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老先生的新八卦

2007-05-30周立民

新民周刊 2007年4期
关键词:小说史八卦张爱玲

周立民

我觉得更需要反思的是学者们,特别是那些深谙此道借此招徕读者目光和点击率的学者们,实际上是利用公众对于学者这一身份的信任度来营私肥己。

夏志清先生算是资深学术明星了,想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争相传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盛况真替夏先生得意。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那部小说史摸也没有摸过的人,可是也都能"谣传"夏先生的高论。加上他所推崇的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在大陆红得烫手,夏先生也自然红得发紫。有时候觉得夏先生真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妙人儿,仿佛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他就送什么来,比如讲了多少年左翼,闷得慌了,听听他批批左翼文学,那个痛快啊!生活好了,小情小调的事情多了,学学《围城》的俏皮话、谈谈张爱玲笔下的小女子毕竟是一种高级的风雅。当然,"夏公"是有学术创见和学术勇气的,他的小说史里鲁迅占22页,张爱玲却有38页!看看这么多年,大陆学界衮衮诸公煌煌巨著哪一个敢这么来?

没想到86岁的老明星,学术活力依旧不减,最近《南方周末》上的访谈《中国文学只有中国人自己讲》高论迭出时时让人瞠目结舌。比如,"中国作品大都千篇一律,其实唐诗也不好的,诗太短了。"短就不好吗?这话怎么像小学生赌气说出来的。关于鲁迅的一番高论更是妙趣横生了:

《伤逝》写的是许广平之外的另外一个女朋友,没有人提过。这是真事情,大家不敢讲。他们研究了半天,不敢去问他,真是的。没什么难为情,他又没有太太,不出名以前也有女朋友。没有人提,真是奇怪。开始看《伤逝》,就觉得很有真实性,你感觉到了吗?他的经验就是靠自己嘛,《肥皂》里的老头就是他自己。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虚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没有的……

夏志清批评鲁迅毫不稀奇,就如他也并不讳言自己的反×立场一样。稀奇的是他这番高论从何而来?我忙去向几位鲁迅专家请教,他们也一头雾水,看来都是"研究了半天,不敢去问他"的人啊,但作为学者"敢"字当头不算豪杰啊,你得有根有据啊,如果"这是真事情"又是独家秘闻,你得摆出来,否则那不成了专传没有影儿话的长舌妇了吗?---还是用个现代的词汇吧:八卦!你的独立见解也好,哪怕政治偏见也罢,倘是有理有据即便别人不接受你的观点,至少也会有几分尊重,但如果去大谈八卦,突然会让人觉得此非学者所为。

吴中杰老师提醒我,此说并不新鲜。鲁迅在1926年12月29日致韦素园的信中就曾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鲁迅感叹做人愈难,可是我觉得夏先生的学问却越做越容易了,单就这篇谈话而论,很多话都像教主说出来的,都是不讲缘由的判断句。比如"我觉得中国文学本身不够好",尽管采访者一再追问"你讲的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他也避而不谈。

难道真像有网友说的,夏先生是老糊涂了?后来我看到夏先生这段话才多少明白几分:"他(指夏先生的哥哥夏济安)的日记生意好得一塌糊涂,9个月的日记写的是他如何爱女学生的事情。鲁迅、郁达夫的日记都很差,都是空的。《夏济安日记》重版以后,销路很好。大陆也出过了,你去买两本。帮我捧捧场。"郁达夫的不论,至少鲁迅的日记就是私人的生活记录,并没有将它打扮成日记文学的意思,所以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很好很差,之所以差乃是鲁迅犯了"可恶罪",倘若同样的日记主人换作张爱玲,那就另当别论了。更重要的是,夏先生是老成精了,他太知道媒体的作用,赶紧趁机去推销《夏济安日记》。问题也就出在这上面,当下确实有很多的学者深知媒体的力量,不断地去给媒体爆料,常常发出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高论,把本来很需要学理的学术问题变成了娱乐新闻般的八卦消息。你当然可以去批评媒体没有社会责任感甚至格调不高,但我觉得更需要反思的是学者们,特别是那些深谙此道借此招徕读者目光和点击率的学者们,实际上是利用公众对于学者这一身份的信任度来营私肥己。

夏先生所不喜欢的鲁迅告诫过我们:"我们应该分别名人之所以名,是由于那一门,而对于他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戒。"夏先生的"纵谈"给我们上了另外一课,那就是所谈的是他的专门学问,你也不可当真。

猜你喜欢

小说史八卦张爱玲
九月雨
伏羲创八卦
邯郸淳《笑林》与“笑林体”文体独立的示范意义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浅议《中国小说史略》之“略”
Ireland and Joyce’s Novelette
世相八卦
世相八卦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