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圈十年:“香港制造”似水流年

2007-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21期
关键词:香港电影娱乐明星

孙 冉

2002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性工作者阿金用一个晚上讲述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前半生发生在香港的欢场,在一次次冰冷的性交易中却道出了那个弹丸之地的人间温暖。故事不乏世俗色情,却真实、积极、励志。

这个杜撰中的香港女人是导演赵良骏《金鸡》里的主角,之后成了香港人心中的精神偶像。她身上折射出的乐观精神,也被反复引申为所谓“香港精神”。

这个精神既存在于想像中,又折射于每个港人身上,如果有,那即是:不逃避世俗,也同样不放弃乐观、积极。影片中,阿金用身体的态度迎合时下的胃口;影片外,香港人不停地转换着姿态迎合着时代的节拍。

导演赵良骏用130分钟,讲述了香港人面对的一个现实,这个现实50年不会变——世俗或干脆说是低级趣味,是香港人(更是香港娱乐圈)无法逃避的深层结构,但其表层却呈现了乐观、积极与主动。

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

赵良骏用新片《老港正传》讲述了另一个香港人内心的世外桃源。一个叫老左的港人,在香港做放映员,边缘得不能再边缘。他一辈子爱着北京天安门,却只在梦里去过。他和阿金不同:他内心崇高、彻底排斥世俗,他的生活态度是承受而不是迎合。他和他的老婆像一双筷子品味着香港40年来的酸甜苦辣,后来他的儿子带着他的梦想“和另一支筷子”回到大陆去品味西部大开发。

老左这样的人,被隐喻为那些追求个人境界与道德的人,他们排斥时下流俗与香港社会格格不入,时刻爱国且时刻有着美好坚持。

影片以一曲《星光伴我心》收场,情绪深陷香港娱乐圈对当年星光灿烂的流连,还有一去不复返的无力感。这种感觉用导演赵良骏的话说是“消逝”,一种无法改变的消逝,像沙漏一样无法逃避。

在采访中大多数香港的娱乐人惋惜着这种“一去不复返”。

事实上造成这个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香港人自己。文化评论人林奕华说,香港人如果不是那么功利和反智,情况原没有现在这么糟糕。在他看来,所谓的“香港精神”,就是不断地迎合时流的精神,香港娱乐人自己完成了逐渐消逝的这个过程。而且态度始终乐观、积极。

一边迎合一边消逝

香港著名戏剧人林奕华这样描述当下的香港娱乐圈:已经煮了很久的一个火锅,虽然有新的东西加进去,但根本不足以把那些已经蒸发了的东西填补回去。

这口锅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翻滚,80年代沸腾,90年代焖锅,到了如今已是微火清汤。

如今的香港人都还在津津乐道过去的黄金十年,那时香港作为亚洲的好莱坞,除了本港票房,还坐拥台湾、东南亚和日韩的大量投资。

那时香港电影好卖到,只看明星,黄金万两的地步。片商只要看到有明星加入,钞票就滚滚进来,全然不看你有没有剧本,导演是谁。这种状态持续了整个80年代,电影的精彩通常靠明星个人的耍宝来支撑,由此捧红了一批最早期的以周润发为代表的巨星。

传媒人查小欣描述,那时候香港电影的周末午夜场火爆到周三票就已经售完,看完全程打不到车回家。后来,午夜场好着好着就没人看了,直至午夜出租车排着好长的队。

以当时的龙套演员周文健为例,1986年,刚入行的时候他一年收入不超过10万港币,到了90年代最初的几年,他跑龙套一年就能拿250万港币。那时候,香港的艺人封闭得要死,只知道有香港,台湾、新加坡的艺人根本混不进来,内地只知道一个巩俐、张艺谋,一年上一次香港娱乐头版。

从依靠明星来支撑整个电影工业,到不注重明星个性,沦为简单的赚钱工具,香港明星的地位也自此贬值。

之后,市场急转而下。影人普遍认为,祸端是东方不败。

1993年,由林青霞主演的《东方不败》劲收票房,卖火了东亚市场,卖到了欧美。也引起市场的跟风,各电影公司连环开拍《东方不败》的系列,单是那一年就有7部。造成南郭泛滥,质量急跌,加上其他烂片,一下子让外埠市场恶心了。自此不再盲目认星给钱,不敢买这系列、那系列。

这直接导致了电影投资市场的资金短缺,没有钱难为无米之炊,香港电影开始日头朝西。

此时,日韩的本土电影开始崛起,加之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投资者看不到香港电影的赚头,也都棒打鸟兽散了。

周文健入行时正赶上最好的时候,虽只跑龙套,却经常和明星混迹在一起。那时做电影的有班子之说,如成家班和洪家班,制作包圆,合作融洽。而如今没人投资了,班子散了,大家只好散兵游勇式找活。

同样,很难再有一部高投入的电影只为捧单个明星,多国联合的群星才能引来多方集资。

从星相上看,自2002年开始,香港娱乐圈大星陨落,罗文、张国荣、梅艳芳、黄(雨沾)谢世,人们惊呼一个时代去了。可自此再也没等到新星鹊起,娱乐圈中人才流失,青黄不接的现象才被人看到,事实却早已如此。

1997之前,香港人心浮动,娱乐圈中做得最有名的一批人开始各奔前程。周文健回忆,那时身边的圈内人就有5%~10%的有钱人毅然离开,要么去好莱坞发展,要么干脆去加拿大养老。

前不久,香港国际影视展公布了由参展商、买家投票选出的最具票房价值香港男女演员和导演,榜上有名的明星依然还是梁朝伟、张曼玉这样的“老面孔”。

导演尔冬升早就预感到香港明星存在的断层,“很多人才都纷纷流失到外面去了,电影界要想办法多给这些有才华的人一些优惠条件,让他们留在本地。”

80年代末,第一代明星谭咏麟和梅艳芳表示不再拿奖。查小欣评价,其实这是个很漂亮的说法,既是为了给新人空间,其实也是一个完美的谢幕。因为他们已经霸占歌坛太久了。而如今这种情况在现在音乐颁奖礼上依然可见,所谓老脸长青。

1997年后,唱片业遭受了灭顶的冲击,这既有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当时内地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许多艺人对于领奖开始不感冒,因为以前获奖与销量有关,张学友获奖了,那时唱片能卖上百万张,现在却只卖15万张。所以很多艺人的公司都会考虑出席是否值得,因为还要花费化妆及衣服的钱,而且很多时候艺人都在内地做宣传也根本无暇回来。

如果说香港娱乐圈有三代明星的话,前两代多以演戏而走红,如周润发和刘德华,均是从无线培训班出来,先演电视后从电影中攀红。而到了第三代谢霆锋,则多是以唱歌发家。虽然如今的唱片业早已不景气,但通过打歌宣传的方式还是推出新人的最快方式。英皇星艺文化公司的行政总裁徐岩告诉记者,如今造星的过程已与造产品无异,推出新人,歌好不好无所谓,要的是知名度,人红了再做演出和代言人,钱就来了。

明星的星光已不再那么荣耀。周文健形容以前在街上看到张国荣,会感觉他在

闪闪发光。而如今他和周润发在街头拍戏,路人看到顶多多看几眼。明星的神秘感被狗仔队的刻意放大且恶搞摧毁到全无,“如今想看明星,在堂会就看得到,谁还去买票看你电影。”周文健说。

查小欣在香港商业电台主持娱乐评论节目多年,采访过大大小小无数明星,她形容谢贤以前来做节目时,会坐黑色加长林肯,下来一身白西服,白皮鞋,头发服帖,手插裤兜,款款神情。她感叹这才像明星,而如今很多新人穿着破烂仔裤和拖鞋就来做访问了,还自称简约主义。

当本土市场越来越小,内地市场的崛起使得香港许多艺人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在新一轮的主动迎合中,香港娱乐圈打开了加速消逝的魔盒。

但这一次他们发现自己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已今非昔比。世道可能真的变了,香港的艺人们主动学习普通话,可机会还是没有巩俐、章子怡这些内地明星多。

融合的机会和代价

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娱乐市场池浅人物多,出路只有走出去。

“这形成了香港娱乐圈的最大特性——主动迎合”,北京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说。而这种迎合一直没有停过,从迎合台湾、东南亚、到日韩,再到1997后,掉头北上。

近几年内地电影市场飙升,2002~2007年,内地的电影票房的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再加上综合收益,如录影带,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香港主动走上合拍片之路。

当年黄百鸣就曾感慨地说,北望神州,这么大一个市场,到底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进来?于是,向内地的主动迎合既是香港电影的策略,也是不折不扣的自救。

其实1983年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是第一部香港进入大陆的合拍片。只是那时的合拍,是以香港片的身份在大陆拍摄外景及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成规模的还是这10年,尤其是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后,合拍片没了限制,题材变得宽泛,双方开始加强制作和资金上的融合。电影版权共有,同时享有全世界分账的形式。

表面上看,香港演员与制作班底与内地的融合,已经很难分清许多合拍片的归属是内地还是香港。

而自90年代初,香港娱乐圈最早去好莱坞的一批著名导演如吴宇森、陈可辛,在游荡一圈后,四五年前开始也纷纷回国,而向内地发展成为了他们选择的主流。

CEPA后,有一拨香港知名导演开始主动研究融入大陆,去年香港总产量51部电影,其中合拍片就占了39部。

于冬认为,不出五年,一些香港台湾的电影制作基地都会搬到北京,他们可以平时在北京上班,周末回香港的家。因为不仅是他们,整个世界电影工业的目光都盯着这里。

除了电影,以拥有成熟的造星工业著称的娱乐公司也开始进入内地。

香港著名的娱乐公司英皇娱乐集团早在90年代初就与北京电视台做过英皇杯新秀歌唱大赛。之后还陆续成立了中北英皇演艺学校,以及代理它在全部国内业务的英皇星艺公司。

这家公司既代理香港艺人来内地的工作,同时还签约内地艺人。去年他们与中央电视台合办《梦想中国》,并将前三名纳为其旗下艺人。

1997年后,香港艺人向内地发展成为趋势,唱片到内地宣传,电影与电视参与合拍,以及数不过来的各种大小演出和广告合约。

而在以前,周文健回忆,以前在香港混不下去的艺人才会选择去台湾或内地发展,然后再翻红回香港。

1999年他第一次去内地拍了一部合拍电视剧《上海之恋》,却没想到一直热播,两年后他再去上海,在餐厅还受到了热烈的簇拥,跟刘德华在香港的待遇一样。

2003年,周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北京,可是连龙套都跑不上了。如今,他每日只看内地娱乐新闻,已是一口京腔京味。他说,圈内很多朋友都来北京发展了,多是散兵游勇,虽然红得慢,但总好过那个日益衰落的香港娱乐圈。

香港文化的悲哀

这10年,香港的娱乐人看到的是香港味的消逝,内地的娱乐人却看到是香港人的融合。

前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认为,香港电影这种模糊化的态度,也并非坏事。他始终认为所谓的“香港电影”就是大中华电影的概念。

伴随着唱片业的滑坡,电影市场的萧条,香港人对于电视的关注却始终不减。追根溯源,香港的一切娱乐精神皆来自于电视。在电视还是主流媒体的70年代,伴随经济起飞,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在电视上。无线电视台从1967年创台到1976年,被林奕华称为是香港的电视文化最有活力的几年,出了很多像徐克、许鞍华、杜琪峰、林岭东这样的创意人才。

当时,电视的节目类型很多,综艺、连续剧、单元剧、纪录片以及一小时的电视电影,节目用影射的手段来表现社会时事。而到了1977年,无线高管紧缩支出,梁淑仪带着一批人出走。这些人,之后带活了香港电影。

而之后的无线电视台,节目日益固化,大走煽情路线。这种情况从1981年至今,已有25年没再改编节目安排。

林奕华认为这使得香港没有累积创意人才和编剧制度,更没有对创意加以尊重。做创意的人大部分都流失了,坚持下来的人赚得比10年前还少。这是直接导致香港电影和音乐没落的诱因。

香港日前正在热播一部叫《师奶的兵团》的电视剧,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完全抄袭美剧《绝望的主妇》,但香港人不在乎,300万人如痴如醉地跟看。

“香港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内在机制——对新东西很抗拒,因为会威胁到他的安全感,怕被人觉得笨。”林奕华说。

然而最令林奕华担心的是,这种80年代的香港——表面上繁盛里面却千疮百孔的分裂状态,内地人却对此格外钟情。他说,“香港制造早就死了,但很多人却还面对着一个埋葬在棺材里的尸骨留恋。我怕这种反智的状态会影响日后的内地文化生态。”

“香港文化的悲哀之处,是识时务的聪明人比比皆是,但愿意改变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这是一个以消费来定义人生意义的社会。”林奕华说。

猜你喜欢

香港电影娱乐明星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
谁是大明星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