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及其培养
2007-04-29管月泉李楠
管月泉 李 楠
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形成是在篮球运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自觉地进行自我意识训练和教练员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基础上,不断总结,反复磨炼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在技术训练中培养青少年的篮球意识
1.1基本功的训练
对最基本的篮球基本动作要反复练习。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但单一技术训练不能太长,要根据比赛规律逐步过渡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训练时要多假设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教练员还应及时分析某项技术的战术背景,并配合逼真的示范,用诱导性的方法引导队员体会该项技术的战术背景,使队员体验运用技术的条件和时机,让队员逐步适应,加深理解,培养队员随机应变的能力,提高运用技术的水平。
1.2大力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实践证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对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运用与应变,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空间、方位和距离,准确地判断出迅速变化的各种关系,才有可能确定运动方向,采取有效的行动,因此,在技术教学的初期就必须重视队员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提高用眼余光的观察能力。扩大注意范围,也就是扩大视野范围。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观察效果的优劣,视野广阔接受各种方向角度、距离、速度的刺激就愈多,视觉条件反射的基础就越厚,反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篮球意识形成的范围就愈宽广。其次,要选用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例如:运球用眼的余光照顾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的全面移动情况;快攻沿边线下必须用侧身跑;接球后尽量面向球篮等。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型技术衔接中,积极引导队员善于观察,提高队员在意识指导下运用与应变技术的能力。
1.3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场上瞬息万变,这就要求运动员有快速敏捷的应变能力,对场上的变化做出较快的反应。教练员要设法通过各种变化信号刺激,以及采取多变的对抗条件进行训练,以提高队员的反应能力。
1.4发展特长技术
在全面培养和提高基本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根据队员各自的特点,注意有意识的发展其特长技术动作,引导队员练出一手或多手绝活,诸如“神投手”、“控球手”、“快攻手”等等。
2在战术训练中培养青少年的篮球意识
2.1掌握战术结构特点及其配合规律
篮球比赛中攻守技术各有其结构特点,有基本配合规律及战术形式,而任何一个具体的配合方式都具有个性特点和特殊规律。只有掌握战术配合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掌握自己队伍具体战术配合的特殊规律,才能充分发挥队伍的主观能动性。
2.2明确战术位置及其职责
教练员必须对每个队员意识的强弱,担负的职责,进行全面的分析,使队员明确位置分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各种位置上专门的战术意识。教练员还应力求队员在战术中做到全队战术有机统一,既有提出共同的行动准则,又有不同位置上队员的特殊要求和个人战术行动的标准,使队员在各自的位置上共同建立起牢固的动作习惯和条件反射,形成良好的战术意识。
2.3在战术训练中培养视觉选择性
为了保证运动员在攻守战术制约下准确地反映战术行动,除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一般视觉分析综合外,还必须培养正确的视觉选择力,这样才能在瞬间判断作出正确地行动。由于对抗条件不断改变,对运动员配合中的视觉选择性反映力要求更高,它不同于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观察后的印象纪录,而要求运动员在全面观察基础上,把视线集中在特别引人注意的位置、区域和人物身上。这是培养运动员战术应变意识正确基础。所以在战术训练中不仅强调扩大视野,还要善于把场上其他九个队员的配合行动收入视野范围,从中进行观察、选择与分辨,进而对下一行动做出正确决策。
2.4在实战中强化篮球意识
篮球实战是对抗训练最集中、最尖锐的表现形式,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手段。比赛中的一切攻守行动都是瞬间的应答性行动,要在极短的瞬间对对手的攻防行动做出反应,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使自己掌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所以,教练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队员多参加激烈的比赛,掌握对抗的技巧,在比赛中培养队员的战术意识。
3丰富运动员篮球知识。以培养青少年篮球知识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不但要求运动员具备充沛的体力,而且要有发达的智力。发达的智力来源于运动员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如果运动员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要想在比赛中很好地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在激烈对抗中表现出机智、灵活的反应能力,以及对抗、战术的创造性是不可能的。篮球意识往往是通过运动员对战术的理解、运用和技术的发挥来体现的。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掌握准确全面的技术动作,掌握全面的战术结构,明确自己在战术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任务,此时所需的技术动作的规格、变化,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加深理论学习和训练,运动员才能得心应手。所以,运动员的聪明才智、专业理论和知识基础,对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起着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