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
2006-10-18闪淳昌
闪淳昌
一、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
(一)坚持安全发展
2006年3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要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资料表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其中各类事故造成的死亡占60%),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人民币。安全生产形势和整个公共安全形势都很严峻。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今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国家“十一五”规划纲也第一次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设置了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2个指标,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分别降低35%和25%;在国家统计指标体系中,除上述2个指标外,还有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百万吨煤炭死亡率2个指标。这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第一次,同时也是社会巨大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坚持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简单地说就是:为了人、保护人、依靠人、提高人。主要的方面有:
1、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坚持预防为主,千方百计减少伤亡和职业危害。
2、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既是我们保护的主体,也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依靠的主体。
3、依靠科学,依靠民主,依靠法制。
4、万一发生事故,在救援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救人第一,并注意救人的人的安全。
二、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
实施和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方略。这一方略,顺应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安全文化到位
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到位,是因为我们有“血的教训”!每年我国因“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造成的安全事故是惊人的;而每年因无知在事故灾害中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数量也是惊人的。
经验证明,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每个人的行动是否积极合理,往往就决定了他们在灾难中能否生存。所以,必须强化全民的危机意识,普及灾害中自救和互救常识。预防就要首先抓培训教育,这是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概率、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
弘扬安全文化就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以培训教育为主,大力提高安全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可以简单表述成:
综合素质=忧患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1、现阶段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1)弘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安全知识。
(3)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
(4)加强社会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和工会的监督。
(5)开展各具特色的企业、校园、社区、乡村等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2、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增强全民的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全社会、全民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广大群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综合素质。
(2)以农民工为重点,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但是,他们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灾害中自救和互救常识,他们目前是事故灾难中的最大受害者,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3)安全和危机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4)警钟长鸣,警示的内容和方式要常新。公共安全面临城镇化,现代工业、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诸多新挑战。所以,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不断创新。
(5)必须重视做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特别是社区、农村、重点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促使各类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和宣传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周遍农村的辐射作用。要充分履行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安全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6)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媒体、社团组织的作用,不断培育和发展公共安全产业。目前,一个以减灾为目标的备灾、减灾、防灾产品市场将形成, “减灾经济”、安全文化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正在升起。
(二)安全法制到位
依法治国是我们的基本方略。牢记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落实行政领导的职责。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要突出监督,落实责任,依法行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政府职能上,必须从无限权力政府向有限权力政府转变;在法制观念上,必须从依法治民、治事向依法治官、治权转变;在责任制度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既强调公民责任又强调政府责任转变。特别是在政府及其部门由以权力型为主向以责任型为主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
首先,要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是广大职工的企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监管安全生产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安全生产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年多来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其次,必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
实践表明,建立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符合国情和现阶段行政、司法等资源配置现状,可以增强合力,提高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的整顿关闭,以及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都要采用联合执法的办法。同时必须严惩事故背后的腐败现象。不仅要严惩事故直接责任者,同时还要严肃查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对不认真履行执法职责的部门和人员,以行政“不作为”追究其责任。
(三)安全责任到位
安全责任到位的关键是强化两个主体,落实两个责任制。即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重点在于:
1、完善政策和制度,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必须把加强安全监管与发展非公经济有机统一起来,更新观念;
(2)必须坚持服务宗旨,推动监督管理理念的创新;
(3)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监督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4)必须让安全监督管理进入发展地方经济的主战场,推动监督管理体制的创新;
(5)必须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推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
(6)必须强化企业责任主体,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2、以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为重点,不断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要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严格市场准入。三是要不断深化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易燃易爆品和公共聚集场所等五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3、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要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
(四)安全科技到位
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实现科技兴安。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国家要积极组织重大安全技术攻关,如煤与瓦斯突出、华北奥灰水患、静电危害、高压油气井喷等重大安全技术,研究制定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积极开展国际安全技术交流,努力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一是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和装备。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二是要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应急决策、资源调配、组织指挥、应急后评估等各个方面。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实用高效的应急体系技术平台。
(五)安全投入到位
安全需要投入,安全生产要付出成本,设备老化、安全设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隐患不除,永无宁日。要解决历史欠账,消除不安全隐患,加快安全技术改造,需要解决资金渠道,建立企业、地方、国家多渠道的安全投资机制。企业是安全投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国家和地方要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要制定源头治本的经济政策,并严格依法执行。
首先是政府的安全投入。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几项重点的政府投入项目:
1、防洪防灾:建设治淮骨干工程,加强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治理。实施主要江河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
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河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治理尾矿库危库、险库和危险性较大的病库,搬迁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
4、国家灾害应急救援:建设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其次是政府和企业的安全投入。当前最突出的是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足问题,市级人民政府应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规定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作出"转、停、关、搬"的决定。
第三是企业的安全投入。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投入职责有:
《安全生产法》第18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具体的落实方面有: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落实市场准入条件有关规定的安全投入(第16条);
(2)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安全投入(第19条);
(3)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的安全投入;(第20-23条)
(4)落实“三同时原则”的安全投入(第24-27条);
(5)落实安全设备管理的安全投入(第29-31条);
(6)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和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投入(第33条)。
(7)落实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不得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安全投入(第34条)。
(8)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安全投入(43条);
(9)落实到企业发展规划之中;
(10)落实到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之中。
安全生产是系统工程,安全生产五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落实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按照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长抓不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