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 绿意课堂
2006-12-29蒋静雅
中国教师 2006年11期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在历经“千万次的问”后,答案日渐清晰——教师应追寻的是本色语文,学生需要的是绿意课堂。本色语文,绿意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如下四种生命样态:
一、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
教学的追求和目标决定着教师的心态和行为。教学形式的新潮别致,教学手段的时尚花哨,学习氛围的纷繁热闹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应该怀着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心态,时时追问: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发展了没有?我们切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忘了“回家的路”。平平淡淡的教学无需矫情修饰,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平平淡淡的语文是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真语文。
薛法根老师《卧薪尝胆》的课堂,感觉就是回归本源、超越传统。他的课有许多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又有许多课改的理念。从“王”、“奴”这两汉字的演变到“夫差”、“会稽”读音的指导,都告诉我们他对识字的重视。另外他对读书指导也相当重视。初读做到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分清文章脉络;熟读做到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感悟形象;品读做到赏析与反思、完善与修正相结合,将读写训练相结合,学以致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声琅琅是一种热情投入,齐读课文是和谐的合唱,指名读是美丽的独唱,学生自由读,一个个表情表演着一种种理解,那场景看似平淡,却也是诗意的。
平平淡淡的课堂充满自然真实、清新健康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毫不虚假,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无需花拳绣腿,学生为了自己的长进而实实在在地学。这样的课堂允许冷场,然后及时调整;允许出错,然后重构共建。
二、简简单单的教学形态
简单语文不是新流派,它是呼唤人们回归语文教学的“宗”,即“熟练、精思、博览、多作”。于永正老师说过:“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的教,为什么不行?”
有一次,我跟学生一道学习《石榴》,文中有个新词“喜讯”。在读准了字音以后,我告诉小朋友要开心地读。尽管有些学生脸上也能挤出一点笑意,但“喜”的味道依然很淡。这时,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老高老高,着急地前倾着身子。于是我把机会给了他:“你来读。”小男孩激动地说“不是读,我想说一个喜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揭晓了,是五福娃。他们很可爱很可爱,叫‘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就是‘北京欢迎你’。”其他学生也跟着自豪地议论起来。接下来,学生喜滋滋地交流了好多喜讯:“‘神六’顺利着陆了!”;“今年蒋老师教我们语文,真好!”;“今天学校停电,我们又可以吃面包牛奶了!”;“学校有风雨操场了,我们雨天也能活动了!”;“同一首歌要来张家港演出了!”;“明天是我妈妈生日,我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蛋糕了!”;“晨会课上,薛老师表扬我有进步!”……
对于孩子,喜悦很简单:老师一句淡淡的夸奖在孩子心中是一份沉甸甸的快乐,无论刮风下雨有地方自由自在活动是喜悦,甚至和同伴一起吃平平淡淡的面包牛奶也是喜讯;对于课堂,精彩也很简单:让教学的氛围多一些平易可亲的气息,把思维的触角伸展至生活,用孩子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如此,还用得着苍白地告诉学生“喜讯”是什么意思吗?还有必要程式化地告诉他们“喜讯”该怎么读吗?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洁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约便捷,使繁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
三、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
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实实地做到这‘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请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老师不是站在讲台上,也不是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而是和孩子们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在平和从容的氛围里,教学流程如一幅绿意浓浓的画卷,在亲亲近近的谈话问,学生链接生活体验,激发灵性的火花,舒展思维的触角,展示语言的魅力,习得语文的素养。这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恬淡。
四、轻轻松松的教学生态
绿意的语文课堂是轻松快乐的。师生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绿意的语文课堂是自由舒展的。在绿意的课堂上,目标共建、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碰撞,灵性进发,共同建构,丰富课程的过程。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学生闭上双眼随着幽雅的音乐、老师动情的朗诵进入无限遐想之中。然后学生张开双眼,放飞想象,兴致勃勃地交流着。一学生说:“我看见了一群蝴蝶,翅膀晶亮透明,在阳光里飞得轻盈优美。一群群,一簇簇,一片片,金灿灿的,红艳艳的,蓝茵茵的!”
执教老师兴奋地说:“太好了!老师奖励大家像蝴蝶一样快乐地飞舞!”于是展开双翅的,侧着身子的,旋转飞舞的,自我陶醉的……学生真的像一群“小精灵”轻舞飞扬起来,演绎着最动人最具生命活力的情景。
我为学生丰富的想象、灵动的语言叫绝,更为教师简洁艺术的评价而深深折服。简单地学蝴蝶一样飞,比整齐划一的“你真棒!”或精心制作的“小红花”更具独特魅力。无需花俏的图片,无需矫情的掌声,无需精美的物品,那应运而生的“蝴蝶飞飞”帮助学生实现了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奔涌。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课堂是轻松愉悦、充满情致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绿色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同化。对话的平台已经建起,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
“繁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真”,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绿意课堂的极致,是本色语文孕育而成的激情演绎。本色语文,绿意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根的舒展、茎的拔节、花的绽放、果的甜美……这是生命发展的平台,心灵成长的绿洲。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