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2006-12-29孙晓青孔庆祥

体育教学 2006年2期

  一、恐惧心理
  
  在具有一定难度的新动作技能学习中,一些学生常常表现出优柔寡断,思维紊乱,相关肌肉紧张。这种现象常见于一些相对内向的学生或女生中,他们对某个体育活动不熟悉,缺少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或者曾经有过失败情境和体验。
  教师可以采用对策有:(1)简化练习要求:可以在不影响动作结构和基本要素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以达到他们心理能承受的“最低标准”。(2)语言暗示:教学中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让他们有勇气说出来,在心理上一步步接受动作。(3)诱导过渡:增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使内容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4)优化情境:教师努力营造一种师生或生生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创造适当的学习情景,激发练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减弱失败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回忆成功的喜悦心境,使他们用积极情绪逐渐代替消极影响。
  
  二、急躁心理
  
  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会表现出非常急躁,常说的急性子。某个动作还没有真正掌握就急着要练习,对学习内容的动作要领不能够完全掌握。这类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成功后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成功一次急着还要再来一次,失败后搓手跺脚,经不起挫折。引导不当会引起过激情绪。
  教师要在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心理相容。(1)要指导他们学会控制情绪,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如提示他们一个成功的运动员总是在从每一个动作细节的领会与体验中逐步成长起来的道理。(2)在不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情况下转移他们的练习兴奋点,以达到转移这类学生所表现出来急躁蛮干的倾向,调整一下关注焦点。(3)间歇练习,在练习过一段时间后,这类学生急躁心理出现时,间断练习,改变练习的节奏,化解一下练习中出现的矛盾,使一些冲动过激的行为得到平息。
  
  三、淡漠心理
  
  大多数有淡漠心理的学生表现出怕动,多为身体素质较弱,身体形态较胖的学生,一方面表现为对学习内容表现淡漠,无所谓,不认真地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守纪不好,自由散漫,在内心对教师的语言表现出抵触与抗拒。
  对这类学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要注意交往的方式,不可大声呵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渐认同和接受教师。(2)要通过优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