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的旅游图书
2007-04-04朱健桦
朱健桦
现今旅游类图书带给人们的概念已经脱离了原始简易的导游地图模式,带给人们的造型已经摒弃了文字叙述的单调和乏味,开始以“图”服人。此类图书占据各大卖场的显著位置,由此也带动了一批内心憧憬着自由和快乐的人们,使他们甘心暂时离开熟悉的地方,享受着每个旅途所带来的新奇和刺激。
2006年众多利好因素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放射性地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其中自然包括旅游类图书市场的良好发展。
深度文化、自助旅游图书迸发活力
目前市场上的旅游类图书,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首先是基本的观光式旅游书籍,此种书往往被称为“旅游指南”,其对于目前市场需求而言,仅是一本指引方向的图书而已。其次是深度文化式旅游,旅行者关心的不仅仅是景点的罗列,更关注于当地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同时此类图书融进了更多的历史追溯、文化思考,这样增强了可读性和文化内涵。最后就是自助体验式旅游。这其中又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定位于自助游的“导游”,此类图书内容包含了相关的衣食住行,由出版社和地方旅游局,还有许多旅游类网站共同协办,可以给旅行者更多的辅助力量。另一种是自助游的“参考书”,多数内容是以旅游者本身的亲身感受为基础,驾轻就熟地描绘出旅行者所有的感受,他们使得远足变成了一种人生状态,“目的地不是重点,关键是在路上”。这些自助游崇尚者的出现才在真正意义上刺激了旅游类图书出版的实用性和原创性以及时尚化、多元化。加之现阶段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民间写作的兴起,博客论坛的盛行,主体原创性在旅游类图书中得到充分张扬。
区域旅游、主题旅游图书蓄势待发
中国的2006年是个充满各种主题词的一年,旅游图书也从中找寻着自己的发展定位和方向。譬如,中国长征70周年引发了新一轮的红色旅游浪潮,不仅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的红色旅游产业,同时也引发红色旅游、中国长征内容的旅游图书顷刻间占据了各大书店的主要摆设区位,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又如,2006年7月,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顺利开通,使得原本神秘莫测的青藏高原向人们投射出一道耀眼的神光,指引着读者去参拜、去敬仰,原本图书市场上早已存在的关于介绍西藏自然情况的书籍,远远不能满足那些梦想亲临青藏高原的人们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说明青藏地区的路线、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宗教传统等信息的彩图版图书的流行。
旅游和图书可互利互惠
旅游图书的出版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目前多种主题的旅游项目层出不穷,例如:最新兴起的“多背一公斤”的慈善旅游,随着活动的展开深入,可能会开启老少边穷地区自助游的序幕,不但能满足自身踏足远游的愿望,同时还能通过自发的慈善举动,提供人们接触书,读好书的机会。2006年中非论坛隆重召开之际,整个中国都开展了接触非洲、了解非洲的文化交流。随之而来的,非洲地区的旅游也将会纳入众多国人出境观光游玩、洽谈商务合作的选择之列,那么此类的旅游图书就要打响先行者的旗帜,为之提供了解非洲的有效渠道。
其次图书的发行可以更直接地宣传旅游,很多旅行者着实在阅读相关旅游图书之后才冒出决心要身临其境的想法,自然旅游图书的广泛发行也就能带动旅游业的强势发展。
旅游图书并不仅仅限于对旅游爱好者的旅游支撑,它其实更是一种地域文化或者说是心境文化的一种梳理,对于那些不能亲身体验畅快淋漓的感官享受的人们,在字里行间和彩色配画中,体会游者所表达的自由心境、分享游走天地间的那份豪情,进入更加自我的无穷想象空间。
相关链接:
“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的监测数据,2006年前10个月,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旅游类图书动销品种有较为明显增长,期间旅游类图书的动销品种数达到6395种,相比2005年同期旅游类图书的动销品种数增加了649种,增长了11.3%;2006年前十个月的旅游类图书的同比增长率为18.5%,虽然较2005年的同期旅游类图书的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是其同比增长率也是远高于同期图书整体零售市场的同比增长率(2006年前10个月的同比增长率为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