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天堂”的杭州

2006-10-24刘占远

中关村 2006年10期
关键词:天堂杭州理念

刘占远

被欺骗的梦想

几年前,践约天堂之梦的失意至今回味起来还隐露出惋落之情。提及杭州有谁不联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誉美之词。灵隐寺、六合塔、西湖水……很小的时候就从印制精美的挂历上移到自己的心田里,加之人们多年来频频的纸传口译带来的丰富的想象,一个浸透了山水灵秀的杭州,一个厚筑了人文理念的杭州,一个理想完美的杭州早就嵌入到了我的向往中。然而,当载着向往的车轮去追寻一个多年的景象,哪怕是空虚中被赋予的景象,也会当成一项使命去完成。这几乎形成一种渴望,一种极为挑剔的苛求。

车进钱江大桥,老远就能够瞥见空旷河套上竖起的一座大城,昏黄的大气中一点也不染绿色。我当然不愿意相信前面那座土色的大城就是杭州。但事实上对于杭州形象的期待不过已经迷惑在执著的单恋中。不错,不管是否愿意相信那座与之“天堂”之喻相符,那座浩大在苍茫中的大城就是杭州。尽管我不断地否定与变换原有的理念,但失落的抱怨还是脱口而出:“这是杭州?这就是诗歌比喻的天堂?”我问导游,她用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我。她的意思是说,这位游客是她少见的游客。大概谁也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好像谁在欺骗你似的。后来,游览西湖,我又一次提出那个相同的抱怨,导游显然是不耐烦了,“这里还不是天堂的样子吗?”她反问。一时语塞,尴尬得不是滋味,我只能自己在意识里去校正梦意识的错位。

按理说,那一天正是新建的雷峰塔开光的日子,在她的旁边就是碧波荡漾的西湖景区,遥望西际,层见叠出绿色屏障由空间拉开,不时出现一两座隐隐可见的塔寺、幡杆,天堂之感顿时而生。然而,如果将头向右扭去那群呆板生硬楼群野蛮的僵化的仅有的一点妙曼。这不啻为告诉每一个期待领悟天堂情调的人:这一洼之水不过是寻常的公园而已。

对于寻找真正意义上的杭州的人,杭州的现代之城使人失落,为这一洼的圣水担忧。说不定哪一日前面那些无情的“暴君”就会荡平这里点星的羸美。如果说依靠原有的梦想去印证眼前的现实,那多半会失算的。

总有可以依赖的理念

带着梦想去寻找一座城市由历史给人留下的文化观念也许会使人失望,然而,我们生活在当今的人们由于残存着这些宝贵的梦想,却有机会恢复一座文化上失落的城市。以杭州为例,虽然,宥于建设发展的城市规模与功能失去了历史的品位,但是,既是历史将杭州誉为天堂必有西湖还能印证其名。问题是,杭州是否真的要告别天堂的美誉,在城市的发展中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完全是沿着时代的需要进展的,这多少有些盲从,因为人们的感觉不总是正确的,在城市的发展中,有些东西丢失了就再也无法找回来,一座城市的文化特征就是这类东西,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杭州的城市扩展建立在繁荣的商业活动上,在这之前不过和苏州相对为一园之林。然而,正是这一园之林的审美品味以及独特的江南建筑置景成为表征杭州城市理念的核心。

原来的杭州旧城不管历史如何变迁,规模如何扩展,甚至舶来像老车站等一批洋化格式的建筑都不知不觉地演化在与西子湖品位一致的概念里。那时,杭州向全国其它一些有文化特点的城市那样独具自己的审美品样。因之,杭州由于形象的杭州而得名,并非只是这座城市被称为杭州而已。为什么老杭州与她的“天堂”品位相一致,那就是文化理念,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到地方独特文化理念的指引,一座建筑、一个设施的出现都是整个江南都市文化元素,这个以建筑和周边的景致为代表的元素与城市的整体理念相统一。

固然由于受旧时的生产力不够发达、建筑材料的选择延续传统样式的影响,但,根本上一座建筑的出现在动机上,人们首先考虑的是与杭州的园林文化协调上,不管这种协调是否有意识,单纯使用上的需要都不是作为构成建筑模式的第一动机。相反,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城高厦的集阵面前,一洼西湖之水在让人忧心之时,背倚青瓦高堂、壁镜重庵也让人顿生冷静的底气,多年来城市建设在文化上的失落并非不可避免,也不是建厦扩城的表面行为上。根本之处在于实用功能的支配作为主体意识统治人们城市发展观。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处于点缀的认知上。这样看来,在杭州的城市边缘,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我们能够发现那些与江南特定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历史形态,特定的人文理念相一致的构成形式,从文化的意义上去思考不正是杭州城市发展可资参照的理念吗?但愿人们能够发现这点宝贵的启发。

只有“天堂”是醉人的

文人墨客将杭州誉为人间天堂自然有感于由水而成的地貌景致,如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出于对依靠地域生存的特殊方式的实施表述,也必然一方水土诞生一方文化,因为,历史积累起来的精神是多少代人生存过程的精髓。说到杭州的精髓,杭州的文化精髓离不开自古以来有关“天堂”拟苏杭的美誉。先是特定的山水之地引人联想,后是造园,史人将对于天堂的想象鉴于现实,继而广集人气成为重镇,人们无不是为生活在“天堂”而云,既然生活在天堂,人们自然依地利、依理念建城。于是就有了杭州城。这理念就是依据地理而就的文化形式,建筑格式与表现形式无不是历史沿革的,街巷、水道、广场、门面、桥梁、码头等生活设施的组合,空间的收与放皆由地理而发,人力与自然景致结合的天衣无缝,绝无造作的痕迹,这就是“天堂”的杭州。

当我们今天用丹青描述、回顾旧时的西湖、盐桥、河埠头的水巷等旧景时给今天留下的不仅仅是恋旧的情怀,而是引发对于城市发展的文化反思。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意义的思考,城市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的思考。说到这里,我们发现现代发展模式和人们由于对于文化城市的疏忽在大城主语的语境下一下子将城市文化的沿袭拦腰斩断了。杭州也不能幸免,这就是当你背倚尚见葱郁之中的六和塔,越过荒旷的钱江河滩遥见杭州城枯涩的大厦之影所出现的感受。与天堂的期求皆然不只是欺骗,倒是苦涩与无奈。

随着遍及全国的城市改造浪潮不断地持续下去,可以与固有的城市文化相统一的城市特色很快在二十年的时间内消失,杭州更甚,浙江人的商业热情烧掉了祖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当初汇集了中西合璧的江南大宅被现代化的高厦压在了地基里,与西湖同为一湾清水的河叉水巷早被生硬的柏油路面所取代……

当人们不断地为时代的标志喝彩时,刹然发现“天堂”不知觉间消失了。如果生存仅仅就是为了生存那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当诗性勾起杭州的幻想,还是天堂的感觉是醉人的。然而,这决不是单相思怀旧的恋情。

注视杭州的文化元素

有些东西丢掉就永远消失了,当杭州只剩下几处孤岛般凄楚的标志时,将杭州誉为天堂的历史截然滑稽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帘,这多少是时代的悲剧。现在,我们能做的是思考杭州的现代模式在多大程度上统一在他固有的文化元素里。杭州绝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就是“天堂”名誉下的文化构成方式。就算我们用现今通常的眼光看问题,恢复天堂美誉的价值无论如何是这座城市安命的基础。但愿这座城市不再仅仅是功能上的城市而是到处焕发着人文灵性的乐园。

猜你喜欢

天堂杭州理念
杭州
天堂湿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