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改变学校命运
2007-04-23施久铭钱丽欣
施久铭 钱丽欣
要善于把课题“做大”
2001年,刘良斌来到深圳市华侨城中学(以下简称“侨中”)做校长时,学校刚刚从华侨城集团公司学校转制为南山区公办学校。
2002年,侨中所在的南山区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开始实施新课程。
当时,南山区的所有学校都在讨论将新课程理念付诸实践的问题,侨中也不例外,除此之外侨中还肩负着“二次创业”的重任。
面对挑战,刘良斌提出,要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在新课程改革中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对于侨中来说,就是通过课程改革来实施素质教育,用刘良斌的话说就是进行“课程素质化”探索。
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即“通过显性与隐性课程的开发,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文明人应有的素质”。
刘良斌决定将“课程素质化”设想作为课题向市里申报。
2002年12月,侨中接到了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通知,《课程素质化的探索与实践》被正式批准立项为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一般说来,学校做的课题都是侧重某一方面甚至某个具体问题的,是“做小”,但侨中的课题,刘良斌的雄心是把它“做大”:做成一个探索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全局性课题。
从2003年1月开始,侨中为课题开题做了充分的准备。
“前期的资料收集非常丰富,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为了找准研究突破口,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反复研讨论证。”刘良斌说。
更为重要的是“围绕着教师如何做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素质化的基本理论、《学生素质化积分表》解析、怎样做课题结题等,学校请来了相关专家进行专门指导。”从准备到结题,教师培训始终没有间断。
半年之后课题正式开题。
侨中专门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制订了“操作方案”,整体推进课题,对于课题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反馈交流。
“做大”不是“做空”。在大课题之下,学校又筛选设置了18个子课题。子课题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进行申报,基本上覆盖了初高中的主要学科。
90%的一线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在课题管理上,侨中要求课题操作规范,避免随意性,子课题都要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研究资料统一建档。
这样一做就是5年。
5年来,课题研究逐渐成了学校工作的常规内容。
5年来,借着课题的“做大”,侨中也逐渐被“做强”:
“‘课程素质化的追求激发了教师的教学主動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日常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和合理的课程设置,促使侨中的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副校长余耀贤说,“5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00余人次,师生科技制作、课件获省级以上奖近50项。”
2007年1月,18个子课题顺利结题。这只是新的开始,5月底,侨中以《课程素质化实践与探索》为基础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正式开题。从此侨中的教育探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侨中的这一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基层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课程改革的有效尝试,”刘良斌说,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让课题“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最实用的抓手,最宝贵的推进器和孵化器”。
让我们去稍稍领略一下侨中是如何把课题当作教育教学“孵化器”的。
实用性是学校课题研究的“灵魂”
18个子课题之一的《新课程中学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创新研究》经历了“坎坷”。
“这个课题申请下来后原来的课题牵头人却调走了,任务临时落到了我的头上。”物理课题组成员,现在是教导处主任的蔡树男说,“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办,继续做?物理组里我正带高三,几个骨干教师都要兼做行政,一个快要退休了,感觉没法做了,想放弃。”
“后来鉴于课题的重大价值,省教育厅直接来函,希望我们能把这个课题做下去。我们去问刘校长该怎么办,校长赞成我们做下去,并保证学校给予经费和物力支持。”蔡树男说。
得到学校的支持,物理组克服困难开始了他们的研究。
“这个课题主要围绕新课程的物理实验开发,因为学校在实验开发上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申报这个课题时就自然想到了这个点。”谈到课题的起源,物理组最年轻的成员王高林老师这样说。
找准了研究“点”,课题便不再高深莫测了。
“我们做课题没有很硬性的规定,非得把什么做出来。只是大家在教学过程中想到了什么,相互讨论,感觉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解决,于是大家就一起动脑筋来做。”
最让王老师觉得自豪的是课题带来的教学效果,“开发新的实验器材并把它们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是对课堂教学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事实证明我们创造的新教具和实验器材在教学中都很有效果,非常受学生欢迎。”
课题中有一个案例来源于王高林老师的一节课。
那是一次全国教学比赛前,王老师准备的是《光的反射》。
以前讲到什么是光的反射时老师多是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就完事,王老师在准备过程中觉得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光的反射效果的直观感受,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教具加以突破。
他找来了几个激光棒,插进一个平面,依据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原理直接显示出来。不过新的难题出现了,“因为是三根棒,一根棒作入射光线,另一根作反射光线,这些都好解决,可中间的法线怎么显示?如何放置?三根光线在一个平面,如果法线直接放置,肯定会把其他光线挡住。怎么办?”
问题即课题。束手无策的时候,物理组老师们就凑到一起想办法,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找到了办法,“用铁丝组成一个圆形支架,并且采用空心管作支架,光线可以穿过它,这样三根管放在一起就清清楚楚了。”
从问题出发,老师们还解决了许多教材中没能解决的实验问题。
同样是教《光的反射》,同一课题组的李富松老师就发现用一个光源在黑板上没办法实现光的反射效果,激光棒上的光线打在黑板上之后因为与黑板接触,反射马上衰竭。“于是李老师做了一个发散光源,无论多远多久,光都一样亮,一下子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课题组还用恒力牵引办法解决了第二牛顿定理实验中物体加速运动造成的误差问题,这项成果被认为是现在这一实验中最好的方法,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而这些成果最后都收入到了《新课程中学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创新研究》课题报告中。
在老师们看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很多时候,情况是这样的,上课需要了,而现有的实验对教学来说效果不好,我们就会自己去创造。”“课题就是你认为教学有需要,便和大家一起去做、去研究,这样做课题显得格外有价值。”王老师说。
老师们的想法和校长刘良斌的观点是分不开的,他常说,“基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是校本研究的最大优势。”
他还要求老师们“做课题不搞花架子,要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而不是专家先制订题目然后用实践去检验。”
再来审视侨中的其他子课题,我们会发现:化学组也选择了实验开发作为课题切入点;政治组课题是与思想政治学科相关的社区资源开发与运用;数学组则选取课堂模式的探索;语文组关注的是学生作文的实证研究;还有综合实践课以多元智能在实践课中的运用为研究出发点……
正因为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紧紧抓住“实用性”这个原则,这些成果才得以现实地转化为侨中的教育实践。
“侨中的课题是很实实在在的,在中学这样的教学单位,要搞纯理论课题就是走了偏路。实用性始终是中学课题的‘灵魂。”刘良斌总结说。
把学生的思维打开
“课程素质化”课题关注的焦点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就是要探索将学生思维打开的途径。
把学生的思维打开首先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课老师余丽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浩昂的孩子,生物成绩不太好,所以不喜欢生物课,每次见到生物老师扭头就走。我的课题中有一个案例是关于研究VC含量变化的,浩昂也加入了研究小组并担任了小组长,每一个实验方案他一定会和我讨论。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操作上会有很多问题找不到原因,而这些问题必须借助专业的生物知识来解答。于是我鼓励浩昂去找自己的生物老师帮忙。浩昂很不情愿地去找了生物老师,老师很认真地进行了辅导。接下来课题一次次的失败,浩昂免不了一次次去向生物老师讨教。这个过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渐渐地,生物课上浩昂不再讲话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每次见到老师还热情地打招呼,生物成绩一下子从30多到了60多分。”
在余丽的课题《多元智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里曾有一项调查,她发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只有19%的学生愿意去直接问老师,绝大多数是自己解决或者问同学,还有一些学生习惯等老师来讲解。于是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师生互动。她设计了一张表,表上这样写道:同学们,在项目评价中,你跟老师沟通的次数将影响你的学分,跟老师沟通6次得5分,沟通5次得3分,5次以下得2分。“按这种标准沟通次数少的有可能就拿不到学分,所以学生必须跟老师交流,而且这些是很容易实现优秀的目标。学生跟任课老师关系一密切,成绩就会上升。”余老师说。
課题成果使老师们相信:课堂教学“变得越有目的性,师生互动越强,越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便越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不仅如此,把学生思维打开就是要从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转到对学生学科素养、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上来。
高中数学组的课题结题后,周爱国老师将“数学思想”这个词挂在了嘴边,这是课题的关键词,它要求“在教某一个模块知识的时候,首先要明白这一模块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深刻领会它们对学生的要求,然后才能根据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教学,不能凭空来进行。”周老师说。
而教物理的蔡老师最近在思考“实验思维”的问题,启发来自于课题报告。他说,“实验思维培养和我们的课题有很大关联,因为结题报告是我在做,所以我要更多地从理论层面去总结实践方法,这样的过程肯定使你在课堂上站得更高,学生的反应肯定也不一样”。
比如说教“平抛运动”。
“这一课我重点讲研究方法,即从猜想到实验证明的过程。我会问学生如果让你研究平抛运动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请学生自然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这一教学果然奏效。
“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方案,我发现方案中有一个就是去年高考的实验题,令我吃惊的是,甚至有一个方案比去年高考实验方案还要好。”
对“学科素养”的关注背后隐藏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视。在蔡老师看来“什么是真正将学生思维打开了?”那便是“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处于创造性思维状态,享受思维探险的精神之旅。”蔡老师说。
而同样的问题在年轻的王宏老师看来则有另一番解释。
王老师自一进侨中就开始参与数学课题《高中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研究。区里的教学比武开始了,王老师被推荐到区里做公开课《三垂线定理》。第一遍,她按照教材的思路设计教案,中规中矩,教学也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把授课的重点放在了三垂线定理的运用上。设计完了她并不满意,但是又害怕按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难度过大,自己把握不住。于是她拿着教案去请教教研组长丁福兴老师,丁老师仔细听完她的课堂设计后说,“如果这样上的话肯定是没有希望得奖的,为什么不按开放式课堂的模式来尝试一下呢?”王老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丁老师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这堂课吧”。
他们对原来的教学设计细心地诊断,“教材系统是有自然性的,如果没有过渡教师只顾讲授,学生是不会参与的,这就无法体现开放性课堂的要求”。在丁老师的帮助下,王老师设计出一个崭新的课例。这一次首先是在三垂线定理的引入上做文章———“为什么会有这个定理,这是教材上没有而学生却想知道的,可以通过学生对线面关系的回顾很自然地过渡到三垂线定理。”于是这个看似古老而对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知识进入了他们视野,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自主探究出了简单的三垂关系。“教师在此基础上对这种基本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提升,然后引到三垂线定理的运用”。
至此这一自主探究的过程仍未完成———当老师引导学生从运用的角度回过头再观察三垂线定理的推导过程时,“学生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变得深刻了。”王老师说,“尽管我们并没有直接讲三垂线定理,而是用三垂线定理的运用反过来探索出三垂线定理,后用三垂线定理推导来看运用,然而从问题到定理,完全是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的结果。”
这节课在区里的教学比武中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表面上看王老师只是将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实际上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而更重要的是,它与其他课题一样,把学生的思维打开,让青春的思想、创造竞相涌流。
教育是把学生头脑中的智慧之火点燃。
侨中的课题研究就是要达至这样的教育境界。
从2002年到现在,随着课题研究不断深入,侨中的办学质量也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到明年8月,随着深圳湾校区建成,学校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侨中的素质教育探索会结出更多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