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转型时期对外来技术、文化的吸收及启示
2006-12-16王承云杜德斌李岩
王承云 杜德斌 李 岩
在二战后短时期内,日本从战争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历了由封闭经济向对外开放,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过渡,这一时期日本既立足于国内的社会实际,又放眼世界,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经济上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这对我国目前在经济高速增长和转型时期如何选择性地吸收和引进外来技术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战后初期: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全盘“美国化”
日本是个岛国,领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二战后,日本侵略者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本国国民带来严重的恶果,经济凋敝,物质匮乏,国际收支逆差。日本政府必须对今后经济发展的道路和目标做出重要的抉择。当时以中山伊知郎为代表的贸易立国派认为:日本是一个人口过剩、资源严重不足的小国,要发展经济必须从贸易、工业化以及资本积累中寻找出路。经济学家高垣寅次郎说得更具体,他指出:“对于日本来说,最得天独厚的资源莫过于人口,即先进技术和劳动力。而对这样的国情,只有从国外进口我国所缺乏的原料和粮食,大力发展工业,向国外出口工业产品,以此获得资金,即所谓的依靠国家贸易往来,才是确保国计民生的捷径……贸易是立国之本……而加工贸易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二战后,美军占领了日本,在宣布废除日本战时法规法令的同时,推行了一系列民主政策。在政治上彻底废除了半封建残余,实行政治民主化,清除了近代天皇和“国家神道”观,变天皇主权为国民主权;废除了身份制和家族制,取消贵族院,规定国会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保障国民的思想、宗教、言论、结社自由和实行普选权;在经济上,实行农地改革,消除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与落后的半封建寄生地主的矛盾,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散了垄断资本主义财阀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平等竞争的良好条件,引进外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美国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教育改革,消除军国主义教育传统,执行教育自由和地方分权,学制仿效美国采用六、三、三、四制,对教科书实行民主改革,实行男女合校制;在文化思想上,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文化艺术、电影音乐,时装和牛仔,美式饮食和快餐,风靡全日本。战后,日本攫取吸收外来文化第一次高潮,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进行了一次多层次、全方位的引进、改造和融合,推动了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狂飙式的发展,使日本从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并一跃为仅次于美国的现代化国家。
技术立国发展阶段: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技术文化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经济秩序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资源拥有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原材料价格猛涨,特别是由于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导致世界性石油危机;其次由于日本贸易的不断扩大,与美国和西欧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依靠进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品的贸易立国的两大支柱产业产生了动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惟有尽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幅度提高工业品的技术和产品附加值,才能在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中取胜,因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超过了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早在1975年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斋藤优巳提出“由加工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的转移”的理论,这一理论取得了政府、财界和学术界的赞同,终于1980年日本通产省在《80年代的通产政策设想》中,正式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口号,宣告日本已结束“追赶现代化时代”,正迅速迈进“世界一流国时代”。
首先,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创新在科技领域表现得最明显,也对日本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如1949年12月日本科技厅发表的《技术白皮书》中估计,当时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20~30年,有的学者认为落后30~40年。因此,日本为了急赶直追,绕过先进国家走过的弯路,用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代价赶上并超过他们。首先,根据日本经济建设的重点,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如50年代主要集中于电力、钢铁、造船、合成纤维、石油化工和家用电器等重工业和化工部门;60年代中期后转向知识密集型工业,如通讯设备、航天、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70~80年代则侧重于宇宙开发、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引进。从1955~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几乎掌握了半个世纪世界发明的全部技术,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争取了20年左右的时间。到70年代,日本在钢铁、汽车、家电等工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样的效益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其次,对引进的科学技术结合日本的实际实行国产化方针,通过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分解、研制,求得个别改良,综合改造创新,创造出具有日本特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使新产品物美、价廉、耐用,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在50年代日本大多引进原装成套设备,如原子能发电设备,冷、热轧带钢机,大容量发电机等。60年代后则重点引进技术专利、技术情报及基础性科研成果,日本购买外国专利的经费占整个技术引进费的80%。然后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扬长避短,进行创新开发。如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大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1961年日本东洋公司从西德引进注克型转子发动机技术,组织科技人员研究开发了6年,终于试制出浸含铝合金碳材料,克服了被称为“魔鬼爪痕”的发动机体内振痕,进而发明了非破坏检查法(N.D.I法)。1968年生产出在质量和产量上都压到西德的汽车。以后又针对世界市场的需要生产出小型、物美、价廉,质量优良的汽车,从而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优势。
最后,日本吸收外来技术往往从模仿复制入手,所以有人说日本人是一个善于“拿来主义”的民族。在日本文化技术总量中,有相当数量是对外国文化直接模仿复制的。如早期照搬中国文化,将中国的历法(唐历)和元旦、七夕、重阳等节日,变成日本的历法和“年中行事”(节假日);将中国的食器、乐器、乐舞、佛具、武器及其某些服饰等多半原封不动地采纳。明治维新时期照搬欧洲的某些政治体制、军事体制和教育制度,仿照外国的机械设备和轮船、铁路等,欧式洋楼、西服革履,西餐和西洋音乐,舞蹈也流行全国。机械模仿属于低层次的文化吸收,但是没有“低级阶段”的文化吸收,就不可能顺利实现“高级阶段”的文化吸收。
日本吸收外来技术文化并未停留在单纯模仿上,而是走一条引进—消化—融合—改造创新的道路,从而达到赶超先进,后来居上的目的。日本善于学习和改造外来文化是有其历史传统的,如公元16世纪洋枪第一次传到日本,40年后日本洋枪的制造技术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古代日本没有文字,中国文化传入后最初日本的公文使用汉字,非常不方便。后来便根据中国的草书创造出日文的平假名,依据汉字的楷书创造出片假名。假名是一种音标文字,和汉字表意字完全不同,并有优越于后者之处。日文的创造促进了日本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繁荣。
研究开发与产业创新阶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日本化
20世纪90年代,和美国相比,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而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研究能力和开发能力不如美国。日本现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奋起直追。1996年,日本用于研发方面的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8%,高于美国的2.64%和德国的2.41。论基础研究与发明能力,日本虽然不如美国,但是日本也有自己的强项,即实用技术开发能力和精加工能力强,将技术产品化的经验积累十分丰富,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出自美国的RCA公司,但是首先将这项技术变为商品并投入大量生产的是日本。再比如,古老的陶瓷技术并不神秘,但日本生产的陶瓷密封接插件、陶瓷过滤器,却几乎100%地占领着世界市场。又比如转子发动机是德国人发明的,但将这一发明变为产品的是日本的一家公司。
这些和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和善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传统有密切关系。教育的发展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正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教育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以实用为准则吸收和改进国外先进技术也是日本经济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企业对在职员工的文化技术培训制度。日本的企业家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第一,必须不断地更新职工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的步伐。因此,生产设备更新、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必须与职工的教育培养同步进行。1957年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人员培训扩充计划》,并在文部省增设了职业教育委员会。对在职职工的培训方式不断改革,重视个性教育,中小企业按不同的对象,分别进行文化教育或技术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职工队伍的现代化科技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显著提高。70年代在一般普通工人中,70%是高中毕业,企业管理和中层以上干部中,有85%是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
此外,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能正确处理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对固有的传统文化既不简单否定,也不简单肯定,对外来文化既不盲目排斥,也不全盘吸收,而是根据日本社会的需要,使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因此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既不是在日本历史文化发展中由大和民族独立创造的精神财富,也不是全盘“汉化”、“西化”和“美化”的文化,而是与日本土著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的新质文化。即使外来文化“日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民族既有其开放性、吸收性的一面,又有其保守性、排他性的一面。日本始终固守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既以“和魂”为本位,对外来精神文化有选择、有限制地吸收,从而形成“和魂汉才”、“和魂洋才”、“和魂美才”的文化发展模式。
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到90年代间,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片废墟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尽管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滑坡,然而它持续了40年的经济繁荣的确是任何人也无法忽视的,它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又一个世界奇迹。近年来世界经济整体滑坡,而中国却一枝独秀,仍保持了较大的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日本的经验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文化方面,日本吸收了很多中国儒家思想的元素,主要原因涉及到日本的自然特点。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地域狭小,自然灾害频发,这样的自然条件使日本人养成了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其内心深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生存、防范意识。这种生存意识要求人们必须从属于某一个集团才能生存下去,有了集团还要维系这个集团,于是集团内部的和谐,下对上的忠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集体主义观念、节俭观念、重智意识等也应运而生。日本许多企业又是家族式的,上下一心为企业尽忠曾是上至经理下至员工们共同的信念。特别是在二战刚刚结束经济恢复时期,全体国民齐心协力为经济发展,拿着极少的工资干着工作时间最长的工作,曾被世人称为“工作狂”。
节俭观念也是日本国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是农耕社会的特征之一,也和日本人的生存意识有关。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破败不堪,又经过战争的洗礼,使日本人经常意识到生存危机,所以日本国民倾向于把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以防不测,这样能给他们一种安全感,所以高储蓄率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是最高的,按照“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00”的公式计算,2000年,日本家庭的平均储蓄倾向为27.9%。大量的国民储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为筹措资金而背上沉重的外债,日本这方面则不存在这方面的担心。
重视教育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教育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以实用为准则吸收和改进国外先进技术也是日本经济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利用所谓“后发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改进,应用于本国生产,既能够扩展生产可能曲线又能促进产业升级,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