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沉寂的大风车

2006-10-08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6年10期
关键词:大风车风帆苏北

洪 蔚

风车呀风车,咿呀呀地转哪。小妹妹为什么呀,不开言。

——《九九艳阳天》

不久前,几位从北京来的“怪人”引起了江苏盐城海河镇人的注意,这些“怪人”四处打探,寻访沉寂已久的大风车手艺,要复原已消失的大风车景观。当地人带着怀疑和谨慎的态度接待了他们,并相互提醒着:“小心,不要遇上骗子呵。”

那几位来自北京的,不是骗子也不是怪人,而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的科技史学者,他们要通过这次复原,抢救和保护即将失传的大风车技艺。

2006年7月中旬,当绝迹了30多年的大风车终于在海河镇的一块空地上架设起来的时候,当地人依然无法理解他们在这几个月所看到的和经历到的。

再现大风车技术景观

记者在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张柏春研究员的办公室里看了一个《柳堡的故事》的剪裁短片,在十几分钟的片段中,集中了片中出现风车的场景,再加上曾经风靡中国的《九九艳阳天》歌曲:“风车呀风车,咿呀呀地转哪。小妹妹为什么呀,不开言。”大风车被赋予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2006年5月,这个短片曾在美国召开的一个技术史国际研讨会上播映,与会专家很有兴趣地讨论了中国的大风车技术和相关文化问题,也实现了张柏春多年来要给“老外”同行看看中国风车的愿望。更让他们欣慰的是,现在不仅有画画,而且有一个再现出来的实物,得到了大风车制造技术的完整记录。

当然,张柏春等人复原风车不是为了什么“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他在采访中说:“风车是技术史学者的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它不仅是技术也是文化。”一直以来,风车已经成为荷兰国家和文化的象征,在荷兰田野上旋转着的卧轴式风车,几乎也成了风车技术的“代言”。而中国的大风车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与欧洲风车有着不同思路的立帆式大风车技术,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代表,甚至可以说,它站在中国农耕文明灌溉技术的高峰。

按英国学者李约瑟推断,中国的风车技术始于元代,应该是从波斯传入的。而根据张柏春掌握的资料,中国使用风车的时间要早到南宋年间。南宋刘一止《苕溪集》(1078~1161)卷三中,就有关于风力水车的文字记载。17世纪荷兰使者为中国的大风车做了一幅画,而1957年拍摄的影片《柳堡的故事》更是对这个技术传统的一次活的画面记录。

上世纪70年代后,大风车就在它曾经最繁荣的苏北地区绝迹了。此后,技术史学者们通过模型制作和原理图的绘制,以期掌握和记录大风车制作的原理和工艺,而这些措施却有局限性。当自然科学史所的专家来到苏北的时候,4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没有亲眼见过大风车旋转的景观。张柏春说,当地能了解大风车制作技术的人,大多已经七八十岁开外了。那些70多岁、还有精力完成大风车制作全过程的人,为数寥寥。最终,这架新架起的大风车由一位72岁的名叫陈亚的老师傅完成,历时两个多月。张柏春、林聪益、张治中、孙烈等人追踪拍摄了制作的全过程,留下了宝贵的技术资料,成功完成了一次技术人类学调查,使得以往对大风车工艺的种种推测得到了最终确证或纠正。目前,凭借这些资料,他们准备推荐大风车技术申请文化部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从大风车看中国古代技术的特点

张柏春说,立帆式大风车及其驱动的龙骨水车,是我国传统灌溉技术的集大成者,从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技术的创新和综合性。这种立帆式大风车技术是我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技术的集成。风车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八面迎风的风帆。操作者可以根据风力的大小升降风帆,这种升降功能和风帆的构造原理,与我国驰名世界的帆船技术中的船帆工艺同出一辙。而风车的风帆却在迎风的功能上比船帆有所创新。风向的变化,是设计风车所要面临的一个技术问题。荷兰的风车在塔身上设计了可以推动的长杆,如果风向改变,由人力推动长杆以转动塔身,使得风叶去适应改变了的风向。我国大风车的设计使风帆具有自动迎风的功能,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风帆在一半的行程里都能自动迎风。

风帆推动立轴转动,通过木制的齿轮传动系统驱动龙骨水车,水车从河渠或池中取水,灌溉田地。水车也充分利用了齿轮技术,而且它的大齿轮的直径达到了3.6米。张柏春说,水车技术是东西方平行发展的,走了不同的路。

过去,从清明到白露,苏北人用风车提水。使用时,要有专人负责看管,随时关注风力,并兼顾安全等因素。据介绍,一部大风车在风力中等的情况下,可以昼夜运转,足以灌溉五六十亩水田。苏北人以前对财主的衡量标准就是:家中有房、船、中、车,其中的“车”就是指驱动水车的大风车。在上世纪50年代,一个普通的生产队一般拥有三部风车。

这次复原的大风车风帆是用布料制成的,而在苏北人的传说中,只有三国的刘备才用布来制作风帆。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但这个说法却体现出一点:在当地人眼中,用布做风帆是何等的奢侈。“因地制宜”是大风车技术体现出的又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几乎贯穿了大风车制作和使用的全部过程。以往,用来做风帆的材料是一种当地盛产的叫做蒲的植物,晾干后用绳子编织成风帆。编织方法与织席类似,但只用纬线不用经线,便于上下升降和折叠。

大风车的小齿轮和链轮的轮毂是用五六十年以上的桑木制成的,在以农桑为主要生产项目的古代,这样的桑木比较容易找到。大风车上用的麻绳是一种在苏北或相邻省份常见而且廉价的原材料。

就地取材的材料来源,适宜的风力,苏北密布的河、渠、池,农业文明最关键的灌溉问题就这样以最便利的方法解决了,这也体现了技术的适用性。

一器多用,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古代技术特征,而在十七八世纪,欧洲技术开始向精确与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时候,我国技术继续保留着这个传统。大风车技术在以务农为业的苏北用来灌溉,当这个工具出现在沿海盐场的时候,被用来车水晒盐。苏北和北方的塘沽都曾有用大风车晒盐的历史。

在苏北地区,当风停下来的时候,人们还可以用牛带动大风车,甚至可以用人力推动,这种风车在设计时,就为其他动力的使用留下了余地。这也是与荷兰风车的不同之处。风力、牛力、人力,这三种动力可以替换使用的做法,在张柏春看来,也是一器多用的智慧的体现。

大风车代表一种文化

一种古代技术,除工艺本身外往往还包涵着民俗、信仰等文化内容。今年5月在美国召开的技术史研讨会以“日用技术、物质文化与性别”为主题。其中有学者作了关于刺绣画与性别的报告,称以刺绣方法实现油画效果需要极其灵巧的手上功夫,这项工艺大多由女性来完成,在对女性性别的认识和鉴别中,心细手巧是其公认的特质。

在大风车的制作和文化中,也包含了性别文化的因素。比如,风帆是由女性来编织或缝制的,而木工的核心技术则由男性掌握和完成。再比如,风车底部有一段短铁棒支撑整个风车,并起到轴承的作用。当地人相信,把这块铁器放在家里的床头,可以生育男性后代。如果没人看守风车,这块铁件容易被窃。如此看重这块形似男性生殖器官的物件,多少反映出了生殖崇拜的文化印记。

7月17日,当技术调查组将这个复原的风车架设起来的时候,按照以前当地流传的风俗,挂起了“大将军八面威风”的条幅。在苏北和塘沽地区,这种风俗曾经长期沿袭。张柏春说,“八面威风”应该说表达了大风车的使用者对八叶风帆的敬重与祈福。

这架风车在成功试运行后,被装船运往中国台湾。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它抵达高雄港。它将留在海峡对岸展示两岸共有的技术文化景观。

大风车调查组接下来还有一个关于风车的愿望,他们希望在苏北,甚至在北京能有一块空地,架设几架大风车,让人们能欣赏到《柳堡的故事》中几架风车同时转动的壮美。这大概是科技史学者的文化情怀和理想吧。

猜你喜欢

大风车风帆苏北
以风帆之名,展城市魅力
以风帆之名,展城市魅力
会发电的“大风车”
洁白风帆的集合体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大风车转呀转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