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的建议 殷切的希望
2007-04-04
编者按:为进一步突出本刊特色,充实海外和港澳台板块内容,11月16日下午,本刊在商务印书馆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家出版行政管理人员、出版界老前辈、出版社社长和作者四个方面的代表,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在肯定杂志的办刊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为了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本刊的办刊思路,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我们特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择要编发,同时希望广大读者也为我们多提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于业界。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魏玉山:
今天我们是请大家来为我们出谋划策的,这个会的目的就是如何加强《出版参考》海外和台港澳方面资讯的内容。海外和台港澳资讯应该说是我们刊物的特色,但是现在出现了激烈的竞争,业内其他专业报刊,包括网络媒体,也都在不断加大海外和台港澳方面的内容,同时一些作者对小块的资讯不太感兴趣,原来一些很稳定的作者已经很少投稿,或者不投稿了,也有一些作者和稿件分流到其他刊物了。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就要不断强化自身特色,在内容上多下功夫。
目前,我们的海外信息无论是从渠道上看还是关注点上看,无论是从作者队伍上看还是从稿件质量上看,还都存在一些问题。《出版参考》1988年创刊,再过两年就二十周年了,从一个小刊物变成一个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旬刊,成绩固然可喜,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努力。
中国版协副主席 海飞: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议,《出版参考》是我工作的第一参考,感谢《出版参考》各位同仁所做的工作。
我非常同意《出版参考》应该在海外板块加大分量。现在改革与开放是并进的,往海外转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没有深化改革也就没有进一步的开放,中国的出版已经融入了世界出版。我过去一直看《参考消息》,但是这几年不订了,现在看人民日报社办的《环球时报》,听说它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参考消息》,成为人民日报社的主要经济支柱。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它的成功经验:第一,他有庞大的记者力量,我们做不到,但是可以考虑发展兼职,它有深层次的报道,第一手资料很精彩。第二,需要选聘外语非常好的网络人才。世界已经网络化,好的人才可以马上把网上的资源拿来用。第三,要把握几个事不能漏:世界出版方面的大事不能漏、新事不能漏、趣事不能漏、奇事不能漏。第四,举办活动。活动是办报办刊通行的办法,非常重要。
我衷心希望《出版参考》越办越好。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处长 王华:
我们一直很支持《出版参考》。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各项工作中,有很多内容可以提供,比如我们每年都会举办20多个活动,国际出版论坛已经办到第三届,而且是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的。9月还举办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赴台人数达到300多人。《出版参考》对于我们各项活动的宣传都做得非常好。
我认为《出版参考》关注的内容可以再扩展一些,比如中国加入世贸,国家在新闻出版方面做了一些承诺,现在正在逐步兑现,《出版参考》对此可多关注。还有网上销售等都可以是我们关注的内容。
按照中央的“走出去”战略,11月总署召开了“走出去”工作会,我建议,《出版参考》可以开辟一个“走出去”的专栏,结合这个战略做些文章。
作者代表 魏龙泉:
我是《出版参考》的老通讯员了,经常写一些小东西。《出版参考》是我们了解国外出版行业的一个窗口和桥梁。
《出版参考》现在资讯不少,但是觉得研究方面的东西少了些。我想我们可以抓住一些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比如“集团化”、“图书俱乐部”、“大字书”、“海外发行”、“连锁书店”等问题,这些都是《出版参考》应该重点研究和报道的问题。
作者代表、新闻出版总署版权管理司 于平安:
我非常喜欢这本杂志,经常投稿,与杂志社的编辑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
我在总署工作,掌握和了解出版业的情况比较多,但由于我不太了解杂志对哪方面的稿件感兴趣,所以主题怎么定,需要与编辑有更多的沟通。建议杂志的编辑对作者多一些具体的指导。现在《出版参考》编辑人手较少,很辛苦,建议杂志社可以增加一些人手。
最后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出版参考》海外板块的编辑工作能有更大的进步。
中国版协原常务副秘书长潘国彦:
我曾经是《出版参考》的老作者,写过一些文章,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不怎么写了,不是说不关心这个刊物了,而是感到缺少第一手资料。
现在《出版参考》是我国出版界唯一的海内外资讯交流平台,每期海外和港澳台的内容都很多。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关于我们出版界当前的热点、重点问题的论文应该多发一些;二是信息要增强实效性;第三是资料库建设,一方面可以点题来要,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资料,我们现在这方面关注不够。
在内容上,我建议:一是研究重点问题,比如说定价制度、教科书制度、各国的版权制度等,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话题;二是可以分批介绍国外大的出版商、世界上大的出版社团;三是对台港澳出版结构的研究,比如台湾有号称6000多家出版社,经常活动仅有600家,实际上出书的可能只有60家,香港实际出书的也不多,澳门实际出书的就更少。
中信出版社社长 王 斌:
我80年代开始当编辑,对《出版参考》感情很深,关于如何提高杂志质量,我谈三点看法:
1.定位要清晰。成熟的市场应该是一报一刊,但是我们这个不成熟的出版市场却容下了多报多刊,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刊物定位必须明确,给谁看。我个人认为,国际化的一些研究可能对当今出版业的改革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是不是可以将这个作为一个特色?栏目不在多,而在有特色。
2.内容方面要有主导性观点。在编辑编稿的过程中容易被作者拽着跑,这样的作品未必生命力持久。稿源的问题,由谁写,还是需要研究。
3.关于改版问题,要慎重。如果内容、资讯信息量不够,杂志做得很豪华,就跟其他杂志一样变成了垃圾杂志。所以杂志的出版形式应该服从你的定位,服从你的目标读者。
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副长长 常振国:
我们做出版,一般人的习惯总是不分析自己,忽视自己的特点来分析别人的特点。我觉得《出版参考》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最有特色的是海外和台港澳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获得?我们出版界每年出去那么多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带着题目去写,而不是他们带回来什么就是什么。这些题目应该是既有资讯的,也有深度的,不能总是谈一个老问题。我们要找重点人物、重点话题,篇幅不宜太长,表明观点就行。要站在一个点上,往下挖,不要往上看,往上看眼就花了。
刊物改版的问题,我觉得一定要慎重。第一,成本高了,定价要增加,这就影响购买的人;第二,信息量、特色定位是不是一定能达到标准。毕竟内容为王,改版不慎重很难收场。
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沈昌文:
我这几年比较多的是跟港台联系,台湾太值得我们注意了。看了很多材料之后,我越来越相信我的这种观点。我经常教导我的年轻编辑关注台湾的动向,可以跟台湾出版社的编辑建立关系。目前,我注意到一个倾向,他们正在把流行文化向深度发展,建立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的结合。
对于改版我觉得十分必要,另外《出版参考》是否可以自己办一个网站?我很希望我们增加系统的信息报道、系统的信息研究,适当增加一点厚重的东西,增加刊物的分量。所以除了一般的报道外我们应该有独家新闻。
建议《出版参考》努力争取新闻出版总署在政策方面的支持,我觉得政策性文件是办刊物很重要的背景。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
《出版参考》1988年创刊的时候,虽然杂志很薄,但是“干货”多,可以说该刊根红苗正。据我了解,这么多年《出版参考》也没出现过导向问题,很稳。是否改版,应该是在人力物力合适的情况下水到渠成。
经营工作要提上日程,有些单位采用“协办”,这样可以提高其他单位的知名度。在作者方面,撰稿人可以不局限于出版社社长,这些人一般比较忙,很多大的民营书业领导人也非常乐意撰稿,而且经验、文笔都不错,写的东西也比较生动。
作者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甄西:
我对《出版参考》有很深的感情,1990年陆本瑞主编向我约稿,我那时候写不出来,现在已成为杂志的老作者,特别感谢《出版参考》对我的鼓励。
出版行业的报刊很多,现在大多数经营情况都不太好,很多单位是以出大量的书来养报养刊,但是我们做不到这点。一些品牌杂志版面变化很少,有的是50年不变。《出版参考》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改版要格外慎重。
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
今天的会开得特别好,每个同志的意见和建议都很中肯,很有分量,我感觉是精华。我们的刊物定位非常重要,我们的编辑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定位,我们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出版方面的领导和编辑。我们要多方面为他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每一期策划3-5个选题出来,在选题的基础上做每期的杂志,至少要有一两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例如出版方面的大事、热点,要树立自己的观点,写一些新的东西出来。选题要有趣味,比如一些重要人物的回忆录等。要想着自己是什么样的刊物,请谁来写,怎么写,都要想好。
(张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