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沙拉夫:孤注一掷
2007-05-14刘婉媛
刘婉媛
执政8年后,穆沙拉夫再次使用强力手段巩固地位。未来巴基斯坦政局的关键在于:议会选举是否能够如期举行,穆沙拉夫是否信守承诺辞去军职,穆-贝联盟是否得以搭建成功
今年以来的巴基斯坦政局,低气压中随时呈现山雨欲来之势。2007年11月2日,一场风暴终于来袭。
当天下午5点,所有私营电视台的信号全部被中断,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成为惟一的电视媒介。该电视台报道称,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将军宣布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并颁布一项临时宪法令。
在声明中,没有提到“巴基斯坦总统”。这是穆沙拉夫的另一个职务。
一个多小时后,表情严峻的穆沙拉夫出现在电视上。在这个事先录制好的对全国讲话中,穆沙拉夫指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狂潮已经危及巴基斯坦的安全与稳定,而某些司法部门人员对行政的干涉影响了国内的团结,“此时再不采取行动,就等于让巴基斯坦自杀。我不能坐视这个国家自杀!”
根据临时宪法令,宪法被中止,但政府及议会正常运作。与此同时,风暴旋涡中的首席大法官乔杜里被解职,另一名高级法官哈麦德·多戈尔被穆沙拉夫任命为新的首席大法官。
在首都伊斯兰堡,政府、议会、法院等要害部门跟前有重兵把守,一些道路实行管制。除此以外,伊斯兰堡街头显得相当平静。
当在电话上对记者谈及国家所经历的这场风波,在伊斯兰堡经营汽车零部件买卖的亚瑟尔显得很茫然,“我的生活和生意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这个国家显然已经受到了伤害。”
“第二次政变”
用巴基斯坦《黎明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来说,这是穆沙拉夫的“第二次政变”。1999年10月12日,穆沙拉夫曾通过一场兵不血刃的政变,推翻了谢里夫政府,身为陆军参谋长的他从此成为国家元首。
穆沙拉夫第二次采取强力措施,事实上是有预兆的。在一个月前的巴基斯坦总统选举中,穆沙拉夫获得了胜利,但此次大选中的另外两名候选人——最高法院前大法官和现人民党副主席向最高法院提起申诉,指称身为军人的穆沙拉夫,本身不具备候选人资格。
最高法院定于11月15日前宣布裁决结果。据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向该报透露,首席大法官乔杜里曾给他的一位朋友打电话,称最高法院中有8名大法官认为穆沙拉夫不具备参选资格,而另外3名大法官则支持穆沙拉夫,因此,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将是穆沙拉夫当选无效。
最高法院可能于己不利的裁决,无疑是穆沙拉夫下决心采取行动的原因。事实上,事事与政府作对的首席大法官乔杜里早为穆沙拉夫所不满。今年3月,穆沙拉夫以“滥用职权”为由暂停了乔杜里的首席大法官职务,在国内引发一场流血冲突。7月,最高法院裁决恢复乔杜里的职务,穆沙拉夫只好表示“尊重并接受”这一结果。
刚刚度过解职风波的乔杜里随后做出一个裁定,允许穆沙拉夫的政敌——前总理谢里夫回国,这对于穆沙拉夫又是一记重击。9月10日,流亡海外7年的谢里夫飞抵伊斯兰堡。然而,他仅在机场停留几个小时就被当局驱逐出境。一个月后,乔杜里再做出裁决,命令政府允许谢里夫回国。
在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国内极端主义呈蔓延之势。今年7月爆发的“红色清真寺”事件中,极端分子与政府的冲突导致100多人死亡。从9月开始,原本相对平静的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地区的部落中,也出现了亲塔利班的极端势力。极端分子绑架当地政府官员和平民,甚至凶悍地将6名警察和军人斩首示众。为此,巴基斯坦政府出动了2500名军人,对该地区进行清剿,但结果并不顺利。而与此同时,极端组织的传统势力范围——西北边境瓦济里斯坦地区的恐怖活动有增无减,近10万政府军已经在那里战斗多日,仍未摆平局势。
极端宗教势力严重威胁巴基斯坦社会的稳定和穆沙拉夫的地位,而司法机构却并不配合政府的打击行动。乔杜里牵头的司法系统多次拒绝为政府所认定的恐怖分子定罪,让政府处境尴尬。穆沙拉夫在全国讲话中指称,法院所判定无罪的恐怖分子嫌疑人中,有61人再次回到恐怖主义活动的行当中。
因此,穆沙拉夫发动“第二次政变”,清算“不听话”的法官们,在许多观察家预料之内。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在穆沙拉夫颁布紧急状态令之后,包括乔杜里在内的7名大法官拒绝接受这一法令。穆沙拉夫政府轻描淡写的一句“国家已经不接受他们的服务”,解除了他们的职务。
目前,这些法官们已经被押送回各自的住所,软禁在家中。
贝·布托的选择
11月4日,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目前没有对紧急状态令设定限期。他还暗示,原定于明年1月举行的大选有可能推迟举行。
“选举日期可能有所变动,但我们还没有最后决定。”阿齐兹说。
根据巴基斯坦宪法,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而议会则由全国性的大选产生。原定于明年1月举行大选是关乎巴基斯坦发展方向的重要选举。为了巩固执政地位,穆沙拉夫此前与流亡海外的人民党主席贝·布托达成了权力分享协议——人民党支持穆沙拉夫执政,以此换取大选后贝·布托出任总理;作为合作条件,穆沙拉夫将辞去军职。
如此这般,为众人所诟病的军人执政局面将迎来转机,巴基斯坦将重新走上民主轨道;穆-贝合作的政治格局,将有助于巴基斯坦的长治久安。
然而,穆-贝合作的两位当事人都似乎有些犹疑不定。虽然穆沙拉夫多次暗示他愿意脱去军服,但在10月的总统选举中,他仍然军服在身。而贝·布托所领导的人民党,在总统选举的最后一刻退出了投票,让穆-贝合作顿时显得前景黯淡。
大选的可能推迟,让政局平添许多不安。还政于民的承诺,似乎更加遥不可及了。
目前,穆-贝合作的大门并未完全关闭。事实上,巴基斯坦政局因为紧急状态而风云突变之后,贝·布托的选择至关重要。
今年9月,贝·布托结束8年的流亡生涯回到巴基斯坦。10月19日,她的车队在卡拉奇遭到自杀性炸弹袭击,100多人在爆炸中死亡,而布托本人逃过了一劫。让人们难以理解的是,就在巴基斯坦政局极度微妙的这几天,贝·布托却去了迪拜“探望家人”。
11月3日,贝·布托在100名安全人员簇拥之下回到卡拉奇。此前,她在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反对穆沙拉夫的紧急状态法令。
当前,一些反对派人士呼吁民众举行游行示威。为此,政府已经逮捕了500名持异见者。总理阿齐兹表示,这是一个必要的“预防性措施”。
分析家认为,如果贝·布托的势力发起抗议示威,穆沙拉夫很可能难以控制局面。但是,从目前看来,贝·布托的“反对”只是停留在“恢复宪法”“按期举行议会选举”这些口号上,只字未提“示威”“抗议”。巴基斯坦媒体评论说,为了维护自己“民主政治拥护者”的形象,贝·布托必定要谴责政府的“违宪”举措,和穆沙拉夫保持距离。但是,观察家普遍相信,贝·布托依然对穆-贝合作寄予希望。
现实的矛盾
尽管穆沙拉夫的举措充满争议,但在伊斯兰堡的商人亚瑟尔看来,穆沙拉夫仍然是摆平巴基斯坦政局的惟一人选。“我不懂政治,我只是希望国家稳定。你想想看,除了他(穆沙拉夫),谁还能摆平巴基斯坦各方诸侯呢?”
穆沙拉夫在1999年上台之时,谢里夫给他留下一个烂摊子——经济持续衰退几近崩溃,国家外债高筑。穆沙拉夫在稳定政治的同时,努力发展经济,大力吸引外资。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巴基斯坦经济规模在8年间增长了50%,人均收入提高了25%。穆沙拉夫由此收获了民众的拥戴。
社科院亚太所巴基斯坦问题专家叶海林指出,巴基斯坦政治一直是在威权和民主之间摇摆。历史上出现三次军方领导人出面调停国内政治纷争的情况,而三次调停都演化为军事政变,陆军参谋长最后成为国家领导人。而出人意料的是,三次军事政变的主角后来都创造了巴基斯坦经济高速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三个黄金十年,即阿尤布·汗时代,齐亚·哈克时代,以及当今的穆沙拉夫时代。
多年以来的巴基斯坦政治,在宗教与世俗、文官与军人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只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能掌控大局,把握各种势力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似乎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的政治惯例。
由此看来,巴基斯坦政治现实充满了矛盾。但无论如何,军事强人已经表达了脱去军装的意愿。近日,穆沙拉夫提拔基亚尼将军为陆军副参谋长,似乎真的是在为自己辞去陆军参谋长一职做好准备。
在穆沙拉夫孤注一掷,使用强力手段排除异己之后,要使这场政治风暴逐渐平息,巴基斯坦必须走完几个步骤:议会选举如期举行,穆沙拉夫信守承诺“弃武从文”,穆-贝联盟搭建成功。这样,巴基斯坦政治拼图中的每一个方块才可能顺利归位。反之,难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