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奶就是娘

2007-05-14

杂文选刊 2007年14期
关键词:太史公安禄山干爹

《古今谭概》:隐士在街上碰见一个乞丐向路人讨钱,声音很凄婉,却没什么人搭理他。于是隐士跟乞丐说:“喂,叫花子!这样要饭,鬼才睬你呢!不如叫我一声太史公爷爷,我赏一百块铜板给你。”乞丐觉得这笔生意不错,赶紧连叫了三声“太史公”。隐士一听,高兴得要死,连钱带包通通丢给了乞丐。

这段故事本来是夸奖司马迁的,意思是说他这个人值钱,身价高,单凭“太史公”三个字就能混到不少饭吃。但我们从中还可以咀嚼到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太史公和钱之间,存在着一种利害关系。只要有钱,就能从别人嘴里买到“太史公”的头衔。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类似的关系。比如说“奶”和“娘”。客观的情形是:奶归奶,娘归娘;娘未必有奶给你喝,给你奶喝的人未必是你娘。如果光认奶不认娘,错误就和这个乞丐差不多,只知道钱而不知道太史公了。尽管如此,信奉有奶就是娘的“惟奶主义”者,还是大有人在。对他们来说,有“奶”是检验“娘”的惟一标准,重要的不是“娘”,而是“奶”。唐朝叛臣安禄山,就堪称这方面的楷模。

安禄山本姓康,母亲阿史德是突厥部落中装神弄鬼的一名巫婆。《新唐书》说安禄山出生时天上一片光亮,野兽们全都跑出来狂呼乱嚎,以致惊动了当地的地方官,要把他搜出来杀掉,幸好他母亲躲得快,才得以免遭不测。这情形跟耶稣诞生的时候差不多,所以我读书读到这里,并没有产生特别敬佩的感觉,只是权当又念了一段圣经而已。

安禄山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是他叫爹认娘的能耐。他从小就死了亲爹,但这并不妨碍他有很多干爹干娘。据史书记载,安禄山起码有四个干爹一个干娘。其中,最早把他带进权力圈的是幽州节度使张守圭,而把他拉上权力高峰的则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唐玄宗。安禄山从步入官场的那一刻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惟奶”倾向。谁对他的仕途有利,谁能给他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他就对谁唯唯诺诺,百般谀媚。张守圭嫌他长得太肥,他连饭都不敢吃饱。唐玄宗和太子一起时,他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太子”。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时,他则先拜贵妃后拜玄宗,说:“我们蕃人的习俗是先母后父。”直哄得干爹干娘乐不可支,戒意全无。朝中一班重臣,更是被他摆布得舒舒服服,一个劲儿地竖着大拇指替他说好话。

唐玄宗有一次指着安禄山的肚皮说:“又肥又大的,里边装着什么呢?”安禄山信誓旦旦地答道:“愚臣肚里装的,全是对皇上的一片忠心!”事实上,这种依赖“奶水”来灌溉的“肝胆相照”,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就像兔子尾巴一样,长不了。安禄山的胃口越来越大,朝廷的“奶水”越来越少。一场持续将近八年之久的“抢奶”战争,终于在公元755年北风萧萧的冬天爆发。有意思的是,安禄山从各少数民族部落中收养了八千人做干儿子替他冲锋陷阵。更加有意思的是,安禄山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死于一个圈套,死在经常伴随他出入华清宫、侍候他更衣沐浴的心腹李猪儿的乱刀之下。而这个圈套,正是他的亲生儿子安庆绪精心设置的。安禄山泉下有知,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儿子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为了喝上更多的“奶水”,连亲爹都敢宰!

安史之乱过去一千两百多年之后,安禄山的叛军曾经烧杀抢掠过的河北地区,出了一个名叫李真的人物。媒体上有消息称,李真认了一位高级干部做干爹,正是由于干爹的荫庇,李真在宦海中游刃有余,一帆风顺。我不知道这消息是不是“路透社”的杜撰。但说李真善于巴结领导,那倒是千真万确的。在他眼里,领导越大“奶”越多,要想在官场立足,必须不断换“娘”。有一次,他回家躺在沙发上让母亲替他按脚,因为老人动作迟了一会儿,竟然破口骂道:“你他妈的快一点!”这副有“奶”就是“娘”的嘴脸,使我再次嗅到了安禄山“惟奶主义”的奶腥味。

即此可见,在“奶”和“娘”之间,认“奶”还是认“娘”,实在是人生当中至关紧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它关系到你的成败,你的荣辱。

猜你喜欢

太史公安禄山干爹
“太史公牛马走”
杨国忠的预言
太史公“恤”
太史公“恤”
拜干爹
拜干爹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
从拼爹到拼干爹
干爹的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