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兮虞兮奈若何等
2007-05-14王重旭等
王重旭等
虞兮虞兮奈若何
王重旭
有一首歌谣唱道:“小妞小妞快快长,长大了好嫁官长,穿皮鞋,咣咣响。在家里花衣裳,要出门披大氅;要睡觉三道岗,绸缎被窝两人躺。”
这个歌谣有好几个版本,究竟哪个版本是正宗,还待有兴趣的人去考证。但是不管哪个版本,无一例外都透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一个女人再有本事,也不如嫁个当官的。换句话说,一个女人,只要嫁个当官的,这辈子就有福可享。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嫁给当官者后享福的一面,却忽略了嫁给当官者后无奈的一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诗是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时,写给爱妾虞姬的。虞姬是秦末的一个美女,因为仰慕英雄,便跟了霸王。当时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豪杰之中,没有比项羽更有霸气的了。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倾倒了无数英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兵败垓下之际,面对爱姬,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便轻飘地把她给打发了。可怜虞姬如花似玉的生命,顷刻之间丧于剑下。
古往今来,英雄与美女的爱情故事,没有比霸王和虞姬更感人的了。一个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在文人的笔下,也不免儿女情长。可是,当我细细品味霸王诗的时候,却品出了那诗的话外音:“虞姬啊虞姬,事已至此,我再也没有办法救你了,你还是自己了断吧!”男人的自私在霸王的身上表现得相当的含蓄,却又淋漓尽致。危难之际,他没有千方百计让虞姬逃走,虽没有弃之如敝屣,却不愿留给刘邦。那么路只有一条,让她去死。这虽然有些残酷,但至少说明霸王还是很在乎她的。
英雄与美女,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共同主题。所以,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在这块骨头上啃来啃去。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是英雄与美女,其结果却大不相同。西方的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而我们的英雄则是爱美人更爱江山。所以,西方的英雄大都以为美女去死来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或纯真爱情,而我们的英雄则是以让美女为自己去死来成就自己的英雄业绩;在西方,英雄爱美女是生命之爱,而我们的英雄爱美女则是把玩之爱,宠爱之爱,性爱之爱。所以一到关键时刻,无论什么信誓旦旦,便都化为乌有。只不过,我们的英雄们在不被私情所左右的同时,还是会表现出一丝的眷恋和无奈的,项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便是一个佐证。
其实,作为一个女人,有时是十分可怜的,无论她是嫁给君王还是英雄,极少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唐朝的时候,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可是半路上,将士们认为这场动乱因杨国忠而起,便杀了他。而杨贵妃是杨国忠的妹妹,留下她必生后患。于是要挟皇帝,你不杀了她,我们就不走。关键时刻,在唐玄宗的眼里,比杨贵妃更重要的是江山,是皇位。所以还是以大局为重,亲自下令,将杨贵妃勒死于马嵬坡。当将士们将白绫套进杨贵妃的脖子的时候,不知这位多情的唐明皇是否也像项羽那样,含泪说了句“虞兮虞兮奈若何”呢?将士们终于又开始前行了,度过危机的唐明皇无论如何还是松了口气。但是,后来的中国人还是被唐明皇的眼泪所感动,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还是被文人墨客演绎得异常凄美——“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这样,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不但把男人的罪恶,男人的自私,男人的卑鄙,男人的怯懦,都轻轻地一笔勾销了,甚至还升华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
美女西施本来是范蠡的情人,为了越王的“卧薪尝胆”,范蠡大义凛然地把她献给了吴王夫差。不知西施是无奈从命,还是欣然前往;不知送行的路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范蠡,是否也在心里念叨“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女王昭君本来是汉元帝的嫔妃,只是因为元帝身边美女如云,又因画师作祟,阴差阳错赠给匈奴。可是临行前却发现昭君其美无比,只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能硬着头皮做义无反顾状,君王的面子就是国家的面子。不知元帝望着昭君的背影,是否也在心里念叨“虞兮虞兮奈若何”?“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刘皇叔的发明。因为刘备要匡扶汉室,要以天下为己任,没有兄弟们的帮助是不行的。“衣服破了可以补,手足断了不可续”,和匡扶汉室的大业比起来,夫人何足道哉!所以,当兵败新野,糜夫人为刘备的大业跳井自杀的时候,这位刘皇叔除了惊悸“几损我一员大将”外,不知有没有在心里为那位临死还反复表示“妾死无恨”、“死何足惜”的糜夫人念叨一声“虞兮虞兮奈若何”了。
不过,这些人和吴起比起来,多了几分缠绵却少了几分英雄气。
春秋的时候,鲁穆公想起用吴起为将,抗击齐军,但是又一想,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于是便犹豫起来。吴起知道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家里,砍下妻子的人头,献给鲁穆公。鲁穆公看到了吴起的忠心,高兴了,连自己的老婆都杀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便命吴起为大将,一举打败齐国。不知吴起在砍深深爱着他,并为他生儿育女的老婆的头的时候,是否也会在心里念叨“虞兮虞兮奈若何”?
其实,吴起的老婆还是有些不会做人,虞姬是在关键的时候自己把自己杀死的。这样,就使得虞姬在历史上留下名来,后人也可以在她的身上写出许多动人的故事。而吴起的老婆却是由自己的丈夫亲手杀死的,这种被动的死,只能让人在感动吴起的无私精神之外,又多少有些毛骨悚然。若是吴太太自己为了鲁国的安危,为了让吴起能当上大将军而自我了断,这事就相当圆满了,那她就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就会青史留名、万人景仰了。也许,吴起如果能在落刀之前,向她申明大义,晓以利害,然后再说上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话,想必她也会像虞姬一样,用不着吴先生动手了。
【选自王重旭著《读史质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版】
中间色
星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科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发现,人们对颜色的选择越来越含混,而真正的、纯正的颜色开始退出舞台。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不喜欢所谓的纯色,人们不再喜欢大红、正绿、纯蓝。无论是广告牌,还是日常装饰物,人们对颜色的要求越来越趋于中间色。最开始,人们把大红变为枣红、橘红;把大绿变为浅绿、嫩绿;把天蓝变为湖蓝、粉蓝。进入二十世纪后,这些颜色的变化更加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你分辨不出它到底是属于蓝色还是绿色,是白色还是灰色。
这种中间色充满了生活的各个角落。纯正、纯朴、鲜明的成分被更多地挤掉。人们说话、办事以及对事物的表述,也都蒙上了更多的灰色。
某单位李主任决定办一件事,还没有办,已经受到一片好评,大家都说李主任英明,有点子。只是夸
了半天,当有人问李主任要办的到底是什么事时,真正能回答上来的人没有几个。赞扬只是讨李主任一个喜欢,让他满意,彼此亲和。至于他要办的那个事,和众人无关,和众人对他的好评更无关。虽然赞扬和事情本身非驴非马,但这就是当今社会。
张局长和客人吵了一架,吵得很凶,人们都深感不妙。谁想,客人一走,张局长就笑了,开心得很。下属说张局长真是宽心肠,我们都怕您气坏了。张局长反而一愣,说我哪儿是真吵啊,真吵我不得气死?我只是要让对方知道我不让步。我是故意拉下脸,故意大嗓门——原来张局长的生气是摆给人家看的,不是他的真正态度。
王经理和同事们一起出差,路上有下属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没笑,王经理却被逗得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有人悄悄问王经理,您怎么笑成这样,这个故事不好笑啊。王经理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它不好笑,我是让下属知道我欣赏这个笑话,欣赏他这个人。你当我是真笑?真笑我可笑不出来!
赵总和大家出游,一路上总是板着面孔,一点也不快乐。大家很担心,想法让赵总开心,讲了一个又一个可笑的段子。可还是没把赵总逗笑。赵总回家,老婆问,听说你这一路都不开心。
赵总笑了,说开心,一路上都开心,可我不能不板着面孔啊。这次出去,下属多,我不严肃点,今后还怎么领导他们。他们讲的段子真是幽默,好几次我都差点笑出声来,可我不能笑啊,我一个老总,整天笑.多轻浮。你得时时让人觉得你不高兴,不高兴的领导才有威慑力,哪能轻意笑呢!
张科长接到一封转给郑处长的信。张科长给郑处长打电话:郑处长,我这有您的一封信,我是给您送到办公室去,还是送给您的秘书?一屋子人都说张科长,咱忙得脚丫子朝天,郑处长的办公室又离着咱一栋楼,你让谁送去?张科长放下电话一笑,谁有工夫给他送!客气,客气懂不懂!他不来拿,就永远在咱这搁着!原来张科长的话就是让对方来拿,说的却是送。现今像张科长这样说话办事的人真是太多了。说东是西,说南是北,得绕一个很大的弯子。
现代社会,人们在态度的表达上早已复杂化,笑不一定有笑的成分,怒也不一定有怒的成分;说好也不一定是真在说好,说坏也不一定是真在说坏;骂人的不…定是真在骂人,捧人的不一定是真在捧人。就像颜色,红已经不再是纯红,绿已经不再是纯绿,蓝也已经不再是纯蓝。你要仔细分辨了。
据心理学家测试,如今有一半以上的人讨厌纯红、纯绿、纯蓝。含混的中间色让大家无法接受纯正简单的东西,已经不习惯了。就像一个纯朴真挚的人,如果突然走到我们中间,我们反而要生出疑问,他是不是一个傻子,或是精神不正常。这无疑是人类的一种遗憾。
社会讲究诚信,而诚信是所有人的事情。只有大家都讲诚信,社会才有诚信可言。然而连笑,连骂,连怒,连好话坏话都已经变异,都已经靠不住了,人还怎么能讲诚信!
【原载2006年11月28日《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