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福川 弄潮时尚

2006-12-29

中国商人 2006年10期

  
  每当路过车水马龙的上海淮海路,如果你稍加留意,定会看到一个内敛、沉稳、大气的男装品牌旗舰店TONY WEAR,白色的廊柱,黑色的标识,店面布置简洁实用,处处流露出精细的匠心。件件挺刮的衣服,做工精良考究,面料柔软舒适,在不经意的一粒银扣,或者稍许变化的立领剪裁上,蕴涵着一种低调的奢华,处处流动着以人为本的气息。正如其名,TONY WEAR,英文的意思是高贵的衣着。
  
  让品牌占据上海
  
  汤尼威尔(TONY WEAR),是一个由台湾台南集团创立发端于上海并逐渐走向国际的男装品牌。自1993年至今总共在中国大陆开设180家分店,以北京、沈阳、上海、西安、成都五城为首,向华北、东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区辐射。而上海是汤尼威尔真正的发源地。几年间,集团在被誉为上海时尚与奢华新地标的“梅泰恒”(梅陇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及新天地等黄金地段开设18家分店,成为由华人自创的男装国际品牌中的佼佼者。
  祖籍福建泉州的陈福川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是汤尼威尔主要创立者和经营者。199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受台南企业集团杨青峰先生的委托,只身来到上海,组建了汤尼威尔服饰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最初从做单裤开始,14年打拼下来,凭借着一套自创的“品牌行销”理念,硬是将TONY WEAR做成了引领华人男装时尚的风向标。
  汤尼威尔集团总部位于上海市龙吴路,不起眼的门楼里,一栋有着通天彻地的弧形玻璃门建筑使人眼前骤然一亮。曲尺形的前台,白色旋转楼梯,高大的绿色植物,以及同样通透的会客厅,黑白相间的布置犹如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精致的细节连珠成串,温暖着每一个角落。
  陈福川先生中等身材,蓝色竖领长袖衬衫,黑色细网纹长裤,除了左腕上一只同样低调的名表,周身再无多余装饰。看似随意的穿着,却体现了主人独具一格的品位,不消说,得体、沉着、明晰的他是汤尼威尔最好的代言人。正如陈先生在闲聊中那句既平实而又异常自信的话,“当你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的时候,穿汤尼威尔就对了。”在我的印象中,类似的表述只在女装时尚巨头CHANEL口中出现过。
  言谈中,陈福川对上海充满了感情,他现在已经定居在上海,偶尔回台湾看看老人。1993年至今,人生最精彩的年华都是在上海度过的。上海是滩不是城,开放、自由、平台巨大、机会多多,八方人才荟萃,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满怀雄心壮志来到上海之后,陈福川才发现,刚刚起步的上海人对海外服装品牌的需求是如此迫切,整个城市以时不我待的生命力和惊人的速度向着现代化高歌猛进。“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商机。”聪明的陈福川一语道破。
  有道是,不是猛龙不过江。陈福川认准时机,决定从市场调研做起,做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服装品牌。“我必须要了解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白领阶层,因为这是我们的市场定位。我要了解他们的衣着习惯,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的时尚标准,他们的颜色偏好,甚至他们的肤色、是否染发、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拎什么样的包,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衣服搭配。”在对自己的设计手笔和所率领的团队充分自信的基础上,陈福川力求做到知己知彼。当他决心要把只做单品西裤的TONY WEAR发展成男装全套品牌时,最初的几个月里,他派了一支精兵强将的队伍,分别在早八点至九点,晚五点至六点,驻守在徐家汇、淮海路、南京西路、浦东陆家嘴等高档商务写字楼的聚集地,给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照相存档。照片里,那些上海“白骨精”的体形特点、审美情趣、消费能力、衣着品位尽收眼底。
  就在下属精心收罗第一手珍贵资料的同时,陈福川也坐在书房里,对着电脑,整理着上海近20年人均GDP、收入支出、储蓄情况、社会消费、各年龄段人口总体分布等相关数据。
  当浩繁而琐碎的前期调研工作基本完成之时,陈福川坐在宽大的扶手转椅里,极目远方,目光坚韧而从容,万事俱备,胸有成竹。他开始了最初的探索,但对大陆市场的研究并未止步。
  “中国太大了,幅员辽阔,面积等于欧洲十几个国家的总和,而南方北方、东部西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各个方面——如气候环境、人文背景、衣着习惯、消费心理对时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等等,都有极大的不同。市场需要再次细分,TONY WEAR每开拓一个城市,都会做更详尽的调查。就这样,我们光是在调研方面,就花了6年时间,没有道理做不成。”陈福川感慨地说。
  2003年,汤尼威尔于创牌10周年纪念之际,在上海虹桥万都中心广场开设了400平米的TONY TOWN都会生活馆,集结了TONY WEAR品牌集团隶属的“TONY WEAR”——都会白领男装;“TONY JEANS”——年轻人的流行服饰;“CAMEL ACTIVE”——来自德国的户外及运动型衣着;“NEW MAN”——来自法国的浪漫和品牌;以及“THE UNDER SHOP”——新概念内衣。五个定位清楚的服装系列能满足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此外还有鞋帽、皮包皮带等配饰,实现了陈福川的品牌集团化经营的构想——“成功人士花在逛商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就是要给男士购衣置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人文情怀”的行销核心
  
  说起“品牌行销”这个在大陆还比较陌生的概念,安静地坐在灰色麂皮沙发里的陈福川开始兴奋地欠起身,讲述着他最有心得的营销战略,而战略的核心就是“人文情怀”。
  “好的行销战略就是为品牌加分。而不好的或者糟糕的行销战略最多只能维持品牌甚至削弱品牌的竞争力。比如说,季末打折,这是商家普遍使用的方法。但是我一直怀疑,男人真的愿意去买一件打5折的、被许多人挑拣和试穿过的衣服么?或者买一送一,你送的那件是我需要的么?不合我意的话,还是会被我弃之如敝履。男人的衣服不在多,而在精,尤其是都市白领,对打折或者派送未必感兴趣。这个时候,如果买一件西装或夹克……”陈福川起身走到后面的陈列柜前,拿来一个黑色银花水晶底座的名片盒,放到我面前,说:“买一件外套,送一个精工细做的名片盒,经理以上级别的男士,人人都需要一个名片盒,这是有钱也没处买的设计,又是最好的广告。TONY WEAR时时刻刻在告诉他们,朋友,我们是在一起的。”
  我终于明白了,陈福川对TONY WEAR的前景如此自信,是因为他太了解这个市场,太懂得中国的人情。不难想象,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会被这小小的温馨的举措所打动。陈福川进一步解释说:“在我们的设想中,送出的名片盒都不是千篇一律的,你的办公桌什么颜色,天花板什么颜色,房间是什么风格的布置,桌面是玻璃还是木头还是大理石,都在我们的考虑之中,TONY WEAR提供的是最贴心的服务,接待一个顾客就是交一个朋友,我们的消费群将会非常稳定。”
  
  
  构建流行
  
  “TONY WEAR做到今天,我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构建流行、快乐的财富人生。”陈福川坦诚相告:“第一,我们要真诚,老板要真诚,员工才会尽心尽力;集团要真诚,消费者才会有所感动。第二,我们要贯彻一个理念,我们要让员工和消费者都知道:文化支撑着服装的品位,穿衣服体现了一个人的美学素养。第三,我们要提升TONY WEAR的核心竞争力,不以销售额论英雄,而是要看到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第四,将中国固有的生活习惯转化为新的生活习惯。因为中国是全世界的中国。比如我在西安的TONY WEAR专卖店里,将橱窗模特的头换成了兵马俑,一时间成为特大新闻。但是,这种手法其实还是过于表面化了,离我想要的中国人精神内涵的表征和与国际潮流碰撞后的燃点还相距甚远。”
  “如果有朝一日,这四点都达到了,流行、快乐的财富人生也就实现了。但那一天,也许是我该进坟墓的时候了。”陈福川的话语中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是的,有梦最美,而不断追求并无限接近梦想的人生,才是最充实丰盈的人生。
  近年来国内的男装市场风起云涌,品牌层出不穷,是否会威胁到TONY WEAR的生存与发展?问及这个问题时,陈福川一脸释然的微笑:“不会!自古船多不碍港,大浪淘沙始得金。市场需要竞争,没有竞争的老大是独孤求败,只能毫无意义地在寂寞中死去;而真正有价值的品牌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存、发展、壮大、生生不息。”
  闲谈中,陈福川聊起了自己从小学武术的经历,半开玩笑似地说:“父亲是开武馆的,学宗福建莆田南少林,小时候打架,师兄弟都让着我,所以至今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有两下子。”说到这里,他倏而正色道:“中国人的精神就是武学精神,一种豪气,一种韧性。如长江大河,绵绵不绝;善于以柔克刚,借力使力,充满了人生的哲理思考。对我投身商海,领导集团,见山开山,遇水趟水有着绝对的指导意义。自强不息的武学精神使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构建流行、快乐的财富人生”是陈福川始终如一的信条。透过办公室的玻璃门,远望宽敞的大厅里,数百名员工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陈福川总显得若有所思,温和平静的眉目之间,甚至有一种旁人所不能理解的孤独感。十几年间他亲眼见证了上海的飞速发展,并亲手为上海的繁荣添砖加瓦。“我相信10年20年后,上海将会成为继巴黎、纽约、米兰、伦敦、东京之后的引领全球的时尚新城。上海打造的TONY WEAR也必能成为世界服装潮流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