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赣傩

2006-11-25余达喜

创作评谭 2006年6期
关键词:名录文化遗产社区

余达喜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西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面具榜上有名。一个省区有四个县区的傩同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名录,这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似乎这也是建国以来,江西傩舞(简称赣傩)第一次在国家背景和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或框架下得到的确认,足以反映赣傩被国家认可的程度。当然,这主要是依据赣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论证和认定的。相对于近几年因“申遗热”而出现的“泛傩”或次生态、再生态的“傩热”现象,国家级的认可更带有学术性的严肃和历史性的认真。

2l世纪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包括中国昆曲在内的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诸如各类民俗活动,祭祀仪式、节日庆典、神话、语言、音乐、舞蹈、戏剧、游戏、手工艺等。毫无疑问,赣傩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范畴。在上述定义中,特别强调了“文化社区”和“表达形式”的重要性。仔细阅读国家名录,不难看出现在的傩舞类(110 Ⅲ-7)是以江西南丰、婺源、乐安三县的傩舞单独确立的,而傩戏类(233 Ⅳ一89)是以河北、安徽、湖南、贵州四省五个县的傩戏联合确立的。其它少数民族戴面具的祭祀舞蹈、戏剧全部归类到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并直接保留其原有的民间称谓。这种突出文化社区和表达形式的界定,既尊重了少数民族的信仰习俗,也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国家级名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范式,使原来错综复杂甚至有些混乱不清的文化图景,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合理。假如今后江西傩舞有可能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话,它完全可以以“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单独申报,避免了联合其他省区的困扰。当然,“申遗”的路还很遥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深厚,纵向是上下五千年,横向是56个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据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统计,全国各地迫切渴求“申遗”的项目已达1300多个,而联合国每两年才评定一次,每次给一个国家仅一、二个项目,所以申遗之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将上下而努力。

公布国家级名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是文化主权的宣示。今天在傩舞的创造权、所有权、继承权、优先享受权、阐释权等文化主权面前,即便是出现了类似“韩国江陵端午祭”之类的争论,赣傩是最具有权威话语权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文化主权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创造发明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敦煌文书被伯希和等劫掠到大英博物馆、楼兰文物被赫定等劫掠到瑞典东方博物馆,还有丽江东巴经典被洛克劫掠到英美等国的历史教训。文化成果具有共享性,应当全人类共享,但它首先为它的创造发明及拥有者优先享受。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正式通过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国家公约》,中国作为签约国,已经为国内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国家级名录,实际上就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站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战略制高点,为我们筑起一座文化安全长城。

赣傩弥足珍贵,被学术界称为“活着的化石”并不过分。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电视、网络和流行文化的冲击,赣傩越来越遭冷落,日益走向式微。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世世代代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离开土地,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赣傩赖以生存的农耕土壤和“精神植被”在日益退化。前几年,南丰县石邮村的24枚傩面具被盗,那位身怀绝技、主持全套仪式、熟识唱诗咒语的老艺人溘然谢世。这是十分令人焦虑的事。文化遗产的价值表现为没有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一种文化消失,就永远不可复活。抢救与保护赣傩,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家级名录既是一份荣誉和自豪,同时我们也承担了一份责任和义务,尽管我们做了一些保护性工作,但还是阻止不住退化的速度。文化遗产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农业文明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其相对稳定,不易变化。在工业文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其退化的速度也就越快。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的问题,确实还很难找到两全之策。

21世纪头几年里,国际社会文化知识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提出了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任务。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成为时代性课题。一些发达国家做了不少努力,有许多先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01年笔者应邀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8届BESET0演剧祭,会议的主题是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会上,日本学者发表了运用数据记录人体三维动态的技术,对抢救和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倍受学者关注。该技术由动作数据库、动作编成器、动作发生器组成。在人体的15个关节部位装上无线磁场计测感应器,以每秒30个画面的速度将三维动作如同乐谱排列输入计算机。它不仅可以精确地将舞蹈最细腻的风格韵味,原汁原味地“克隆”复制成图像永久保存,还可以将动作分解成教学片,广泛运用于幼儿园、中小学普及传承。采用数据高科技技术,记录保存赣傩的原貌,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保护措施。

建立原生态保护区也是国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有效方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社区环境中,使人、物和环境处于固有的整体生态和文化空间中。完整地保留其自然风貌,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关系,是一种新的文化保护理念,业内称之为动态保护。其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中的“文化社区”和“文化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博士认为:“表现形式和知识传播对文化社区至关重要,社区的保护和推动将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文化的土壤与温床上生长的,它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生态和社区人文背景的支撑,不仅可能使文化遗产持久地“活”起来,而且还可能使原来被保护的“对象”自觉地转变为实施保护的“主角”。事实上,社区居民的保护态度,才是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被传承或被废弃的命运。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引入这个新的保护理念,与挪威政府联手在贵州梭戛苗族聚居区,建立了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继而云南、广西、四川和一些西北省区也相继建立了形形色色生态保护区。2004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由于为数众多的现实问题和困难,这项工作进度缓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名录文化遗产社区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参展商名录
Tough Nut to Crack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北京100种常见鸟类名录
2015影像社区
现行有效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