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管格言”
2006-12-29刘成伦
中国教师 2006年12期
1、培植激情,必须欢呼
接一新班,见学生老气横秋缺少激情。于是,我突发奇想,强制要求:“高诵班级名言,必须欢呼;朗读小队宣言,必须欢呼;个人和集体获奖或表扬,必须欢呼!”“三个必须欢呼”一出台,每天早上只要铃声一响,在高诵完班级名言和小队宣言之后,欢呼声此起彼伏;每节课后听到表扬,又是欢呼声不断;下午放学前,班级各项奖尘埃落定,欢呼声更是不绝于耳。仅仅一个月,“强迫”就成为了“自觉”,集体天天都有情不自禁的欢呼声。
2、学会承受,决不道歉
一学生随笔“上书”,说我在调查一起违纪事件时,因无端怀疑他的好友,让其蒙羞,恳请我道歉还无辜童心以清白。读罢此文,我很受震撼,心怀歉意地高诵随笔后,当众直言:“决不道歉!其理由有二,一是口头道歉已无法挽回丢失的泪水:二是我就要让自己的学生学会承受误解!”此言一出,众生哗然,更有几个男生伸出大拇指大声赞叹:“老师好有个性!”于是,自此后,我的“班管”中就开始流行着“决不道歉”,其用意在于引领学生学会承受误解。当然,教师的歉意更多是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爱。
3、拒绝借口,禁言不是
为师十五载,我发现“不是”二字是学生最常使用的高频词。凡是犯错、违纪或是失职,“不是”二字几乎都挂在嘴边,意在寻找借口替自己开脱推诿。见学生有如此“怪癖”,于是我对症下药:“硬性规定,在班上禁言‘不是’。若有违反,当以‘班法’伺侯!”此令一出,“不是”二字在班级骤减,愈来愈多的学生真切感悟:“假如我们欺骗生活,生活就会加倍欺骗我们。而借口就是欺骗的代名词。”
4、体验艰难,强制挣钱
眼下,城里学生因家长疼爱,手中常有大把大把的零花钱,由此而生的诸如“攀比风”、“人情风”、“挥霍风”等不良习气蔓延开来。为此,我强制规定每人每月靠诚实劳动为集体挣一元钱。别小看这一元钱,近半数学生完成起来甚是艰难。每到月末,不少学生只有在我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如此这般,我时不时出言“奚落”;“你们每个月仅挣一元钱都这般艰难,而花钱又如流水,不知脸不脸红?”这样引导教育,班上零花钱锐减。
5、知恩图报,洗脚谢罪
一日放学,一学生的外婆跑来向我诉苦,说外孙女不服管教,在家中不仅刁蛮任性,而且有时还动手打人。听到老人的哭诉,我顿感脸红。为此,怀着愧疚,我开始每周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诸如陪长辈散步聊天、买菜做饭、洗脸洗脚、按肩捶背、特殊礼物等,并请家长监督完成。若发现学生在家中刁蛮任性欺负长辈,按班级法律规定必须洗脚谢罪。
6、就职宣誓,下岗赠语
众所周知,小学生喜欢做“官”,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却常常被一些为“官”而“官”的学生们打了折扣。为此,我取消干部终身制,实行两周一次干部轮换制。凡上岗干部,除了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外,干部部发表就职宣誓演说,请全班监督。若在任期内违反班规,首先面对全班公决,若支持率未过半数,就自动下岗。下岗时,需当众送上临别赠语,以此警醒他人。
7、直言不讳,真情告白
班级算是一个小社会,既需要监督鞭策,也需要鼓励赏识。为此,由我建议,周一和周五的朝会就有了“直言不讳”、“真情告白”两个栏目。“直言不讳”倡导同学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情告白”则是让大家畅谈感动事,为同学送去真诚的鼓励、安慰与赏识。
8、故事引领,说写感悟
学生好听故事,也激发了我写故事收集故事讲故事的欲望。每天早上,我要为学生推荐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文章一读完我就要求学生以简短之语畅谈感悟;每周的班级周刊,我要向学生隆重推出老师的成长故事,要求学生读完写写真实的感想。
9、激情拉票,快乐舞台
每周五,应该是班级快乐的大舞台。因为最具诱惑力的感动人物奖、最佳小组奖、红旗小队奖、最受欢迎奖都将名花有主。为增加各项奖的挑战性,奖项归属决定权都掌握在学生们手中。即不管是我提名还是小队提名的获奖者,都要登台亮相作拉票演讲,且规定每小队还必须有激情互动,最终以掌声的多少决定奖项花落谁家。如此一来,每周末就成了学生的最爱。
10、奖状纪念,感恩集体
我是位最喜欢颁发奖状的班主任,每周发出的奖状有近百张。颁发如此多的奖状似乎有滥奖之嫌,我也曾为此担忧过,但当我眼见到一张张奖状能为学生送去快乐,认识到奖状可以作为见证童年生活的纪念品时,我就打消了顾忌。不仅在班级设立众多奖项,而且还把班级在学校获得的奖状也作为纪念品颁发给学生,对获得市区先进集体称号的奖状,毕业时更是人手一份,并加上我精彩的留言和全班学生的签名。如此而为,意在引领学生能拥有对集体的感恩之心,带着依恋和希望行走人生。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