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传统器材的开发——毽子的妙用

2006-12-29杜存锋徐兆和

体育教学 2006年2期

  毽子是中小学生熟悉的传统体育器械,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易于普及,此项活动也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充分利用好这一体育器材资源,不但能有效弥补体育器材的不足,增强体育课堂的练习密度,更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踢毽
  
  1.单人踢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练习方法,方法是每人一个毽子,可以采用单脚正面颠踢、单脚内侧踢、单脚外侧踢、双脚内侧交换踢、双脚内外侧交换踢等方式。
  
  2.单人踢双毽
  动作熟练后,一人可以踢双毽。方法是:练习者采用手脚结合的方式,每人两个毽子,先将其中一个毽子轻轻向前上抛起,高度至踢毽人的胸部为宜,待毽子自由下落至练习者膝关节高度时,练习者迅速屈膝抬脚用脚内侧踢毽让其向上弹起,当毽子上升到练习者胸部时,练习者先将手中的另一只毽子采用前面的方法轻轻抛出,同时接住练习者自己踢起来的前一只毽子,这时练习者再踢下落的第二个毽子,依次类推。待动作进一步熟练后,可采用双脚踢的方式进行练习。
  
  3.双人踢及多人踢
  这种练习方法要求参与的人有一定的基础,双人练习时面对面站立,相隔2-3m的距离,采用脚内侧、脚外侧、正脚面等方法平稳的将毽子踢给同伴,同伴则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将毽踢回,循环练习。多人练习时,以3-5人为宜,同伴左右间隔1-2m,围成一个直径约3-5m的圆,第一个人将毽子踢给同伴,同伴则根据毽子落点及时移动对正毽子,采用灵活的脚法将毽子踢给同伴,并力求使毽子平稳下落。这种练习学生参与兴趣高,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4.吊线踢
  此法适合初学者,方法是:将毽子的一角用细绳或细线一端系住,线或绳的另一端握在练习者手中,练习者采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踢毽练习。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练习者控制毽子的能力,进一步熟悉练习方法,大大降低练习的失误次数和练习难度,提高初学者的练习积极性,培养练习兴趣。练习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可将绳或线解去,进行以上介绍的各种方法尝试练习。
  
  二、换毽
  
  这是一种典型的锻炼手部灵活性及协调性的练习。方法一:练习者单手持双毽于腰腹前,充分利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依次将手中的毽子向上平稳抛起,高度以练习者视平线为宜,待毽子下落时再依次接住,向上抛起,循环练习。方法二:练习者双手持三至四个毽子置于腰腹前,双手协调用力,平稳地将毽子依次向上抛起,高度达到本人的视平线,练习熟练后能达到玩杂技的水平。而且在抛接毽子的过程练习时,如果有一个毽子落地可在练习状态下自己拾起,继续练习。
  三、毽子游戏
  
  1.打“敌人”
  游戏方法(组织如图1):
  
  将参与的人员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扮作“敌人”站在包围圈内,灵活躲闪射来的“子弹”。另一组同学扮“射手”站在包围圈上,利用一个毽子向圈内的“敌人”射击。圆圈内的同学被击中身体任何部位算失败,则退出圆圈加入射手的行列,也可在旁边为同伴加油。在包围圈内的“敌人”如果接住射手投出的毽子,则本方队员就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有一名队员可重新上场参与游戏,也可给自己保留重新上场的机会,接住的毽子越多,“重生”的机会就越多。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本方都被击中且没有得到“重生”的机会,则双方交换场地进行练习。
  要求:
  (1)射击的同学可以采用掷的方法直接掷向限制区内的同学,也可以采用高传、低传、左右传结合掷的方法提高射击的命中率,但不能进入限制区。
  (2)限制区内的学生可以采用左右前后跳、跑、闪的方式进行躲避,但不能跑出限制区。
  (3)如果参与人数少,射击的同学可保留一半,采用两面射击的方式,也可以只保留两名射手。
  
  2.炸“碉堡”
  游戏方法:毽子一个,2-10位同学一组,在地上画一个直径1-2m的圆圈作“碉堡”,由1-2名同学站在“碉堡”内负责守护,其它同学则进攻(组织如图2)。
  游戏开始时,由守方的任一名同学将毽子轻抛后用脚面向规定区域踢出。攻方同学均匀散开在限制区内,想方设法接住守方同学踢出的毽子,如果接住则攻方得10分,接不住,则攻方由一名同学站在毽子落地处向碉堡投掷,如投进“碉堡”,判守方失败,则另换两名同学守“碉堡”。攻方进攻时,守方可用手、脚、躯干等部位挡住投来的毽子“炸弹”,并在毽子“炸弹”未投进“碉堡”前将其挡、踢或拍出。挡、踢或拍出的毽子落地后,守方可根据毽子与碉堡的距离确定脚数,距离一脚得1分,越远得分越多,依次类推。如果守碉堡者确定为10脚,攻方同意,则得10分,如果攻方质疑并在10脚内量进“碉堡”,则攻方胜利,守方不但不得分,还要被判失败,也要另换1-2人守“碉堡”,游戏重新开始。在游戏过程中守方每积满50分,则由一人获得一次重守的机会,得分越多机会越多。进攻方每积满50分,则守方就失去一次防守的机会。
  要求:
  (1)守方的同学可在“碉堡”内外自由移动,但不能超出“碉堡”外1m的距离。
  (2)攻方的同学必须在毽子落地的地方进行投掷,也可以采用假动作进行自我掩护。
  (3)攻方可在踢出毽子未停止运动前用脚回踢,以便缩短投掷的距离。同样守方也可在毽子未停止运动前再踢回,破坏对方的战术。
  (4)攻方可以在守方未准备好的情况下进攻。如攻方可在守方阻挡回踢时,一旦拿到毽子,马上就可以进攻,不管守方是否退回。
  (5)如果参与练习的人数少,则可由一人防守,其他同学进攻,或一人防守一人进攻。
  
  四、课堂辅助练习
  
  1.毽子操
  准备:每人手持1-2个毽子,用橡皮筋系住毽子的一角,橡皮筋的长度约为练习者身高的一半,为增大橡皮筋的弹性,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两股或多股(如用两个毽子,则把其分别系在橡皮筋两端,练习时双手名持一个。)
  徒手操是体育教学中最有效的准备活动之一,深受广大体育教师的青睐,几乎任何一节体育课都有它的身影。它的花样之多,作用之大,应用之广泛是有目共睹的。大凡是被广泛引入课堂的徒手操,只要稍加改编,就可以持毽子进行练习,变成妙趣横生的毽子操。
  
  2.打移动靶
  方法:用一个边长约50cm纸箱,去掉一面制成一个可罩住头部的移动罩做“移动靶”,练习时一名同学用“移动靶”罩在头上,在场内自由移动。参与的其他同学每人手持一个毽子,向场内的移动靶投掷,力求投准。
  
  3.投准及投远
  投准是在场地上设计一个一大一小的同心圆,两圆的大小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参与活动的同学站在大圆外,利用手中的毽子向内圆投掷,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投中的次数多。也可以把内圆改用纸箱,更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投远是用毽子替代垒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投掷练习,锻炼学生的投掷能力。
  
  4.抢种抢收
  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组,人手一个毽子,听到信号后每一名同学快速向前跑出,将毽子放在指定的地点,立即返回,第二名及第二名以后的同学与返回的同学在规定区域击掌后,立即持毽子跑出,将毽子放在前面同学放的毽子前约2M处返回,待全部放完后,再依次取回,每名同学一次只能取一个,最先取回的小组获胜。
  
  5.接力游戏
  接力游戏是中小学生喜欢的游戏,用毽子代替接力棒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如果换一换形式,如将毽子放在指定地点,练习时让学生进行定地点取毽子比赛;或双人结合背对背双臂互挽,成“螃蟹”赛跑状取送毽子接力,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6.抛接练习
  一是练习者将毽子向上高抛起,毽子抛起后,练习者在原地做规定的动作,如击掌、转圈等,并在毽子落下时将毽子接住,看谁在毽子抛出到接住时间内做的动作次数多;二是练习者将毽子向前上抛出,同时随毽子向前快速跑出,在毽子落地前将毽子接住,看谁跑的远。注意事项:上抛练习时,要适当加大左右的间隔;前抛的时候,参与人数不要太多。
  
  7.赶“猪”
  参与者每人一个毽子放在地上当“猪”,练习者抬起一只脚,用另一只脚向前跳跃,同时用跳跃脚的脚前掌内侧或前侧,踢着毽子前进。此法用于比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方法是:根据练习的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在规定区间内进行“赶猪”往返比赛(组织如图3)。
  要求:练习的距离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及下肢力量的大小,适当延长或缩短,允许学生在“赶猪”过程中换脚,但不能在场内跑或走。
  总之,毽子的利用是广泛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一制作简单而以使用无穷的器械,一定会给我们的体育课堂增添无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