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

2007-04-24魏智渊

人民教育 2007年24期
关键词:康桥建构内心

魏智渊

教师是一个让人一言难尽的职业,在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背后,有数不尽的辛酸与无奈。许多年轻人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并不十分明白自己为什么做教师,只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于是仿佛觉得被投入到了一场无休无止的恐惧与劳役之中。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适应学生,跟在老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在学校、家长、学生的众多要求之间寻求平衡。最终,因找寻不到明确的目标,多数人陷入既定的程式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分数而奔波,为稻粱而发愁,守着三尺讲台直至退休。

在这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寻求过许多问题的答案,但是极少有教师在从教伊始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做教师?

如果说怎样做教师是一个技术问题,那么为什么做教师则是一个典型的意义问题。

技术问题构成了“小径交叉的花园”,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其中跋涉,但意义问题却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许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意义问题,因此常常不能坚守内心(也往往无所谓内心),只是任由学校、家长、社会流行风气以及内心的欲望引着我们茫然地朝前走,不知道走向何处。

因此,在各类教师“兵法”、“技法”盛行的今天,张康桥老师的新作《为什么做教师》便显示出独特的意义。我以为,这是在新课程逐渐走向深化的过程中,每一个想要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教师,必须追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教师?张康桥老师的回答是:为学生做教师,为家长做教师,为学校做教师,为国家做教师,为生命做教师。教师的本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

这些回答,不是肤浅地去迎合市场,而是经过深沉的理性思考之后提出的。教师的独立人格与工具性,人师与经师,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对所有这些他都在认真思考后再提出有鲜明个性的见解。

而为国家做教师,更是将教师的职业意义放置在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下進行思考,只有在这多重背景之下,作为个体之“我”才不至于被流行风尚所泯灭,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这种意义的思考,最终有助于教师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只有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哲学,教师才能够摆脱习惯以及流行风气的奴役,真正地形成高度的专业性,从容地应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况。

这时教师的职业生命,已经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它实际上在帮助教师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成为更高意义上自我实现享受生命的个体。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从而让我们从日常琐屑中抬起头来,摆脱奴役,看到更高远的天空,获得作为教师的真正的自由与尊严。

读了这本《为什么做教师》,跟着作者张康桥认真反思教师生涯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的写法化繁为简,寓极深的道理于极浅显的文字之中,内容丰富又条理清楚,富有时代感,读来颇有收获。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猜你喜欢

康桥建构内心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再别的岂止是康桥
建构游戏玩不够
放手让孩子撞南墙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康桥,我心中的圣桥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