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课堂小结

2006-12-29华向阳

体育教学 2006年2期

  一、对课堂小结的再认识
  
  体育课堂小结虽无现成定义,但通过查阅《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材料的相关章节,我们不难看出:体育课堂小结是在体育课快要结束之前,主要由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等情况所做的口头评价,是一种过程学习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课堂小结既能够使学生认识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自身优点,坚定学生信念,鼓励学生继续发扬优点,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士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课堂小结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成长道路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课堂小节的基本要求
  
  1.语言精炼而富含教育功能
  课堂小结是在特定的阶段(结束部分的整理放松之后)和时间内(一般在1分钟内)进行的口头学习评价。因此他必须符合口头评价的基本要求,即语言精炼,不能婆婆妈妈、罗哩罗嗦。课堂小结作为一种评价其目的不是甄别、选拔,而是教育学生。有时是针对学生课堂上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目的是教育他们发扬优点、继续努力,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时是针对他们课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地指出或适当的批评,旨在帮助他们认识不足,教育并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努力。
  
  2.内容全面而又重点突出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当前课堂小结中,不少教师对“态度”评得太多,对“技能”方面却少量评或不评。这显然不是课堂小结的完整概念和“全部内涵”。课堂小结应该从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几个方面人手,全面评价学生在课中的学习情况。同时,这几个方面也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和学生在课中的具体学习情况,使评价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突出重点。
  
  3.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
  为了使课堂小结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不少教师把贴“小红花”、授“奖牌”、评功论好作为唯一的手段,滥用表扬激励。这种不真实的信息反馈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吗?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如“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一节表扬课”等),觉得他们过分强调表扬的作用,有走极端之嫌。提倡激励性评价固然无可厚非,但不是所有的课都能运用表扬激励。在我们现实教学中不也经常遇到少数“调皮精”、“捣蛋鬼”上课时不守纪律、犯错误,或者是因某些原因学习效果不好、教学目标未完成吗?如果这时我们不能认真指出或适当批评,就不能帮助他们认识不足、促进发展。其实表扬和批评只不过是教育的两种手段,其本身无好坏之分,可谓殊途同归。表扬有表扬的艺术,批评也有批评的技巧,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表扬和批评又有了新的含义和运用要求。但不管怎样都要根据每堂课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在课中的具体表现,恰如其分地运用,而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为了批评而批评。否则,难以使学生信服,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4.注重差异并适当拓展小结主体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有利于高中(或初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小结时(特别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基础差异,区别对待,以充分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学习评价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所以在课堂小结时,可适当地将学生小结与教师小结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