率领62艘宝船,12万7千名官兵来到高朗务,送给国王及其贵族很多礼物;但国王亚烈苦奈儿图谋不轨,令其子向郑和索财不得,诱邀郑和上岸进城,背里发兵五万前来抢夺宝船,而阻郑和于岸上。郑和识破他的阴谋,暗地派人返船,率二千精兵登岸,由郑和指挥奔袭空虚的王城,生擒其王;五万番兵闻之复救,又被郑和机智击溃,可见郑和是位身经百战的军事家。这就是著名的锡兰山自卫战。

(五)坎贝附近看“神牛”

过了锡兰山,郑和船队兵分三路,一路沿岸北上古里国(印度西海岸的今“卡利卡特港”)和印度西北部的坎八叶城;或从古里向西北去波斯湾的忽鲁谟斯(霍尔木兹)。一路向西去阿丹进红海,直抵天方国的秩达(今沙特的吉达港)。另一路向西偏南去东非沿岸的木骨都束、麻林地、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港)。

印度的坎八叶城也是一个古代贸易港。1997年1月1日,“东利”轮装货到附近的坎生拉港(两者都在同一地域)。我们坐着机动三卡到一个叫安定当姆的古县城时,人还没走出花边装饰的车门,小三卡已被老少乞丐团团包围,马路上的“神牛”任意乱逛,汽车司机见到这些毛色光亮的神牛便停车避让。印度的咖喱鸡与薄饼非常有名,香港一位轮机员请我们去品尝这些美味,生意倒不忙,就是等了太多时间。返回中,自然去购买印度传统的工艺品:铜盆和银盆、铜质花瓶、铜铸神像等。

(六)忽鲁谟斯与霍尔木兹海峡

约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和船队到达现今之波斯湾海峡进口处的“忽鲁漠斯国”,这是下西洋中的重大发展,为以后三次下西洋活动带来了推动力。马欢记叙忽鲁谟斯说:“风俗醇厚,无贫苦之家,若有一家遭祸致贫者,众皆赠以衣食钱米,而救济之。人之体貌丰伟,衣冠楚楚标致。王及国人皆奉回回教门。诸色铺店皆有,只无酒馆。”1996年6月20日,我们到达伊朗霍梅尼港。忽鲁谟斯与忽鲁谟斯海峡就是今伊朗的格什姆岛和其所处的波斯湾出口的霍尔木兹海峡。由于此海峡不宽,每次经过时,格什姆岛的海岸看得清清楚楚。郑和航海图上将其画成图中央之岛,其航道右侧的“撒刺林屿”即今霍尔木兹之西南岸的阿拉伯半岛,多高山;海峡内十多座孤岛犬牙列齿,十分狰狞,光秃秃黑油油的,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巨轮,不见一草一木,也无人居住;只有一座叫“的打马”的船形岛上有气象台。海峡是波斯湾的咽喉,这些岩岛就是“嘴里的尖牙”。海峡水流很急;海湾很少见到雨,所以马欢说“雨少露多”。“航海图”上在忽鲁谟斯岛的南面画有很多有名字的小岛,大概就是上述这些尖牙岛屿,形状也像。这里干旱无雨,天气炎热,一次我们船在此空调发生故障,又是吹火风的七八月,晚上虽睡在露天,也热得无法入睡。这里白天晴空万里,不见一丝云彩;当地气象预报均为50℃上下;不知当年郑和与二万多官兵在这里怎么熬过来的,特别是第五次下西洋到达这里真好是七八月的火风季节。“忽鲁谟斯”是郑和船队重要的贸易港与最后一次下西洋返回集合地,也是七下西洋的终结地。

在郑和航海图上,位于忽鲁谟斯港对面的阿拉伯半岛东尖角地区,也是郑和船队活动频繁的地域,如图中的罗法、麻实吉、迭微(迪拜)等等众多地名,今属阿曼和阿联酋;今阿联酋的迪拜环境好,肯定是郑和船队常泊之地,我们也经常来迪拜港装油,该港湾风平浪静,市面繁荣,金饰品琳琅满目,现今建有世界最高塔楼;而且巨轮停泊在海上也可装卸油。

(七)在秩达(吉达)港急煞人

郑和船队沿着阿丹(今亚丁),经过红海口的丕林小岛,它起伏很少,然后北上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至秩达港(今吉达港)。该港今为沙特的贸易大港,人口达一百多万,各国外交官多驻此,所以称“外交之都”。“自秩达往西行一日到王城”,可能指圣地麦加,因为秩达是去麦加的必经之路。

1992年7月23日,“自由钟勇士”号上一名外派船员发急病,弯靠到吉达港抛锚救治,病人被接上岸后,恰逢星期日,港方也不与我们联系,而船上所运原油是西西里岛上一家炼油厂急等着的油货,不断来电催货;苏伊士运河也已按排我们船过运河,船却在这里耽搁了两天,损失严重。我立在甲板上,望着吉达港市区,绿色片片是树林,这在阿拉伯半岛是少见的美景;红海中游艇飞驰,白帆飘飘,真是避暑胜地。可我作为外派领队那有心思赏景。吉达吉达,令我终身难忘的古老海港。我虽无法找到郑和到此的遗迹,但可见到岸上的“男子缠头长衣浅鞋,妇人盖头,卒不能见其面,”“国法禁酒”情景与古代无异。

(八)神奇的蒙巴萨(慢八撒)

郑和船队去东非的麻林地(今肯尼亚)慢八撒(今蒙巴萨):一为从秩达港出红海,沿木骨都束(今索马里)经哈丰角南下至慢八撒;另外直接由锡兰山西行至此。

我曾两次到过神奇的蒙巴萨(慢八撒)港。当年,我们从红海延布港装油,沿郑和航线南下,过哈丰角。哈丰角竟是海边的一大片平地,其背后则是高山林立,平地可做几十个足球场,却不见一户人家,令人称奇!哈丰角海域的海豚也竟相为我们表演,大展风采。4月,我们抵达肯尼亚古老海港蒙巴萨(慢八撒),风光秀丽,树林青翠,炎热多雨,英国殖民统治遗迹多多。说它神奇,在港湾的左边岛上,我仔细观察,发现一座洋房的石砌护栏上布满了白色海贝壳,说明它沉入过海底很多年。据说这岛已几次沉浮而出没于海面。这里偷渡客特别多,此行我们船上便抓到两个仅穿短裤叉的偷渡客。郑和当年曾在这一带垒石建屋,掘井取水。

肯尼亚沿海北部(“麻林地”,即今肯尼亚麻林地区)的帕泰岛、拉穆群岛上的上加村等几个村庄民居中有中国建筑风格,特别是门饰。有不少古墓葬有中文墓碑,可惜已经被盗,附近海域有中国式木质沉船。少许村民自称中国人后裔。他们的体貌到有几分像中国人。蒙巴萨博物馆展品中有不少中国古瓷器。

在郑和航海图上,慢八撒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航行最远的地方,它比欧洲航海家达·迦马于1497年到此要早76年;西班牙伟大航海家麦哲伦死于菲律宾后,其余部于1522年才到达蒙巴萨,并烧毁多余的帆船,这比郑和船队部分船员到此整整晚了一百年。

猜你喜欢

船队郑和西洋
美国乙烷进口对发展我国大型乙烷船舶的影响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
淡水河谷40万吨级大型船舶船队对铁矿石供应链的影响
二手散货船可能“轻松”贬值20%:美国鹰散航运(Eagle Bulk Shipping)主席Zoul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