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作家的《昨日少年》引起专业作家的关注

2006-08-18张慧光

全国新书目 2006年14期
关键词:思念故乡作家

张慧光

官员写作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是真正能引起圈内人士较大反响的却不多见,尤其能够引来专业作家品评的更是凤毛麟角。在多数人弃政从文后不免背负哗众取宠之名时,河北省非专业作家刘树煌仅凭一本尚未付梓的《昨日少年》,居然博得专业作家的首肯。这位在地方官至厅局的官员作家,也许原本只想象多数退休的老人一样,写写自己的过去,忆忆往昔的人事,并不一定非要挟一本专著,挤入文坛,结果却接到专家抛来的橄榄枝,可见其写作功底之坚实,远不是一般业余作者所能比的。据悉,该书在没有出版计划的情况下,被众多出版人看好,近期将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有人甚至把这一切总结出个模式,称为“刘树煌现象”。

探究“刘树煌现象”的根本缘由,通俗的讲,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写作水平,二是真情实感。前者是创作能力,是需要别人评价的;后者是创作冲动,是自己可以真切感知的。作者开篇即展示给我们一个情感宣泄的起点:“几十年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我想像中的故乡,应该是大有变化的了。回到家里,先到县城,县城的变化果然不小。很多地方,完全没有了记忆中的模样。但是,回到乡下,景象就完全两样了。”

作者感情所指,并不仅仅限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超越了思念,在短暂的怀旧之后发出让读者震撼的感慨:“思绪把我带回到过去,往事相继涌上心头。许多往事,对于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对于曾经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来说,却是刻骨铭心,记忆犹新。有些往事,诸如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就连那场除四害的人民战争,哪一段不是像老家门前的这条小路,走得那么弯弯曲曲,跌跌撞撞。那些缺乏科学理性思维的往事,就像一片片支离破碎的梦,时不时地萦绕在我的记忆里。尽管这些记忆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的感知,然而,那些教训,对今天我们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的、文化的、还是经济的——树立起一个客观、科学的理念,也许会有一定意义。”正是沿着这个起点,作者开始有序地为我们展开儿时的画卷。这之后就不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铺陈和描述,而是带着更深入的思考一点一点走进少年的湘乡农村的。同时,这段表达基本上定下了作者散文的思想水准,有了这样的定调,读者怎能不从那些童年趣事中捕捉作者思想的火花呢?

对于作者散文的意境与意义,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这样评价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在人生的原野上,心灵之河在流淌,带着激情,带着憧憬,带着忧郁,带着感伤,带着希望……刘树煌在‘文革中的相对清醒,大学时期在军垦农场学生连的劳动锻炼对自我灵魂的涤荡,在承德钢铁厂走上管理岗位前前后后的打磨,以及主持省冶金厅工作的感悟等等,特别是1982年入党之前,连续12年,他年年写申请希望加入党组织的执著,给我们以启迪,以感奋……正是以这样澄明的心态,平和的视野,以及富有激情的笔触,刘树煌才有了《昨日少年》的许多篇章,也才有了‘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的赞叹。”

著名作家雷抒雁则从历史叙事的角度看待作者的文学造诣:“一个人活了一生,经历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懂得那么多的事物和道理,如不写出来,确实是一种惋惜。大概因为这个道理,西谚说,一个老人的去世,无异于一座图书馆的焚毁。刘树煌的《昨日少年》等篇章,不只可以使我们读来有文学的情趣,更可以作为一本过去时代的‘书证,独立存在。它可以使后世的人透过一位时代的证人的‘证言,更为清晰、透彻地认识和感受一个不复存在的时代。而这些,恰恰是史学家所缺少的。这也许是刘树煌写作时,始料未及的吧!”作者的所为之所以被看作“现象”,大概就在于此——以平常人的写作心态达到始料未及的境地——往事信手拈来,情感油然而生。

猜你喜欢

思念故乡作家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秋天的思念
对你不再思念
故乡
我和我的“作家梦”
无尽的思念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