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实施“1+X”教学模式的探讨
2006-12-29张正明
体育教学 2006年2期
当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浪潮迅猛,尤其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探讨,有传统的教学,有按学生兴趣进行的“选项”教学等等。本文对“l+X”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便于更多的同行来探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5个教学班为甲组,以“1+X”教学模式为主的5个班为乙组(实验组),学校、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反馈调查,对实施两种教学模式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
2.研究过程
2.1 甲、乙组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国家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乙组还增加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选项教学内容,一个学年结束,学生可以重新进行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
2.2 甲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常规方法。乙组除了甲组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外,还采用“技能达标”法。所谓“技能达标法”主要针对中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抑郁心理、自主练习时间少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动作技能达到一定目标,再进行“X”内容的教学,增加自主练习时间,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即先由体育教师进行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然后学生集体练习,也可以由小组长带领各组练习,经技能达标考核后,再进行选项内容的教学练习。
2.3 甲组教学成绩考核按课标内容和比例,即出勤表现10%、基础知识20%、技评30%、技能40%,乙组考核内容与课标基本相同,比例略有不同,出勤表现10%、基础知识20%、技能25%、技评45%,技评的考核中除了增加“X”教学内容外,还采用课堂教学技术与学期终端动作技术考核相结合,课堂技术考核占课堂技术考核的60%,学期终端动作技术考核为40%,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3.研究分析
3.1 “1+X”教学模式中的“1”指学习一项部编教材内容,“X”是指根据学生自己兴趣、特长选择的内容。即一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先学习一个部编教材内容,待学生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时,再让学生进行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的内容教学。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保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内容,掌握自我锻炼身体原理、方法,突出l-2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实施“1+X”教学后,由于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动作技能后方能进入“X”教学内容。因此,全组同学“捆”在一起,同进共退,调动了全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动作技能较好的学生主动承担维护组织纪律,主动帮助“差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差生也不甘落后,不愿拖全组同学的后腿,主动找动作技能较好的同学帮助指导、纠正动作,有的课后还找体育教师或小组长进行辅导。改变了过去“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现状。由于在良好学习氛围影响下,虽然乙组动作技能练习时间较短,但效果比甲组好得多。2002学年县教委技能抽查中高二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技能抽查中,甲组及格、良好、优秀分别为45%、29.8%、25.5%。乙组学生及格、良好、优秀分别为10.1%、39.9%、50%。
3.3 在“l+X”教学练习中,许多同学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比赛,裁判都由学生自己轮流担任,促进学生去钻研裁判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临场裁判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最近,学校组织高一年级篮球赛、排球赛的裁判均由乙组学生担任,没有出现重大的误判、漏判、错判,为走向社会,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打下基础。
3.4 由于实现“1+X”教学,同学们有了更大的自主练习空间,更多的自主练习时间,较好地掌握了l-2项的自我锻炼的项目,提高了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 经过二年的学习,我对两个组分别对各自的教学模式进行匿名调查,甲组学生不喜欢占70%,一般18%,喜欢12%;乙组不喜欢占3%,一般15%,喜欢82%。教务处在每学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匿名调查中,甲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喜爱占20%,在全校80多位教师中列71位,乙组占91.1%列15名。
4.2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1+X”教学模式不仅能较好地完成部编教材教学任务,又能满足中学生求知、求趣心理需求,同时也提高了中学生的组织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和裁判能力。
4.3 “1+X”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体育教师必须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以保证“l+X”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要加强“X”内容教学组织和动作技术的指导,合理安排好场地、器材,要重视体育骨干的培养,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部编教学大纲和试用课本
2.对高中开设选项教学课可行性的探讨.邹良松
3.体育教学与训练.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