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体验”理念构建课堂“体验”模式
2006-10-13任登中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人不仅是教育的起点,而且又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人要改革社会、发展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一、“体验”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在总目标的第7条更是明确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7次之多,贯穿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各主要方面。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的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了“体验”的价值取向。
根据上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和总结,并大胆实践,构建了“ 体验——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
二、模式内涵
体验——探究就是让学生投入到一定的实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践和感悟,去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在教师的配合、诱导下,经过动手、动脑、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并猜想,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最后再继续经过探究的途径去验证规律。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全面发展必须是基于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由于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仍是班级授课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合作交流,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要培养有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这实质上就是尊重学生的未来,尊重人的发展的未来。
三、理论依据
1.江泽民关于教育的有关论述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教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标准的教育教学制度。
2.成功尝试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亲身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内心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教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思想,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发现规律的乐趣。
3.发生认知论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体验、发现,能让学习者理解得最深刻;感悟、探究能让学习者进一步弄清知识规律的存在性和必然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有类似的看法:认识既不能看做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做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征中预先决定的 ,因为客体只有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这里,他强调了个人是以亲身体验、实践来解释现实、理解世界并赋予涵义的,因为在学习中,注意学习者的亲身实践、体验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合作性是十分重要的。
4.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即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应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能把语文教育单纯地理解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因为,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许很少直接用到一篇篇的课文,但其思想、方法,教学中体现的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猜想、合作交流的精神却是人们一生中长期受用的。
因此,构建体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也是操作可行的。
四、模式流程
五、操作程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主体操作、活动探究;
3.合作交流、归纳猜想;
4.推理验证、质疑应用;
5.激励评价、小结反思。
六、主要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会实践、会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猜想的精神;
4.使学生享受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乐趣;
5.为今后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实践体会
1.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2.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体验、探究问题的情境,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足够的创造空间和时间。
3.所创设的问题设计起点要低。使学生人人能参与,人人有成功的机会,人人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4.温故而知新。在模式试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旧知识为依托学习新知识。
5.在实践模式过程中,重视质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能萌发问题。有问题,才会促使去思考,去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
6.凡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教师不引导;凡是学生自己会做的,教师不替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办到的,教师不参与。
7.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微弱的闪光点,教师都要善于捕捉;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鼓励;哪怕是学生的一个明显的错误,教师都不要急于去否定。
我深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向他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体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任登中重庆市开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