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滚翻的错误动作分析之我见

2006-12-29涂运玉杨品良

体育教学 2006年2期

  有幸拜读了《体育教学》2005年第3期中的《前滚翻的两种错误动作分析》和2005年第6期中的《也谈前滚翻的错误动作分析》两文章,经过斟酌,笔者对两文提到的观点有不同看法,本着与王朝杰和赵建军二位老师及广大读者共同学习和提高为目的,以此文与大家共探讨。
  作为体操技巧基础动作之一的前滚翻,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作为初学者掌握好它非常重要但却不易。而教师对前滚翻动作重点、难点的正确理解及准确无误的讲解表达,对学生动作的掌握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蹲撑,向前蹬伸脚、膝,重心前移,同时屈臂、低头、含胸,两脚蹬地,经头的后部、颈、背、臀依次触垫团身顺势前滚,当滚过背时两手迅速抱腿,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第一,关于侧倒的原因分析,本人认为是双手或双脚用力不当,一边大一边小或一边先一边后,同时低头、含胸做得不到位造成的。王老师认为的双脚蹬地力量不够,提不起臀部和赵老师认为的双手屈臂撑垫力量不够这两种分析笔者认为均不妥。前滚翻动作中首先是向前上方蹬伸脚、膝使重心大部分前移至两手上,几乎同时快速地屈臂、低头、含胸,在后脑勺触垫(重心位置已经移到两手中点前方)的瞬间双脚均匀用力蹬离地面后保持伸直状态,同时双手均匀用力推垫张肩(此时臂是推直的,且有短暂的蹬直腿过程),在这过程中双手、双脚的力量大小影响的是滚动的位移,而不是侧倒的真正原因。而赵老师认为动作先是低头、含胸、提臀再重心前移是不对的,因为重心未前移时学生只能向两手(点)构成的直线以内位置做低头、含胸动作,而这个位置做出来的动作则更容易产生侧倒,同时也不能达到前滚翻动作所要的圆滑流畅、团身紧且连惯的要求。只有在重心前移到合适的位置上做动作才能达到此要求。而王老师所言的脚蹬地力量大小与侧倒没有多大联系,只能影响向前滚动的位移。
  第二,赵老师在文中否定了王老师的一句话:在翻滚过程中,手臂的支撑是屈臂支撑,故无“瞬间撑直”之说。笔者认为两位老师的提法均欠妥。动作开始时臂是屈臂支撑,可重心前移后再加上脚蹬离地面造成了整个重心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此时手与肩已经拉开了,在后脑勺触垫的瞬间双手推垫的动作完全可以达到撑直状态。而此时的双腿也有短暂的伸直过程。在前滚翻的技术要点中规定蹬地后要有明显直腿过程。故动作过程中臂“瞬间撑直”是存在的。但王老师把此作为侧倒的原因来提则欠妥。
  第三,赵老师提到侧倒是学生屈臂撑垫时没能撑住,造成身体没有稳固支撑,此提法也有不可行之处。屈臂支撑时学生的身体是平衡、稳固的,只是两手承担身体大部分重心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手臂用力就会出现不均当而造成侧倒。所以要求蹬伸脚、膝,重心前移,同时屈臂、低头、含胸、两脚蹬地这一系列动作要一气呵成,也就是动作速度问题。
  解决侧倒方法:举杠铃;重复连贯地练习向前上方蹬伸膝致使重心前移、屈臂、低头、含胸动作。到此,笔者认为侧倒不是前滚翻的最大难点,它的重点和难点是团身和直腿。解决的方法有三种:1)大腿、胸和下颌夹一球做团身、屈肘翻掌于肩上的来回滚动动作,要求球夹紧不能掉;2)做前滚翻并腿坐,体会直腿感觉;3)由高向低练习前滚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